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蒙古跳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跳棋,是流传于蒙古族的两人跳棋游戏,吉日格之一,有对连儿、翻连儿两种玩法[1],两者各别又称为撞棋翻棋[2]

棋具[编辑]

蒙古跳棋
  • 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并在左右两侧中点个添上一个内有十字的菱形。全部共三十三个棋点。
  • 每方有十枚或十二枚棋子,以羊拐骨作棋,以面相区分敌我。正面朝上叫其格;背面朝上叫布格[1]

对连儿规则[编辑]

  • 棋子皆放在棋点上。采用十枚棋子时,每方棋子放在离己方最近的次底、底横列上;若采用十二枚棋子,另外两枚放于靠近己侧的菱形角点。
    • 任何棋子皆须沿线移动。
  • 每回合玩家可用一枚己棋选择二种行动之一:
    • 跳吃:跳过一枚邻点的任何敌棋落到同方向的紧连空点,可连跳,可改变方向。移动结束后,再将所有跳过的敌棋移出棋盘,才回合结束。
    • 走子:移动到空邻点。
  • 消灭所有敌棋者获胜。

翻连儿规则[编辑]

  • 跳翻:跳过一枚邻点的任何敌棋落到同方向的紧连空点,可连跳,可改变方向。移动结束后,再将所有跳过的敌棋翻面,成为己方棋子,才回合结束。
  • 其余规则同对连儿。[1][2]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吴岚. 〈蒙古族“吉日格”棋戏〉. 《内蒙古文物考古》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2, (2000年02期)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 2.1 柏嘎力. 《蒙古民族傳統沙嘎游藝——以蘇尼特蒙古部沙嘎游藝為中心的考察研究》. 中国: 内蒙古大学. 200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