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珠海湾仔至澳门内港/妈阁河底行人隧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珠海湾仔至澳门内港/妈阁河底行人隧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条规划的珠澳两地跨境连接通道,仅供行人通过,不设行车通道。连接广东省珠海市湾仔街道澳门特别行政区内港妈阁。据2016年珠海市口岸局规划,珠方口岸初步选址在湾仔口岸以南1.8公里处,以隧道方式跨境接驳至位于妈阁澳门海关大楼门前[1]。澳门方面,2020年12月4日在澳门立法会全体会议讨论运输工务范畴施政辩论中,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突然态度转变,指政府短期内无意开展有关河底隧道的建设计划,意味相关计划已被澳门单方面宣布搁置[2]

背景[编辑]

1980年代,有香港财团因应南海石油基地的建设,在湾仔兴建后勤基地,然后在珠海市湾仔镇澳门妈阁之间兴建一座桥梁或隧道,将两地连结起来,方便在南海石油基地工作的外国专家,在休假时来澳游游及休假。但有关计划因政策改变,而后勤基地和珠澳跨河通道最终搁置兴建[3]

澳门回归后[编辑]

社会人士首度提出[编辑]

2004年,时任澳区珠海政协委员梁安琪珠海市提出兴建河底隧道议案;2005年,其担任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以来,多次向澳门政府提出有关建议,但没有直接回应。2011年4月中下旬,梁安琪希望籍中央人民政府支持兴建一条“Y型”河底隧道连接珠海市湾仔街道澳门内港妈阁,解决现时通关压力并促进经济[4][5][6]

崔世安政府首个任期[编辑]

2011年3月11日,政府跨部门计划于此处兴建交通枢纽时,时任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指,计划兴建的澳门内港至珠海湾仔行人隧道落脚点位于交通枢纽的北面,附近地段已预留海傍位置作海关用地。特区政府当时开展有关行人河隧的前期工作,包括研究人流及交通路线等,为日后做好交通配套上的准备[7]

2011年7月24日,据中国新闻社报道,湾仔口岸作为当时珠澳两地唯一的水路口岸,尽管两地直线距离不到六百米,但旅客只得藉轮渡船过境。而轮渡船一次往返需要半小时,每次只能运送三百余人。节假日出境客流高峰期间,办理完出境手续的旅客,常常被拥堵在狭窄的候船室内等待渡船。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渡船停航,口岸临时关闭,进一步凸显局限性,而在节假日期间一度“超负荷运作”。澳门新富伦集团董事长黄健中对记者表示,有关河底隧道计划是势在必行[8]

2011年12月5日,对于《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要推动开展连接珠海湾仔与澳门妈阁轨道站河底行人隧道的可行性研究。时任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表示,有关河底隧道计划已讨论了很久,因涉及珠海方面,澳门只能因应对方对于项目的看法而讨论。他说,以前就算是讨论,也没有,因为双方的规划都有改变,澳门将来会在妈阁设轻轨站及交通枢纽,因此必须考虑河底隧道如何可以尽快疏导旅客。如果之前已订定,现在就必须调整。珠海方面也要调整,因为广珠城际铁路于2012年开通,还计划延伸至横琴岛,同时再延伸至珠海机场,而城际轨道也会经过湾仔,故河底行人隧道的出口也要与轨道站的设置相关,否则,不能互相配合。因此,他认为,慢有慢的好处。 他表示,珠澳双方对于澳门的轻轨系统和珠海的城际轨道系统各方面的线路、站点定下后,更有利于未来河底隧道项目的商讨[9]

2013年11月中,珠澳两地政府举行合作会议,会上双方讨论内容包括珠海湾仔与澳门妈阁河底人行隧道工程事宜。运输工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黄振东表示,珠海方面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直言除涉工程外,更牵涉口岸设置等问题,已初步研究可行性。黄振东表示,珠海方面已进行珠海湾仔与澳门妈阁河底人行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但河底人行隧道不仅是工程问题,牵涉到了口岸的问题,口岸问题则牵涉中央政府的层面。当然,双方有建设河隧的意愿,并就可行性展开初步研究。至于河隧可行性研究是否已完成及将来工作。珠海市港澳事务局长周建纯表示,珠澳两地会持续进行做可行性方案的研究,研究包括两方面,一是工程方面的研究,二是口岸设置,研究成果会向中央报告。现未有正式时间,双方正进行有关工作,目前未上报中央。计划兴建的河底隧道全长约600米,西起珠机城际铁路湾仔站,东至澳门半岛内港,同时规划与澳门轻轨妈阁站连接。预期该隧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澳联系,有效疏导拱北口岸旅客的通关压力。研究还包括功能定位、规模、交通量等多个方面[10]

