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周应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应秋

大明吏部尚书
籍贯 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
字号 字茂实,号春台
出生 隆庆五年(1571年)
逝世 崇祯二年(1629年)
出身
  • 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举人
  •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同进士出身

周应秋(1571年—1629年),茂实春台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应天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崇德县知县,二十九年(1601年)任直隶任丘县知县[1],三十三年(1605年)升吏部验封司主事,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升员外郎,四十年(1612年)九月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四十五年(1617年)五月升太常寺少卿。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升大理寺卿,三年(1623年)二月升工部左侍郎。

天启三年(1623年)为避东林,谢病去职。四年(1624年)冬魏忠贤起其为南京刑部左侍郎,五年(1625年)正月召拜刑部添注尚书,十二月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六年(1626年)七月升吏部尚书,七年(1627年)八月加太子太师。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入逆案,二年(1629年)遣戍死[2]

事迹[编辑]

周应秋投靠魏忠贤,“十狗”之一。他得知魏良卿嗜食煨蹄,每当魏良卿到他家里,他必以煨蹄款待,大得魏良卿欢心,时称“煨蹄鬻宪”。

周应秋任吏部尚书时,公开卖官鬻爵,按官职大小索价,每天收入贿银一万两,被称为“周日万”[3]

家族[编辑]

三位弟弟周廷侍周泰峙周维持均成进士,周泰峙之子周镳、弟弟周召诗之子周铨周锺在崇祯年间成进士。

参考资料[编辑]

  1. ^ 刘统、刘炳《任邱县志·卷七》
  2. ^ 《明史·卷306》:(周)应秋,金坛人。万历中进士。历官工部侍郎,生平无持操。天启三年避东林谢病去。明年冬,魏忠贤起为南京刑部左侍郎。五年召拜刑部添注尚书。时忠贤广树私人,悉饵以显爵,故两京大僚多添注。寻改左都御史。家善烹饪,每魏良卿过,进豚蹄留饮,良卿大欢,时号“煨蹄总宪”。明年七月代绍徽为吏部尚书,与文选郎李夔龙鬻官分贿。清流未尽逐者,应秋毛举细故,削夺无虚日。忠贤门下有“十狗”,应秋其首也。冒三殿功,屡加太子太师。初,杨涟等拷死,应秋夜半叩户,语其馆客曰:“天眼开,杨涟、左光斗死矣。”庄烈帝嗣位,被劾归。已,入逆案,遣戍死。弟维持。天启中为御史,请刊党籍,尽毁天下书院。俄劾兵部尚书赵彦等,并削籍。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崇祯初,起按浙江,被劾罢。兄弟并丽逆案。
  3. ^ 文秉《先拨志始》卷下:“每日勒足万金,都门有‘周日万’之号”。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