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星河战队3:掠夺者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星河战队3:掠夺者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DVD封面
基本资料
导演爱德华·诺麦尔英语Edward Neumeier
监制大卫·兰卡斯特英语David Lancaster (filmmaker)
编剧爱德华·诺麦尔
原著星河战队
罗拔·海莱因作品
主演
配乐克劳斯·巴德尔特
摄影罗伦佐·山普英语Lorenzo Senatore
剪辑迈克尔·巴特曼(Michael Bateman)
制片商第六摄影棚电影
Bold Films英语Bold Films
片长105分钟
产地美国、南非、德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2008年8月5日发行(美国)
2008年8月28日发行(台湾)
发行商索尼影业家庭娱乐公司英语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预算2000万美元[1]
前作与续作
前作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
续作星河战队:入侵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星河战队3:掠夺者
香港星河战队3
台湾星舰战将3:掠夺者

星河战队3:掠夺者》(英语: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中国大陆译《星河战队3:掠夺者》,香港译《星河战队3》,台湾译《星舰战将3:掠夺者》)是一部于2008年由索尼影业家庭娱乐公司英语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发行的美国军事科幻恐怖电影。由爱德华·诺麦尔英语Edward Neumeier担任编剧和导演。在第一部电影中饰演强尼·瑞可的卡斯柏·范狄恩回归该片,并与茱莲娜·布蕾罗克英语Jolene Blalock布利斯·高祖共同担任主演。这部电影是《星河战队》(1997年)和《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2004年)的续集(这两部电影的剧本也都是由爱德华·诺麦尔创作的,并在该电影中首次担任导演),也是《星河战队》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该电影于2008年8月5日在美国直接以影碟的形式发行[2][3]。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们称赞卡斯柏·范狄恩回归了第一部电影故事的延续,也称赞了他的表演,但批评了该电影中的特效。

台湾于2008年8月28日由得利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发行DVD[4]香港未发行。

故事内容[编辑]

在“第二次虫族战争”的11年里,机动步兵改进了他们的武器和战术,而虫族则通过开发许多新的异形虫来发起反击。联邦现在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战。联邦通过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同时利用其司法和军事权力将和平抗议者和宗教狂热分子作为叛乱煽动者对他们进行镇压。

强尼·瑞可上校驻扎在农民星球罗库山阵地,因在联邦军队舞台上演唱《今天是赴死的好日子》歌曲而大受欢迎的空官欧玛尔·艾诺克则访问了那里。瑞可的老朋友狄克斯·豪泽将军与一群反战农民在酒吧里发生了争执。瑞可阻止狄克斯向一个农民开枪,但狄克斯说他违反了军令,并立即下令逮捕他,后来基地防御系统突然因虫族大军的进攻而突然失效(影片中暗示了空官欧玛尔·艾诺克在离开麦尼恩少尉的间隙,私自关闭了基地防御系统,故意让虫族大军攻破基地),导致大批的虫族入侵阵地。瑞可立刻打倒了狄克斯,并离开酒吧去帮助其他士兵对抗虫族。在与虫族大军交战之时,罗拉·贝克上尉和受伤的空官艾诺克一行人准备逃往舰队的秘密总部避难所,但他们的舰船在中途被甩出了飞行轨道,于是他们被迫乘坐逃生舱去到了OM一号星球上,那里是虫族隔离区。当罗库山沦陷时,联邦媒体开始指责瑞可,后来他因不服从命令而被判处死刑。

罗拉·贝克上尉和空官艾诺克一行人被困在了OM一号星球上,罗拉试图用通讯设备联系联邦总部,让他们派人来救援他们。但是,海军上将艾诺萝·菲德隐瞒了这一消息,在此之前她还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假扮成空官艾诺克公开视频演讲,以避免降低公众的士气和对战争的支持。后来当狄克斯从兰柏少尉那里得知了罗拉在寻求救援的情况后,他伪造了对瑞可的处决,打算让他前往虫族隔离区去救回空官艾诺克和罗拉,因为罗拉是少数几个知道圣域位置的联邦飞行员之一,如果虫族发现了圣域,这将大大削弱联邦的军队势力。在OM一号星球上,罗拉带领着空官艾诺克一行人离开海滩,以避免被虫族袭击。但后来在一场猛烈的地震中导致威斯医生掉进了一个裂缝中,因为他是不愿离开海滩的人,艾诺克从裂缝中看到一只巨大的眼睛从下面盯着他。玩世不恭的厨师金格在途中想要回到海滩,他认为那里比较安全,于是他开始被虫族追杀,后来他躲进了一堆冒头的岩石中,这些岩石实际上是把他拖到地下的虫族的四肢。

