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昏下的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

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英语:Western District Public Cargo Working Area,又称西区货物装卸区西环码头)是香港一个公众货物装卸区,位于香港岛石塘咀干诺道西山道之交汇处以西的海旁,临近维多利亚港硫磺海峡,邻近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屈地街电车厂、新坚尼地城游泳池卑路乍湾公园

用途[编辑]

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于1981年4月启用,于2010年11月缩减范围,供港铁西港岛线工程之用。缩减范围后,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的面积为3.27公顷,长880米。另一方面,自1990年代起,装卸区亦成为附近居民的休憩场所。虽然该处并无任何康乐设施,但由于空间感大,加上眺望维多利亚港,景色优美。近年吸引了附近以至区外市民来到该处游览、放狗、钓鱼及散步。此外,由于该处部分路面凹凸不平,下雨后形成水洼,犹如镜面般倒影维港,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到场拍摄,有“香港天空之镜”和“Instagram Pier”之称,亦被团体获选为优秀公共空间之一。[1][2]

不过由于该处为货物装卸区,并非休憩空间,2014年11月起,海事处在闸门外贴上通告,警告非在该处工作的人士离开及禁止进入装卸区。[3]

西区货物装卸区部分路面凹凸不平,形成“天空之镜”

政府态度[编辑]

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吸引附近以至区外市民来到该处游览、放狗、钓鱼及散步

2017年11月,《施政报告》提出海滨用地出租为社区园圃,引起中西区居民组织反对,认为政府剥削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间,应先向居民咨询。中西区民政事务处民政事务署专员黄何咏诗强调该处官方上未开放使用,必须加设安全措施,避免意外发生。[4]

2018年1月,政府落实以短期租约形式把7,500平方米空间作社区园圃和其他相关设施。同时公布两个新方案:

  • 方案一:参照观塘海滨发展模式,由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委托非牟利机构管理或社会企业营运,组织举办活动需事前申请
  • 方案二:中标的营运机构管理2,000平方米的空间,改装成都市园圃和加装辅助设施,内容与方案一相同

至于余下的5,500平方米空间交由政府负责设计和管理,并采用公园管理模式。出席区议会会议的市民和地区组织批评当局不愿听取民意。发展局强调西环码头一直不作开放,市民是非法擅入政府用地。[5]

2021年3月1日,海事处以疫情为理由,在未有咨询部门和区议员下,禁止公众自由进入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只有工作人员才可进入。中西区区议员叶锦龙批评政府无视区议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做事独裁。区议员张启昕指政府再容不下自主的社区空间,形容“我们已失去了社区的后花园。”而不少市民对有关的安排感到可惜。不过也有意见认为越来越多人进入该处,对环境卫生造成负面影响,亦影响正常卸货工作。[6]而记者发现码头的闸口处在2月28日上午围封上锁,市民不能进入。

未来发展[编辑]

2018年的“明日大屿愿景”填海计划公布后,市民担心处于港岛西端的码头位置将会成为连接交椅洲人工岛的隧道部分,因此亦有怀疑改作社区园圃只是政府为其铺路的前期工作[7]

相集[编辑]

毗邻海滨发展[编辑]

2013年,中西区区议会在社区重点项目建议将码头海傍的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部分地段及其四个闲置码头活化。同年8月与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学系合作制定“西区海滨概念性总体规划”,为西区海滨的短、中及长期发展提出发展方案,码头区将设特色市集及瞭望塔,打造“香港海港西大门”。预计到2020年后才能完成。[8]

交通[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西環攝影秘境「天空之鏡」面臨消失. 苹果日报. 2015-05-07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中文(香港)). 
  2. ^ 林亦非. 西環碼頭:被圍欄包圍之前的Instagram Pier. 端传媒. 2016-02-29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0). 
  3. ^ 大搜查:西環碼頭變閒人通道 海事處逐客. on.cc东网. 2015-04-22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中文(香港)). 
  4. ^ 西環碼頭變社區園圃? 中西區居民組織抗議要求保留. 苹果日报. 2017-12-07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5. ^ 黄泳桦. 政府落實西環碼頭加圍欄、社區園圃 發展局:市民一直非法進入. 香港01. 2018-01-06 [2018-01-07]. 
  6. ^ 打卡熱點西環碼頭今起「封區」 區議員:港人失去社區後花園. 香港01. 2021-02-28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7. ^ Christopher DeWolf. Hong Kong’s Most Beloved Public Space is Under Threat. Zolima CityMag. 2019-06-06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英语). 
  8. ^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西區海濱概念性總體規劃」打造「香港海港西大門 」新地標. 香港大学. 2013-08-16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