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川岛-周会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岛-周会谈是指1965年4月19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特使川岛正次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印尼雅加达举行的一次会谈,会谈使当时严峻的中日关系有所改善。

背景[编辑]

中日关系自1950年代末开始不断恶化,相继发生吉田信件事件长崎国旗事件周鸿庆事件等外交纠纷,此外,中国政府也不断强调支持日本的“进步分子”和革命人士(即左翼人士),加上日本政府对中国问题一直实行政经分离的政策,使两国间的沟通渠道愈来愈狭窄。

1965年4月,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亚非会议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中日两国都派代表团去参加。其中,中国代表团团长是总理周恩来;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佐藤荣作自由民主党副总裁川岛正次郎为特使,组团前往印尼出席庆祝活动,并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以及印尼-马来西亚外交危机。

川岛于4月14日抵达印尼,4月16日与印尼总统苏加诺进行会晤,苏加诺听取了川岛的对华政策说明之后,表示愿意进行斡旋,推动川岛和周两人进行会谈。

会谈内容[编辑]

4月19日13时起,川岛正次郎和周恩来在独立宫举行了会谈,会谈时间约2小时20分钟。

从已批露的内容知道,周恩来首先强调日本政府不应支持台湾政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能干涉中国内政。而川岛则表示日本从没有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出于道义原因,必须尊重日台之间签订的《日华和约》,而且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对日本左翼分子的支援,因为这也是干涉日本内政。

然后,川岛提出两国间举行定期大使级会议的建议,而周却进一步说大使级很难解决问题,不如举行部长级会议。

自此,两国几乎中断的政府高层互动的恢复取得共识。川岛表示他回国后和佐藤首相商量之后就会到阿尔及利亚向周恩来带来喜讯(当年预定阿尔及利亚即将举行第二次亚非会议)。

共识流产[编辑]

川岛回国后,佐藤内阁很快就同意川岛-周会议取得的共识,并且再一次派川岛为首席代表,连同外务大臣椎名悦三郎三井银行社长佐藤喜一郎等前往阿尔及利亚。但是第二次亚非会议举行前夕,阿尔及利亚突然发生军事政变,使亚非会谈不得不取消,川岛和周两人未能就共识进一步作出实践。几年后,川岛病逝,第二次川岛-周会谈一直没有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