在地球上,狄克斯与菲德上将展开对峙,质问她为什么要抛弃空官艾诺克,结果他被逮捕,因为菲德上将怀疑狄克斯和艾诺克一样是联邦的叛徒。于是狄克斯被带到了艾拉英湾地下研究机构,并从菲德上将那里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根据菲德透露,艾诺克是使罗库山沦陷的罪魁祸首,他通过之前在P星球上捕获的脑虫与“首脑的大脑”(也被称为“毕罕克托”)进行心灵感应。艾诺克妄想着,如果他能与虫族和平共处,他就能拯救人类,他接受了对虫族的信仰,并偷偷关闭了罗库山基地周围的电力栅栏,以表明他愿意在两个物种之间实现和平。联邦现在认为最初的脑虫让自己被捕获,是为了以便从联邦内部传递情报。当联邦决定杀死并解剖他们捕获的这个脑虫时,它不知何故识破了他们的计划,并发出心灵感应的尖叫,在狄克斯开枪杀死它之前,它的尖叫声爆了两名士兵的头。据透露,菲德之所以忽略了来自OM一号星球的求救信号,是因为她在除掉艾诺克之后可以成为新一任的空官;然而,她没有意料到的是技艺高超的罗拉·贝克上尉会和艾诺克在一起。

在OM一号星球上,工程师布尔·布里托向虔诚的教徒荷莉求婚。而罗拉识破了艾诺克所信仰的神就是虫王。当他们发现一艘坠落在OM一号星球上的舰船时,毕罕克托开始现身,并杀死了布尔。艾诺克与毕罕克托取得了联系,毕罕克托通过他们倒下的战友的尸体与他们进行交流,并很快杀死了艾诺克以吸收他的知识;于是无助的罗拉和荷莉,她们是最后的幸存者,开始祈祷救赎。就在她们需要帮助时,瑞可带领着其他六名掠夺者从天而降,掠夺者是由罗库山的指挥人员所组成的一支精英部队,使用的是联邦的新型战斗装甲执行救援任务。他们在OM一号星球上击败了虫族,并且在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瑞可成功地拯救了罗拉和荷莉。OM一号星球被发现是虫族的家园,菲德使用“Q弹”从轨道上直接摧毁了它。

瑞可随后被澄清了所有悬而未决的指控,被晋升为将军,还被授予了掠夺者计划的指挥权。据联邦报道,艾诺克是死于一场恐怖袭击,并由政府组织解释了他的失踪,还为他举行了英雄般的葬礼。狄克斯和罗拉结婚了,菲德被任命为新的空官,狄克斯则是她的副手,而荷莉成为了第一位联邦牧师。数十名和平抗议者因涉嫌恐怖袭击而被处以绞刑。菲德对前任空官艾诺克如何被虫族的信仰所奴役而印象深刻,她决定联邦应该也接受一种宗教,于是基督教被接受,但被用于改变以适应联邦的需要,以确保稳定的士兵招募和绝对的忠诚。

演员[编辑]

回归该片饰演强尼·瑞可的卡斯柏·范狄恩

※下列的角色名称以台湾3区DVD版的中文字幕译名为主。

角色 演员
强尼·瑞可(Johnny Rico) 卡斯柏·范狄恩
罗拉·贝克(Lola Beck) 茱莲娜·布蕾罗克英语Jolene Blalock
狄克斯·豪泽(Dix Hauser) 布利斯·高祖
空官欧玛尔·艾诺克(Sky Marshal Omar Anoke) 斯蒂芬·霍根英语Stephen Hogan
荷莉·利特尔(Holly Little) 玛内特·帕特森英语Marnette Patterson
布尔·布里托(Bull Brittles) 史泰利欧·萨凡特英语Stelio Savante
麦尼恩少尉(Link Manion) 切西丽·布雷西亚英语Cécile Breccia
金格·瑞恩(Jingo Ryan) 乔恩·法尔考(Jon Falkow)
威斯医生(Dr. Wiggs) 丹尼·基奥英语Danny Keogh
艾诺萝·菲德(Enolo Phid) 阿曼达·多诺霍英语Amanda Donohoe
艾莫·戈尼夫(Elmo Gonif) 乔·瓦兹(Joe Vaz)