2013年12月5日,时任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透露,珠澳河底隧道正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作深入研究,但由于隧道涉及珠海的珠海规划,须与珠海商谈,河底隧道并非澳门特区本身可决定项目。他又称,未来会综合轻轨二期及旧区重整,整体规划内港发展[11][12]

2014年8月11日,时任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回应直选议员梁安琪质询河底隧道进展,指出珠澳两地政府已预留及确定用作河底隧道的口岸用地,下一步将探讨通关模式,他解释不同的通关模式将影响口岸的规模,设置及编制。他又称,两地政府亦要确定未来的河底隧道是现有口岸的延伸抑或设置新的口岸[13]

2014年8月17日,时任行政长官崔世安认同时任直选议员兼中总副监事长梁安琪兴建湾仔河底行人隧道的建议,对于梁提出该建议达八年,翻查文件当年已向珠海提出,但未获回复。按现有粤澳合作制度安排,他如成功连任,将与广东特别是珠海商讨,希望把Y形河底隧道建议纳入《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再正式向中央提出申请。由于建立口岸涉及人员编制、设计合理性等,值得提出研究[14]

崔世安政府第二任期[编辑]

2015年1月下旬,时任直选议员郑安庭关注河隧工程进展,他指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为河底隧道进行可行性研究,惜计划一拖再拖,书面质询政府有否确实的规划及进度时间表。他指出,回归初期社会已倡建河底隧道,以利内港旧区二次发展,并分流关闸口岸旅客。2010年,国家发改委支持澳门在妈阁建河隧连接至湾仔,特区政府在施政方针中亦曾作可行性研究。去年政府更透露,将在妈阁预留土地建河隧,并在轻轨妈阁站建设综合枢纽规划,详细深化及研究河隧的具体方案和配套。之后,再没有消息向外公布。 郑安庭表示,河隧提出至今超过十年,一直停留在提出、研究阶段,无实质进展。内港河隧不单可推动粤澳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并可以妈阁作为杠杆点,辐射至下环街、司打口和十月初五街等旧区,再连接至新区,将澳门旅游点连成一线,活化旧城区文化,提升可持续发展条件,对推动澳门经济和旅游发展起积极作用。他称,按政府预计,内港河隧将兴建在妈阁与十字门之间,实为两地经济更紧密合作的机遇。质询政府如何借机规划及扶持澳门中小企持续发展;可否藉河隧研究,一并彻底解决内港水浸问题,更好推动旧城区二次发展[15]

2015年4月2日,澳方对河底隧道进行前期调研,土地工务运输局回应指项目几年来仍在研究中,未有具体时间表。时任局长李灿烽回复指,河隧工程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项目之一,特区政府过去几年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妈阁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编制等,为将来河隧接连澳门预留口岸用地。并强调河隧是澳珠通关模式的新构思,旨在优化及提升两地通关能力。特区政府、广东省和珠海市政府持续沟通,早在2012年间,粤澳双方已多次开会,并委托内地专业单位开展前期调研。然而,项目涉及层面广泛,包括用地、交通、航道、防洪、环保等,需两地政府协调讨论,现阶段未有确实规划的具体时间表,当有具体或进一步工作计划时,会尽快公布[16]

2015年4月4日,时任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回复时任直选议员陈明金书面质询指,根据粤澳两地政府于2011年3月6日正式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亦明确提出推动开展连接珠海湾仔与澳门妈阁河底行人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因此,特区政府跨部门开展妈阁区总体城市设计及内港域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研究,当中包括河底行人隧道的可行性探讨,并就隧道的具体位置和设计、交通配套设施及通关模式等一并作出考虑。然而,有关项目涉及的层面广泛,包括用地、交通、航道、防洪、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范畴,仍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两地政府共同协商解决,故现阶段暂未有确实规划的具体时间表,但特区政府将继续透过粤澳之间的沟通机制,加强与内地相关部门交流协商,在互利互惠下,共同推进行人隧道的研究工作。当有具体或进一步工作计划时,政府会尽快向社会公布[17]

