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
1922年的艾伦·亚历山大·米恩
出生艾伦·亚历山大·米恩
(1882-01-18)1882年1月18日
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
逝世1956年1月31日(1956岁—01—31)(74岁)
英国东萨塞克斯哈特菲尔德
职业小说家、作家、诗人
国籍英国
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创作时期爱德华时代
体裁儿童文学
代表作小熊维尼
配偶多萝西·达芙妮(Dorothy "Daphne" de Sélincourt) (1890年–1971年)
子女克里斯多夫·罗宾·米恩(Christopher Robin Milne) ﹝1920年─1996年﹞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英语:Alan Alexander Milne、常缩写为A. A. Milne,1882年1月18日—1956年1月31日)是一位英国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以小熊维尼儿童诗作而闻名于世,其儿子是小熊维尼故事核心人物克里斯多夫·罗宾·米恩的原型。

生平

[编辑]

早期

[编辑]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出生在伦敦汉普斯特德[1] ,双亲是文斯·米恩和萨拉玛丽·米恩(娘家姓赫金博瑟姆),并在亨利之家学校成长,这所小公立学校由他的父亲经营[2]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1889年至1890年留校任教[3],担任他的老师。米恩之后进入威斯敏斯特学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4],学习数学。他曾主编并撰写学生杂志格兰塔[2]

作家

[编辑]
小熊维尼相关主角群的原型,克里斯多夫·罗宾·米恩儿时的绒毛玩具们。他们现在被展示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总部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在190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替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Punch》撰写诗歌和散文[5][6][2],之后在1906年成为助理编辑[7]。在此期间,艾伦·亚历山大·米恩出版了18部戏剧和3部小说,其中包括《红屋之谜》(1922年)。米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英国陆军,担任皇家沃里克郡团官员。他于1919年2月14日退役[8],移居至切尔西[9]

他的儿子克里斯多夫·罗宾·米恩于1920年8月出生,艾伦·亚历山大·米恩于1924年撰写儿童诗集《当我们都非常年轻》。儿童短篇小说《Gallery of Children》成为了小熊维尼书籍的一部分,于1925年首次出版。

艾伦·米恩曾是一个英国电影编剧,于1920年为密涅瓦电影公司(由演员莱斯利·霍华德和和故事编辑艾德里安·布鲁内尔)写四个故事成立于1920年)。《The Bump》由奥布里·史密斯主演,《Twice Two; Five Pound Reward》和《Bookworms》于英国电影学院中被保存下来。米恩在伦敦结识莱斯利·霍华德。

回首这段时期(1926年),艾伦·亚历山大·米恩告诉他的经纪人,他打算撰写侦探故事。但两年后艾伦·亚历山大·米恩说他正在创作童谣,他的经纪人和出版商都相信他应该撰写侦探故事。两年后,他被告知侦探故事将是最坏的选择,创作儿童读物是更佳的方式。

1925年,艾伦·米恩买下位于东苏塞克斯郡哈特菲尔德的Cotchford农场[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伦·米恩是哈特菲尔德本土卫队(Home Guard)上尉。他在1952年中风手术后离开本土卫队[11]

战争结束后,他写了一篇题为《和平与荣誉》的文章(1934年),之后于1940年写了一篇题为《战争与荣誉》的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恩是英国作家中抨击佩勒姆·格伦维尔·伍德豪斯最剧烈的作家之一,伍德豪斯在1940年被德国监禁了一年。之后纳粹怂恿伍德豪斯以狱中的幽默段子为基础写了一系列广播剧,让他遭受许多争议。

小熊维尼

[编辑]

艾伦·米恩是最有名的作品为小熊维尼的故事,主角为男孩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儿子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为其灵感来源。他儿子的毛绒玩具,则成为小熊维尼。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的毛绒,最初命名为爱德华[12],之后更名为小熊维尼(噗噗维尼,Winnie the Pooh),这是受到美洲黑熊温尼伯熊(Winnipeg the Bear)的影响。温尼伯熊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吉祥物,在战争期间在伦敦动物园留置。噗噗(Pooh)来自一只叫做“噗噗”(Pooh)的天鹅。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的玩具-小猪、屹耳袋鼠妈妈、小豆和跳跳虎,也被加入于小熊维尼故事中。