制作[编辑]

在DVD制作花絮里,导演兼编剧的爱德华·诺麦尔提到每部电影都反映了不同的战争,第一部电影的灵感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部电影的灵感来自朝鲜战争,而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越南战争电影。这个故事还涉及到宗教和政治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如何利用宗教信仰,既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用来做好事。”[5]

在第一部电影中饰演强尼·瑞可的卡斯柏·范狄恩在第三部回归,并表示一直愿意回归第二部,但听说第二部的导演菲尔·提派特英语Phil Tippett想尝试不同的路线。[6]

影片于2007年5月开拍,主要拍摄地点在南非[7]

罗拔·斯科塔克英语Robert Skotak担任视觉特效主管,罗杰·诺尔(Roger Nall)担任数字特效主管,主要负责CGI生物设计和掠夺者战斗装甲的设计。诺尔领导着一个大约有25人的团队。他们的团队为这些虫子制作了350多个特效镜头,而掠夺者的镜头则需要大约100多个。其他外包公司还制作了太空飞船、木偶、钢丝移除等场景,估计还有150个额外的特效镜头。[8]

发行[编辑]

这部电影在2008年8月5日同时发行了蓝光光碟DVD[9]。这部电影也是《星河战队》三部曲DVD套装的一部分,包含了该系列的前两部电影。斯蒂芬·霍根英语Stephen Hogan饰演的空官欧玛尔·艾诺克所演唱的主题曲《今天是赴死的好日子》(A Good Day to Die)将作为影碟的附加花絮[10][11]。影评人乔·雷登英语Joe Leydon在《综艺》杂志上写道:“在影片中负责与虫族战斗的英勇空官欧玛尔·艾诺克是一位有魅力的名人和排行榜冠军歌手,他的舞台动作和军国主义歌曲让人想起阿道夫·希特勒是《美国偶像》的选手。”[12]IGN的斯科特·罗威(Scott Lowe)写道:“空官的劲爆流行单曲……让人想起了李·格林伍德的《天佑美国》,尽管他也评论说这是一部‘最荒谬、最浪费时间的电影’。”[1]

该电影的销售总额为4,989,719美元。[13]

回响[编辑]

评价[编辑]

《星河战队3:掠夺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在烂番茄上,这部电影在6条评论中拥有50%的支持率,3条好评,3条差评。[14]

《综艺》杂志的影评人乔·雷登说:“《星河战队》是保罗·范霍文于1997年执导的一部臭名昭著的科幻大片,并受到了狂热追捧,它的死忠粉们会很高兴地发现,这部电影作为第一部电影故事的续集,试图大胆地复制原作的夸张风格和自我讽刺的基调。2004年发行的《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是一部相对简单的动作片,而最新一集则不同,它再现了保罗·范霍文那种又爱又恨的风格,混合了可怕的混乱场面、夸张的情节、遮遮掩掩的裸体以及半戏谑式的法西斯美学。”[12]

UGO网站英语UGO Networks的影评人亚历克斯·多恩(Alex Dorn)表示:“原版电影的粉丝应该会对这次冒险感到非常高兴”,但那些“期待再现第一部电影大制作的人将会感到失望。”他给这部电影的总评分是“B-”。[15]

恐惧网英语Fearnet的影评人斯科特·温伯格(Scott Weinberg)给了这部电影一个积极的评价,他说这部电影“可能是租来的,而不是必须拥有的,但如果你喜欢第一部电影,那肯定值得一看”。[16]