2015年6月24日,珠澳城市规划与跨境交通研究工作小组举行第四次会议,会上主要讨论珠海湾仔至澳门内港河底行人隧道,以及珠海湾仔与澳门内港之间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议题。双方同意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并加紧进行各项相关工作。双方就珠海湾仔至澳门内港河底行人隧道项目进行了交流。成员指出,有关构思已提出多年,也曾进行初步调研,希望今后能加快推动,厘清及解决遇到的问题。双方就规划、用地、口岸功能定位及运作模式等各方面发表意见,同意在有更全面的方案,尤其是口岸用地选址确定后,再进行较深入的磋商,务求加快推动该项目的进程[18][19]

2015年12月9日,时任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李灿烽表示,河底隧道工程已在该年纳入粤澳合作议题。他指出,寻找行人隧道在本澳落脚的合适地点并不容易,因需设置口岸联检大楼,设在内港可有足够人流协助营商,但需解决交通问题[20]

2016年1月19日,珠海市口岸局召开会议通报湾仔口岸停用状况,其中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口岸局长赵适剑表示,珠澳双方近几年来都在探讨兴建内港河底人行隧道连接两地,初步选址于湾仔口岸南一点八公里处,以隧道方式跨境接驳澳门海关门前。珠澳通关合作工作小组于2015年曾召开三次会议专题研究该项目,珠海方面于2015年下半年也曾到澳门实地考察该选址意向,两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磋商[1]

2016年3月,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会议,其中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吴小丽反映湾仔口岸停航对珠澳两地人士影响,而多年前曾提出该河底隧道建设,当时得到中方有关部门支持,但规划当时仍未有定案,故会跟进提案[21]。其后联合提案人包括吴小丽贺定一黎振强尤端阳吴培娟,他们于提案中表示,广东珠海早前已完成《珠海湾仔和澳门妈阁河底人行隧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2年与澳门特区政府沟通,双方一致认为基本解决了建设相关河底隧道的可行性,希望工程加快推进。他们又指,湾仔口岸因安全问题停用,影响逾3,000人,加上兴建河底隧道需时,期望有关部门尽快维修湾仔口岸或加固,以恢复使用[22][23][24]

2016年5月,珠海市住规建局公布《珠海市湾仔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当中预留两座跨越前山河通道的接驳路网,其中一座是在澳门半岛妈阁对开与珠海市湾仔街道之间预留出未来兴建河底隧道连接两地的空间[25]

2016年12月下旬,澳门立法会议员施家伦提出书面质询,表示澳门内港与珠海湾仔兴建河底隧道一直是两地居民的强烈诉求,粤澳合作框架也列为重要区域合作项目,但项目扰攘多年仍未有实质进展,施家伦要求交代项目迟迟未能落实的原因[26]

2017年8月7日,保安司司长办公室表示,湾仔口岸停用后,珠澳口岸通关合作工作小组已多次磋商。珠海方面表示,这项工作已由国家口岸办公室牵头处理,并于 2016年 9月选定由珠海市口岸局提交的建议方案。特区政府于2017年初收到有关方案,相关范畴部门可在资源及工作上作出配合。至于兴建湾仔至内港河底行人隧道项目,司长办表示项目仍处于资料分析及磋商讨论阶段,特区政府将密切跟进[27][28]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指出鉴于湾仔口岸对澳门发展、旧区振兴等具有积极作用,因而建议将迁建后的湾仔口岸作为永久性口岸规划。同时建议尽快落实澳门内港至珠海湾仔河底隧道工程,待河底隧道落实后可将湾仔轮渡码头口岸予以关闭。而国家口岸办回复指,同意在拟迁建的湾仔旅游码头恢复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功能,但需待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和青茂口岸正式启用后一年内关闭该口岸。若迁建后的湾仔口岸以临时口岸安排。这与澳门社会的期待存在很大落差,而且现在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将近一年,青茂口岸也在紧张建设中,因而这个答复等于是一纸空文。早在两会前,澳门特区政府曾经委托顾问公司就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硏究,认为在澳门妈阁至珠海湾仔之间兴建河底隧道,除了是可配合内港至妈阁一带的商业及旅游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也可强化该区的口岸功能,分流部分出入境的旅客,避免往来珠澳两地的旅客过分集中于关闸口岸。而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因此政府做好该区交通规划,并做好协调方便相关人士使用行人河隧[29]

