跳转到内容

鶌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五十三卷》

鶌鶋拼音qū jū注音ㄑㄩ ㄐㄩ[注 1]为记载于《山海经》中的一种鸟,居住在马成山(位于北方山系第三条山脉太行山山脉,龙侯山东北方二百里,咸山西南方七十里),样子像乌鸦,具有白色的头、青色的身体、黄色的脚,其名称来自鸣叫声,吃了牠可以不饥饿并消除赘[注 2][注 3][注 4][1]

记载[编辑]

《山海经》中记载,马成山多产有花纹的石头,山的北侧多产黄金玉石,在此座山中有名叫天马的野兽,形貌为黑头白身狗形,背上长有肉翅,并且能够飞翔[注 5],还有鶌鶋居住在此山[注 6][1]

《山海经广注》的作者吴任臣提到《骈雅》中鵸䳜、鶌鶋皆是属于乌鸦的一种[注 7]

注释[编辑]

  1. ^ 郭璞云:“屈居二音。”
  2. ^ 郭璞云:“未详;或曰,寓犹误也。”
  3. ^ 郝懿行云:“寓、误盖以声近为义,疑昏忘之病也。王引之曰:‘案寓当是𤸒字之假借,玉篇、广韵并音牛具切,疣病也。’”
  4. ^ 郭璞《山海经图赞》:“鶌鶋如乌,青身黄足,食之不饥(饥),可以辟糓(谷)。内厥惟珍,配彼丹木。”
  5. ^ 郭璞云:“言肉翅飞行自在。”
  6. ^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其鸣自詨,食之不饥(饥),可以已寓。”
  7.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卷三》:“任臣按:《骈雅》曰:‘鵸䳜、鶌鶋,皆乌属也。’”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杨锡彭 注译. 新編山海經.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1-11: 第74页、第83页. ISBN 978-957-14-3867-2 (中文).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五十三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