Ain't It Cool News英语Ain't It Cool News新闻网站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说它的效果比第二部菲尔·提派特执导的《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差了一步,但对重现第一部的讽刺基调表示欢迎。这位评论家发现这部电影的讽刺意味参差不齐,有时太具体,但有时又含糊不清。他指出了非电影院首映电影制作的问题和局限性,但他总结道:“如果你能克服这些问题,并享受这个世界,那么你就能获得一些愚蠢的乐趣。”[17]

IGN的斯科特·罗威(Scott Lowe)给这部电影打了3分(满分10分),尽管他对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准印象深刻,但他对这部电影并不满意:“最重要的是,《星河战队3:掠夺者》是一部连《星河战队》的粉丝也难以欣赏的电影。即使有了卡斯柏·范狄恩的回归,再加上制片厂的兴趣和预算,也无法挽救这部电影,使其摆脱自身缺点的危险。”[1]ReelFilm的大卫·努赛尔(David Nusair)发现这部电影的效果不如第二部电影,并称其为“近乎史诗般的失败”。[18]

获奖[编辑]

2009年3月,《星河战队3:掠夺者》被提名为第35届土星奖最佳发行DVD。[19]

DVD特别收录[编辑]

  • 虫的进化(Evolution: The Bugs of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featurette)
  • 演职员讲评(Director & Cast Commentary With Writer/Director Ed Neumeier and actors Casper Van Dien and Jolene Blalock)
  • 制作特辑(On the Bounce: The Making of Marauder)
  • 征招入伍:掠夺者的机动步兵(Enlist: Marauder's Mobile Infantry featurette)
  • 音乐录影带(Music Video: "It's a Good Day to Die" (Extended Version))
  • 预告片(Trailers)

续集[编辑]

紧随其后的是两部电脑动画电影,《星河战队:入侵》(2012年)和《星河战队:火星叛国者》(2017年)。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Scott Lowe.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Blu-Ray Review - IGN. IGN.com. 12 May 2012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英语). 
  2. ^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DVD Cover Art and Specs. scificool.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3, 2016) (英语). 
  3. ^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2008 Video) - Release Info - IMDb. 2022-12-18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4. ^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星艦戰將3:掠奪者 3區 DVD - 佳佳唱片行. 2022-12-17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中文(台湾)). 
  5. ^ Anders, Charlie Jane. Starship Troopers III Actually Based On Heinlein Novel This Time. Gizmodo. February 23, 2008 [June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英语). 
  6. ^ A. C. FERRANTE. iFMagazine.com: Exclusive Interview: CASPER VAN DIEN BLASTS BUGS FOR ANOTHER TOUR OF DUTY IN 'STARSHIP TROOPERS 3'. iFMagazine.com. 200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7) (英语). 
  7. ^ Deckard, Sean. Now Filming- 'Starship Troopers: Marauder'. Screenhead. June 18,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6, 2012) (英语). 
  8. ^ Tara Bennett.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The CG Bugs Are Back in Town.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August 5,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9) (英语). 
  9. ^ Levy, Emanuel.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2020-06-25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10. ^ Goldwasser, Dan. Review: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Blu-ray). Soundtrack.net. August 16, 2008 [September 3,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11. ^ Liebman, Martin.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Blu-ray Release Date August 5, 2008. [September 3,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1) (英语). 
  12. ^ 12.0 12.1 Leydon, Joe. Starship Troopers 3 Review. Variety. August 13, 2008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13. ^ Starship Troopers 3 - Marauder (2008)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14. ^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2008). Rotten Tomatoes. [May 4,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英语). 
  15. ^ Dorn, Alex. Starship Troopers 3 Review. UGO.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5, 2011) (英语). 
  16. ^ Weinberg, Scott.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2008). FEARNet. August 19,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3, 2012) (英语). 
  17. ^ Hercules Strong. The DoubleHeader You've All Been Waiting For! Vern Reviews STARSHIP TROOPERS 3 And ROGUE!!. Aint It Cool News. 10 August 2008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18. ^ David Nusair. The Starship Troopers Sequels - Reviews by David Nusair. www.reelfilm.com. August 11, 2008 [May 4,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英语). 
  19. ^ Nominations for the 35th Annual Awards. Saturn Awards.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9, 2010) (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