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帝国之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帝国之弧
抛物线两端的美国与中国
作者乔良
类型军事类
语言简体中文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出版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
规范控制
ISBN9787535486769

帝国之弧是中国解放军少将乔良超限战之后历经十七年钻研再次提出的新军事理论,2016年4月出版。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莉评“帝国之弧与其是一本军事著作,不如可以视为一本对21世纪剩下80多年的世界命运预言书,其格局已经远超过单纯传统军人的研究课题,而从国家命运和世界命运的角度谈一场最深层次的无形战争。”

概述[编辑]

帝国本质论[编辑]

乔良的帝国之弧核心理论在于霸权帝国的产生其实是一种物质或制度的发明后产物,当一种物质或制度被发明出来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率先发现其隐藏的价值与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将它导入自己国家中正确的位置发扬光大,就能占据巨大的领先地位,之后这种领先地位若能使该国在数场战争中大胜,自然成为霸权帝国。所以帝国的出现基础是伴随该时代有物质或制度的划时代发明,之后领导人看见并加以利用,也许一时看不出多大优势,但终于在数代人后开花结果,霸权也将造福数代。历史留名的领导人其实并不是帝国的创造者只是一个聪明的判断者,物质或制度的新发明才是帝国的创造主。

例如先有青铜器和冶,后有凯撒和秦始皇;先有马镫和火药,后有成吉思汗;先有蒸汽机,后有日不落帝国和全球贸易;先有核武和美元黄金脱钩,后有金融霸权和全球化。

而一种历史规律是隐隐存在的,就是下一个发明物的优势将使上一个发明优势完全黯然失色,[1]连带葬送上一个帝国,例如精美且工匠责任制量产化的铜铁武器使秦国和许多帝国横扫敌军,但到了骑兵和火药时代就突然不敌而落败给下一个善用新发明的新帝国,而当骑兵和火药遇上了工业机械化部队的大英帝国又纷纷落败,之后机械化的日本和德国攻击数倍兵力的邻国占据优势,但遇到了核武又显得不堪一击,最后苏联拥有恐怖的巨量核武,但终究不敌美国的金融游戏而解体,不战而败。美国也深知自己的帝国基础其实就是美元制度的霸权,所以书中分析了几十年来美国进行的多场战争,剖析其幕后怎样为维护“美元”这项制度发明而服务,避免其折损。[2]

当代帝国[编辑]

那么下一个震撼时代的发明是什么?下一个帝国又将以怎样面貌走上历史舞台? 乔良认为第一个问题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就是互联网。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是没有,美国日落之后将不再有任何帝国存在,互联网自己本身将成为一个不像帝国的帝国,直到永远。所以这时代每一个人都活在这千古未有的巨变之中,能亲眼见证甚至亲身参与这个历史永恒性的转折点。当这次的巨变革命走向终局时,看美国自身的作为而定,其不一定会灭亡,但就像大英帝国或日本德国罗马等至今依然存在却不再有人认为它是全球性霸权。

要解析霸权的规律,必须先解析“权力”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权力的本质就是信息(包含知识)的垄断,[3]我知道这项信息而你不知道,你自然屈居下风最后演变成被操控甚至听命行事,而形成了权力,从人与人到家庭家族,从一国国内到国际,信息的不平等就是权力的本质。例如许多家庭中只有男人知道赚钱谋生的信息或知识,妻子没有谋生能力只好依附于男性,形成男尊女卑的权力结构,而近代越来越多家庭女性赚钱信息能力平等甚至高过男方,这些家庭中权力倒转也就显得常见。二战时希特勒能轻易动员文明程度高的德国,使全民疯狂投入屠杀和战争,就是希特勒垄断了所有媒体和信息来源,全民多数人只能依据他的观点来思考,也只能接受他供应的外国国际信息,希特勒形成巨大的权力基础。

互联网的特性就是疯狂地蔓延提供一种能力,打破信息垄断的能力。自然会产生的现象是瓦解了大量的权力,最终迟早也必然瓦解这世界上最大权力,美国的霸权。今日因为有网络商业,各地的传统供应商体系越来越难垄断信息而获利,因为买方随时能利用网络能力向广地域范围搜索比价,甚至找到更好的产品根本放弃购买原本想买的东西,更甚者还能以物易物,传统地域性盘商的“权力”瞬间就被瓦解了。

后帝国时代[编辑]

而美元的垄断也在于信息的不对等,巨大盘据世界的美元巨兽何时升降息和幅度只有美国政府知道,所以从升降息造成的世界金融波动中预先安排榨取利润成了美国政府的独家专利,但越来越多人使用网络去中心化的货币让这体系崩解的苗头出现,而不提较远的未来即使在今日,很多人使用刷卡消费这个过程首先就去掉了发行货币方征铸币税的权力,人们不会给电子货币交税。因为只有货币印刷出来的第一次使用过程中,称作高能货币的过程中才能征隐型铸币税。未来甚至会有更多人使用企业和商场发行的购物卡内的点数消费,甚至网络游戏中赚的货币都能连结到现实使用,这些货币都不再是政府的信用创造,而完全可能是企业和商场的信用创造,进一步向前发展人们将自己创造自己的购买力,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货币,就像我们今天已经有每个人的个性邮票一样,这些邮票仍然能流通,但是[4]你个人的创造。

且信息的对等使得所有领导人发动传统大型战争的难度大增,这苗头其实早在越战后期已经出现,那时甚至还没有网络只有较普遍的彩色电视和报纸,美国就已经吃了大亏最后输掉战争。今日任何人发动大型战争都会先面临本国民众的质疑,因为网络会将一个事件的不同观点传入,所谓敌国人的面孔也轻易能出现在每个人电脑上彼此交谈,是否有大型死伤战争发动的必要,会马上在社会引起大范围讨论,[5]战场残酷的画面也将无障碍直接流通进每个人电脑手机,这些都是二战和千古以来所有战争发动前夕的社会所不具备,同时被攻击敌军即使一时落居下风,也能透过网络在全球范围招募新兵,同时结合网络传播和恐怖攻击,对国家后方制造巨大恐慌,网络已永远改变战争本质超过任何有形武器革命,因为它改变了持武器的军人和缴税造武器的平民脑中想法及看事情观点,可以说网络这自行成长的有机体无时无刻都在对世界进行一场超限战,改变着世界。

时代应对[编辑]

全书的最后一段也是最主要的论述总篇,阐述了中国在此等形势变局下将采取的策略,如何谋取最大利益与减低最大威胁。最大的劣势与优势其实是一体两面,也就是在网络时代的开局中中国并没有霸权帝国的地位,所以并不需要经历这个地位下降崩落的过程,因此趋吉避凶的大原则是以美国为借镜避免走它的建立霸权思维,因网络时代的未来将不再有帝国;维持帝国的成本也将前所未有的高到惊人,帝国从而变成一项无利可图的赔本生意。趋吉方面则是在美国下降过程中必须引导它犯下尽可能多的错误,[6]让中国及其友好国最大可能收割各种碎片化掉落的利益,最终当那无帝国的世界来临时争取成为大国之林的首位便是最高利益。

参考文献[编辑]

  1. ^ 書香北京-帝國之弧的預言.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5). 
  2. ^ 環球網-乔良将军大胆预言.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3. ^ 帝国之弧 第五章,世纪之问:金融战与阴谋论
  4. ^ 帝国之弧 第五章,金融战是战略工具吗
  5. ^ 帝国之弧 第七章 ,当美国自己击倒自己时
  6. ^ 帝国之弧 第七章 祈愿:命运之神眷顾中国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