2018年12月6日,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在立法会施政辩论会议上表示,未放弃兴建内港到珠海湾仔的河底行人隧道,会从珠澳合作框架内讨论,目前未有具体结论。罗立文又称,近一至两个月才与横琴讨论有关莲花口岸搬迁的问题,因此未有具体方案[30][31]

贺一诚政府时期[编辑]

2019年8月10日,第五届行政长官选举唯一侯选人贺一诚出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仝人聚会,介绍参选政纲并接受商会多位成员的提问。在解决内港水患问题后,可以将澳、珠合作开发“一河两岸”景区的建议提上日程,带动新马路旧区的营商环境,开通往来澳门和湾仔的渡轮,以及重启研究湾仔河底隧道与妈阁的连接,带动妈阁一带旧区发展[32]

2020年3月下旬,位于妈阁的大型交通枢纽工程竣工在即,建设发展办公室表示行人河底隧道工程方面,珠澳两地政府部门正就设置的必要性和有关规模等方面作研究,未有落实时间表[33]

澳方宣布搁置计划[编辑]

2020年12月4日,立法会举行全体会议,时任直选议员郑安庭关注河底隧道兴建进度时,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突然态度转变,指政府短期内无意开展有关计划。指出政府认为在未来十多二十年间,现有出入境口岸已是足够,加上青茂口岸开通在即,所以没有计划增加新口岸[34]

社会反应[编辑]

2010年代[编辑]

2012年1月初,时任中区社区咨询委员会副召集人黄燿球亦关注该规划,希望澳方政府能与中央和珠海方政府主动沟道并落实规划。早在2004年,澳方与珠方商讨,计划兴建该河底行人隧道;2011年签署的《粤澳合作框架协定》,再次提出两地研究兴建河底行人隧道连接珠海湾仔与澳门轻轨妈阁站的可行性,澳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澳门社会各界人士在不同场合亦呼吁开展这项研究[35]

2014年6月30日,时任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梁安琪再次追问有关澳珠行人河隧规划。而早在2004年澳方官员与珠海方面举行工作会议探讨有关规划进行研究。珠澳不少人士认为,修建可以步行的河底隧道,将进一步方便出入境旅客通行,是解决目前珠澳间口岸拥挤的必然选择[36][37]

2016年1月17日,湾仔口岸因建筑安全问题需暂停使用,社会各界人士再度提出兴建湾仔行人河隧建议。珠海市政协澳区委员黄健中建议,籍此契机建设该河底隧道。他指出,由于珠海过关澳门人数增长明显,如果澳门和湾仔能通过河底隧道相连,可以极大减轻拱北口岸目前的通关压力。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也认同此建议,指出只靠船来分流客流的作用不是很大,平均一天才二千人,因为船的班次受限制;而且,现在口岸通关能力也是受限制的,如果说建隧道的话,人行隧道就让旅客、澳门居民通行,就不用受船的班次的限制。而且湾仔河底隧道的建设,将促进珠海湾仔、澳门内港人员往来,带动两地的经济发展。相关商业机构对此计划抱持欢迎态度,如时任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苏树辉亦欢迎有关建议,带动“一河两岸”发展方向[3]

2016年1月中,湾仔口岸因建筑安全问题需暂停使用,对珠澳跨境通勤人士和学生造成不便。两海坊会理事长朱浩源对事件十分关注,希望当局尽快与珠方沟通,并研究临时应对方案,他又促请当局尽快落实在澳门与湾仔之间增设河底行人隧道,或趁重修机会扩建两地口岸,强化湾仔口岸的通关能力,回应社会口岸通关力和服务时间短的问题[38]。2020年4月初,两海坊会理事长朱浩源再度建议加快兴建河底隧道,以有效缓解各口岸通关压力及澳门半岛特别是北区的交通压力,亦有利于澳门与珠海两地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战略所需,更为妈阁、内港旧区发展带来巨大契机[39]

2017年5月下旬,时任立法会直选议员何润生提出书面质询,关注湾仔口岸何时复用?同时关注河底隧道工程规划进度。他表示相关项目是粤澳合作框架中重要的区域合作项目,除了可以配合内港至妈阁一带的商业及旅游元素外,亦有助强化该区的口岸功能,分流部分出入境的旅客,避免往来珠澳两地的客流量过分集中于关闸口岸。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回复,广东省珠海市已完成《珠海湾仔和澳门妈阁河底人行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此后该规划迟迟未有下文,两地居民引颈期盼多年,希望两地政府加强沟通,共同设计好有关项目,以获得双赢局面[40]

