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指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英语:Stop And Reverse缩写SAR),1978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技术分析师威勒斯·威尔德J. Welles Wilder)的著作《技术交易系统中的新观念》里提出,原名为抛物线指标Parabolic)。因停损价位的轨迹类似抛物线,称为抛物线交易系统Parabolic Trading System[1],亦有人以Parabolic SAR表示。

SAR在图形和运用上与移动平均线相似,属于价格与时间并重之顺势交易的分析系统。[2]

台股加权指数技术线图:
K线、60日移动平均和SAR(抛物线指标)。

计算方法[编辑]

〖基本公式〗

【注】
  1. :交易日,:前一交易日;
  2. :加速因子、调整系数,
  3. :抛物线指标;
  4. :区间极值(最高价EPH或最低价EPL)。

〖涨势买进〗

近期相对最低价
  • 当股价高点向上穿越SAR时,采涨势买进公式,计算新SAR值。

〖跌势卖出〗

近期相对最高价
  • 当股价低点向下跌破SAR时,采跌势卖出公式,计算新SAR值。

威尔德系统[编辑]

内部链接[编辑]

注释[编辑]

  1. ^ 杜金龙,《最新技术指标--台湾股市应用的诀窍(增订版)》,台湾:财信出版,2012年1月,P.144,ISBN 9789866602061
  2. ^ 郑超文,《点线面赚钱术--技术分析详解(全新修订版)》,台湾:财信出版,2012年6月,P.290,ISBN 97898661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