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狭邪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狭邪小说狭斜小说,清代小说流派,系指以娼妓为题材的小说。

狭邪也作狭斜,指小街曲巷,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因娼妓常居小街曲巷,后人遂以狭斜(邪)代指娼妓。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云:“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即称娼妓为狭邪。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先用狭邪小说名称。[1]

鲁迅以为狭邪小说发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后是溢恶”,[2]一般论者以为《品花宝鉴》与《花月痕》为狭邪小说创作的开始,[3]青楼梦》被认为是狭邪小说早期的“溢美”之作。光绪年间,以《海上花列传》为代表的“近真”之作,舞台是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旁及官、商各界,作者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妓女、老鸨、嫖客、仆役的社会层面。狭邪小说发展到后期,仅是追求物质与金钱,宣统年间,《九尾龟》即为“溢恶”之作,书中对妓女的态度又一变:“所写的妓女都是坏人,狎客也像了无赖,与《海上花列传》又不同”。

鲁迅“溢美─近真─溢恶”三阶段论的讲法影响很大,日后王德威谈晚清狭邪小说,就漏掉了《风月梦》,得出了如《海上花列传》遇异于其他狄邪小说,“端在它试图以一种真正的对话方式,进行一场美德与诱惑的辩证”。[4]美国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则认为《风月梦》才是中国第一部狭邪小说,但鲁迅当时没有见过此书,故其文章中不曾提及。《风月梦》的作者自序系写于道光二十八年,确实有可能比《品花宝鉴》早出。读过《风月梦》的学者,纷纷质疑并且修正鲁迅三段论的讲法,学者陶慕宁就说:“盖‘溢美’与‘近真’应无先后之分,《风月梦》近于写实。而撰著与梓行均早于‘溢美’的《花月痕》、《青楼梦》。”

注释[编辑]

  1. ^ 陈平原提到:“鲁迅论‘狭邪小说’不从〈李娃传〉、〈霍小玉传〉谈起,而偏偏选中《教坊记》和《北里志》,关键在于抓住士子冶游成佳话这一文化习俗。就欣赏并记录士子风流与狭邪女韵致而言,后者无疑更典型;而前者则很容易转化成一般的 爱情故事,小说中狭邪女的身份反而并不十分重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184-185)
  2. ^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页339。
  3.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若以狭邪中人物事故为全书主干,且组织成长篇至数十回者,盖始见于《品花宝鉴》,惟所记则为伶人。”
  4. ^ 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章“寓教于恶─狭邪小说”,页66-137。

参考书目[编辑]

  • 韩南(Patrick Hanan)著,徐侠译:〈《风月梦》与烟粉小说〉,收入氏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