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博平恭裕王朱安㳚(1475年3月4日—1525年7月6日),号思诚子述古道人明朝周藩第一代博平王,周惠王朱同䥝的庶第十三子,生母夫人苏氏。[1]

生平[编辑]

成化十一年正月廿七日(1475年3月4日)出生。初封镇国将军。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进封博平王[2]。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得岁禄一千石,米、钞各支一半。[3]

朱安㳚撰写了《贻后录》、《养正录》等典籍。勤于管理家产,田园僮奴车马齐备。凡有宾客登门皆盛情接待。是故,时人称其为贤德之王。[4]

嘉靖四年六月十六日(1525年7月6日),朱安㳚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朝廷赐谥号恭裕。两年后,庶第三子镇国将军朱睦柯袭爵[5]

家庭[编辑]

[编辑]

  • 王妃邓氏,东城兵马副指挥邓钺长女,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册封为博平王妃。[6]

[编辑]

  • 戴氏,生朱睦柯。
  • 张氏,生朱睦櫎。
  • 刘氏,生二子。

[编辑]

[编辑]

  • 庶长女:金县县主,仪宾盛时升
  • 庶第二女:泾阳县主,仪宾杨汝舟
  • 庶第三女:单县县主,仪宾王恪
  • 庶第四女:上蔡县主

墓志[编辑]

嘉靖五年七月十七日(1526年8月24日),朱安㳚葬于开封城东之边村。墓志为李梦阳撰写,收于《空同集》中。[8]

博平恭裕王墓志铭
博平恭裕王者,周惠王第十三子也。讳安㳚,自称思诚子,又号述古道人。母曰苏夫人。以成化十一年正月廿七日生,嘉靖四年六月十六日薨,年五十一岁。讣于朝,辍钟鼓一日,遣行人杨东祭而营其葬事。竣,乃复又敕议谥,令书之旌颁焉,导之葬,咸典也。王卒之明年,是为丙戌,乃葬王汴城东之边村,其月七月、其日十七日也。王长男封镇国者,贤而孝,豫窽其父墓,垩石坚,于是为封为树为飨堂,丧戚而易,礼敬而文,君子谓恭裕有后矣。初,惠王生男子二十余,汴老曰:“气分则漓,即其寿德其索乎?”会世子暴殂,而平乐、义宁诸王讦获罪,人益以德难。独恭裕读书亲友,忘势嗜善,修补东书堂集帖,校诚斋录,辑贻后录、养正录,著锦囊诗,对诸书,教授萧雅、张鳯等辅之也。例,初封郡王米二千石。及恭裕为王,裁如袭封,止千石。恭裕则勤心治生,起宫室,置田园,备车马,盛宾客,饶童朴,褒然为诸王首。而台省之官、缙绅之夫、湖海之客,鲜有不造其门者,次第名德必首曰博平、博平云。王有四男子。妃邓氏,兵马钺女,无出。宫人戴氏,生长镇国曰睦柯。娶都夫人张氏,生次镇国曰睦櫎。娶刘夫人,又二子,未名封。而生女子十二:长曰金县县主,仪宾盛时升;次曰泾阳县主,仪宾杨汝舟;次曰单县县主,仪宾王恪;次曰上蔡县主,未婚;余者幼。铭曰:
用物精多,爽之神明。王七世祖,配天作京。大邦奠中,建侯于周。定宪简静,懿惠承休。弘本茂支,积厚发光。年啬德丰,厥后之昌。龙旗葆羽,惊虬骖凰。冯风御气,英灵辉煌。

参考文献[编辑]

  1.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 壬戌。封周府博平王安㳚生母苏氏为周惠王夫人。从其请也。 
  2.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 壬戌,上御奉天殿传制。遣武安侯郑英。。。持节册封。。。周王子。。。镇国将军安㳚为博平王。 
  3.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 命周府。。。博平王安㳚。。。禄米俱岁支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4. ^ 明史 卷一百一十六 列传第四 诸王一.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0). 博平王安㳚,惠王第十三子。惠王有子二十五人,而安㳚独贤,尝辑《贻后录》、《养正录》诸书。勤于治生,田园僮奴车马甚具。宾客造门,倾己纳之。其时称名德者,必曰博平。 
  5. ^ 5.0 5.1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6.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 庚子。上御奉天殿传制。遣宁阳侯陈继祖。。。为正使。中书舍人陆爰。。。为副使持节册封。。。东城兵马副指挥邓钺长女邓氏为周府博平王妃。 
  7.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八十》. 庚子。遣新宁伯谭纶等为正使。编修张星等为副使。持节册封。。。博平恭裕王安㳚子镇国将军睦柯为博平王。夫人都氏为博王妃。 
  8. ^ 李梦阳. 空同集 (四库全书本)/卷44.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博平国国王
1489年-1525年
继任者:
子温简王朱睦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