2018年2月22日,时任澳区全国人大代表高开贤促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兴建河底隧道,指出 随着湾仔、横琴不断发展,珠澳关系亦趋密切,人员往来亦会更频繁,而青茂口岸当时仍在兴建中,但建成后能纾缓关闸的通关压力,但缺点会增加澳门半岛、尤其是北区的交通压力。因此,内港、妈阁与湾仔之间河底隧道建设项目具一定迫切性。建设河底隧道构思提出多年,也曾初步调研,广东珠海已完成《珠海湾仔和澳门妈阁河底人行隧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底隧道除可配合内港至妈阁一带的商业及旅游元素外,更重要的可强化区内的口岸功能,分流部分出入境旅客,避免往来珠澳旅客过分集中使用关闸口岸。故将建议特区政府与广东、珠海两地政府加快成立专项小组,启动兴建隧道的合作协议,尽快将建设河底隧道的相关项目提上议事日程[41]

2018年3月31日,时任立法议员陈虹表示,关闸承戴能力接近饱和,其它口岸的通关能力有限,湾仔口岸重开无期,青茂口岸当时仍在兴建中,她提出书面质询问当局将如何促成湾仔口岸重开有期,以及在湾仔和澳门妈阁河底隧道的建设规划上有何意见和建议,会否寻求启动兴建隧道的合作协议?其中在建设河底隧道构思方面已提出多年,珠海方面也完成了可行性报告,但相关项目却迟迟未能提上议事日程。建设河底隧道,对强化内港口岸功能和激活内港区经济大有裨益,配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挡潮闸工程的展开,特区政府有必要主动寻求与国家口岸管理部门、水利部门和珠海巿政府的合作,成立相应的专责小组,全方位、一篮子、综合性地完善澳门的口岸建设和分流[42]

2020年代[编辑]

珠澳跨境河底隧道工程宣布搁置,坊间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仍计划建议澳方兴建河底隧道方便两地人士来往。

2020年12月中旬,内港码头区域联谊会认为建设河底隧道有利经济环境发展,通过相关工程建设和技术能顺利兴建,又指出拱北口岸在工作日和节假日人流量大,使关闸一带交通压力大增,虽然珠澳两地府致力让横琴口岸分流部分客流,但横琴与氹仔相邻,离市中心较远,自由行旅客多仍选择拱北口岸湾仔口岸过境。又指出兴建河底隧道除纾缓交通压力外,旅客通过隧道只需步行十分钟就能抵达两地,并不受天气影响,即使台风天亦能通行无阻。此外,隧道内还可规划建商场,方便旅客最后消费,活化内港经济[43]

2022年6月13日,直选议员郑安庭于本地报章撰文,指由澳门内港至珠海湾仔的河底隧道,须待确定新增口岸的必要性后,才会开展后续工作。有社会意见指出,如果隧道得以建设并与轻轨西线相连,将有助打造“十字门水域区域合作枢纽”,深化粤澳合作,便利居民和游客出行,望当局加以考虑[44]