小熊维尼故事中虚构的百亩森林源于东萨塞克斯郡亚士顿森林(Ashdown Forest)。米恩住在森林的北部边缘,与儿子曾经经过此地。E.H.谢培德(英国插画家,古典维尼的绘者。)借鉴了阿什当森林的景观为灵感许多他为维尼书籍的插图。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说:“维尼维尼居住的森林和亚士顿森林相同”。亚士顿森林中的维尼大桥是一个旅游胜地。

艾伦·米恩在诗《泰迪熊》中首次提及小熊维尼,于1924年2月发表在英国杂志《Punch》。维尼在1925年圣诞节前夕首次出现在伦敦晚报一个名为《错误蜜蜂排序》故事[13]。小熊维尼于1926年出版,续集《小熊维尼的房子》(The House at Pooh Corner)于1928年出版。《Now We Are Six》于1927年出版。这三本书都是由EH谢泼德说明。米尔恩还出版了四部剧作在这一时期。他还“殷勤上前”四分之一dramatising PG伍德豪斯的成本的贡献遇险闺女。《维尼的世界》于1958年赢得刘易斯·卡罗奖

遗产

[编辑]
艾伦·亚历山大·米恩与谢泼德纪念牌

艾伦·米恩于1956年1月去世。艾伦·亚历山大·米恩的维尼书籍著作权留给四个受益者:他的家庭、皇家文学基金、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加里克俱乐部[14]。米恩在1956年去世后,他的遗孀卖掉了维尼人物著作权给斯蒂芬·斯莱辛杰,斯莱辛杰去世后,其遗孀出售的权利给迪士尼公司,这使得许多维尼电影、迪斯尼频道电视节目以及维尼相关的商品大量出现。小熊维尼的版权将于2026年过期[15]。2008年,小熊维尼原作插画以120多万英镑卖出。《福布斯杂志》将小熊维尼选为最有价值的虚构人物,小熊维尼商品在2002年一年销售额超过590亿[16]

克里斯托夫·罗宾·米恩于1979年在亚士顿森林推出纪念牌,为了纪念艾伦·亚历山大·米恩和谢泼德。米恩曾写道:“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熊总是在森林顶部玩耍”[1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irths search results".
  2. ^ 2.0 2.1 2.2 Thwaite, Ann. Milne, Alan Alexander (1882–1956).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8. doi:10.1093/ref:odnb/35031. 
  3. ^ Hampstead: Education.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1989, 9: 159–169 [200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4. ^ Milne, Alan Alexander (MLN900AA). A Cambridge Alumni Databas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5. ^ Milne, A. A. Lillian's Loves. Punch. August 1904, 127 (24 August 1904): 142. 
  6. ^ Milne, A. A. Answers to [Fictional] Correspondents. Punch, or the London Charivari. November 1904, 127 (9 November 1904): 333. 
  7. ^ A. A. Miln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0日). 
  8. ^ Finch, Christopher. Disney's Winnie the Pooh: A Celebration of the Silly Old Bear. Disney Editions. 2000: 18. ISBN 978-0-7868-6352-5. 
  9. ^ For sale: Winnie-the-Pooh creator A A Milne's home. Daily Telegraph.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5). 
  10. ^ Cotchford Farm. National Monument Records. English Heritage. [200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2日). 
  11. ^ Letter La Z 5 July 1917 – John Middleton Murry to Beatrice Elvery. George Lazarus Collection. 1953-08-12 [200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2). 
  12. ^ Winnie-the-Poo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3. ^ "Pooh celebrates his 80th birth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12
  14. ^ Treneman, Ann. A bit of a stink at the Garrick over Winnie the Pooh's pot of money. The Independent. 4 August 1998 [14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15. ^ Walt Disney secures rights to Winnie the Pooh. The Guardian. 6 March 2001 [14 January 2012]. 
  16. ^ "Top-Earning Fictional Charact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bes.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12.
  17. ^ Ford, Rebecca (28 February 2007) "Happy Birthday Pooh"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3-04-20, Daily Express.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