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济阴郡 (东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济阴郡,后改称南济阴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侨郡

沿革

[编辑]

东晋后期,以徐州境内的济阴郡流民侨置济阴郡,领定陶县,无实土。后顿丘郡顿丘县割属济阴郡。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割地为境,遂割下邳郡睢陵县属济阴郡[1]。至此,济阴郡领三县:睢陵、定陶、顿丘,治睢陵城(今江苏省睢宁县[2]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淮北四州,济阴郡遂入北魏,改称南济阴郡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北伐克睢陵城,取南济阴郡[3]。遂分北魏徐州睢州,治睢陵城,南济阴郡改属睢州。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取南梁南济阴郡,移治竹邑城(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睢陵县改属彭城郡。武定六年(548年),尽取南梁睢州潼州之地;并睢州入潼州,改称睢州,南济阴郡仍属之。至此,南济阴郡领二县:顿丘、定陶[4]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废南济阴郡及其领县为竹邑县,改属睢南郡[4]

人口

[编辑]

太守

[编辑]
  • 李方叔,梁郡蒙县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6]
  • 申阐,魏郡魏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被杀。[7]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2. ^ 《宋书州郡志汇释》
  3.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
  4. ^ 4.0 4.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5.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6.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7. ^ 《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