2022年6月17日,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举办“澳门都市建设的前瞻与展望”研讨会,主讲者之一建筑置业商会副会长崔世平指随着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即将建成,应再考虑建设河底行人隧道,甚至思考轻轨通过河底隧道从妈阁站直达横琴新街坊,方便澳门半岛居民前往新街坊,旅客亦有新的出入境点,长远有助刺激内港经济[45]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灣仔口岸視河隧定奪. 澳门日报. 2016-01-20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 ^ 內港灣仔河隧 羅司表明不建. 正报. 2020-12-0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3. ^ 3.0 3.1 從灣仔口岸停用倒逼興建河底隧道說起. 新华澳报. 2016年1月20日. 
  4. ^ 梁安琪冀建Y型灣仔至媽閣及內港區海隧. 正报. 2011-04-12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5. ^ 建灣仔至媽閣及內港區海隧. 新华澳报. 2011年4月12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2月8日). 
  6. ^ 梁安琪盼早建Y形海隧. 新华澳报. 2011年4月20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2月8日). 
  7. ^ 政府規劃媽閣交通樞紐 預留媽閣灣仔行人隧道. 新华澳报. 2011年3月12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1月30日). 
  8. ^ 珠澳江隧宜快建. 正报. 2011-07-2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9. ^ 河隧須配合輕軌城軌. 正报. 2011-12-06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0. ^ 內港人行河隧處研究階段. 澳门日报. 2013-11-1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1. ^ 當局正深入研究建珠澳河底隧道. TDM 澳广视新闻. 2013-12-0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2. ^ 粵澳新通道明年動工. 华侨报. 2013-12-06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3. ^ 珠澳政府已預留內港灣仔河底隧道用地. TDM 澳广视新闻. 2014-08-1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4. ^ 崔:內港河隧將向中央申請. 澳门日报. TDM 澳广视新闻. 2014-08-18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5. ^ 鄭安庭書質內港河隧進展. 澳门日报. 2015-01-3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6. ^ 內港灣仔河隧前期調研. 澳门日报. 2015-04-0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7. ^ 澳門灣仔河隧需與內地協商解決多層次問題 媽閣交通樞紐考慮引入商業元素. 华侨报. 2015-04-0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8. ^ 珠澳城規交通研究小組第四次會議 探討河底隧道及內港治理. 珠澳城市规划与跨境交通研究工作小组.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5年6月24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19. ^ 珠澳跨境交通研究工作小組加快推動河底行人隧道項目. 新华澳报. 2015-06-2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0. ^ 工務局: 灣仔河底水道內港落腳點難覓. TDM 澳广视新闻. 2015-12-09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1. ^ 澳區人大政協赴京出席開兩會 提灣仔停航與粵合作等議題. 力报. 2016-03-0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22. ^ 多名澳區全國政協促建內港河底隧道. TDM 澳广视新闻. 2016-03-1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3. ^ 政協促加快興建河底隧道. on.cc东网. 2016年3月12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24. ^ 五委員倡速建媽閣灣仔河隧. 澳门日报. 2016-03-12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5. ^ 灣仔預留路網接澳河隧. 澳门日报. 2016-05-06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6. ^ 施家倫質詢內港灣仔河底隧道未落實原因. TDM 澳广视新闻. 2016-12-27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7. ^ 灣仔至內港河底行人隧道處資料分析磋商階段. TDM 澳广视新闻. 2017-08-07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8. ^ 內港灣仔河隧分析磋商. 澳门日报. 2017-08-08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29. ^ 從賀一誠主張恢復內港與灣仔通航說起. 新华澳报. 2019年8月21日. 
  30. ^ 羅立文: 未放棄建內港灣仔河底隧道. 巴士的报. 2018-12-07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31. ^ 羅立文: 未放棄建內港灣仔河底隧道. TDM 澳广视新闻. 2018-12-06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32. ^ 賀一誠介紹政綱回應選委提問 「簡政放權」公共行政改革要點. 力报. 12/08/2019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33. ^ 受天氣影響及改圖則延後 媽閣交通樞紐工程預計第二季完工. 力报. 2020-03-2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34. ^ 內港灣仔河隧 羅司表明不建. 正报. 2020-12-05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35. ^ 黃耀球盼早建行人河隧連接澳門內港與灣仔. 新华澳报. 2012年1月5日 [2022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2日). 
  36. ^ 梁安琪再籲建澳珠灣仔隧道. TDM 澳广视新闻. 2014-06-30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37. ^ 賭王四太追問珠澳對看 為何很多事都這麼長久. 新华澳报. 2014年8月4日. 
  38. ^ 兩坊會倡擴建灣仔口岸提升通關能力. 正报. 2016-01-30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39. ^ 橫琴灣仔高速發展對內港舊區帶來契機 兩海坊會促儘快對內港建河底隧道進行可行性立項. 正报. 2020-04-0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40. ^ 何潤生冀 灣仔口岸盡快重啟. 濠江日报. 2017-05-3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41. ^ 高開賢促修灣仔口岸建河隧. 澳门日报. 2018-02-2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42. ^ 陳虹促重開灣仔口岸及建河底隧道. 濠江日报. 2018-03-31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43. ^ 建內港灣仔河隧利處多. 澳门日报. 2020-12-1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44. ^ 關注內港規劃發展. 力报. 2022-06-13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45. ^ 研討會探討韌性城市建設 崔世平指須通達融入灣區 澳宜建灣仔河隧輕軌媽閣駁橫琴新街坊. 市民日报.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