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彭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切彭人,是尼泊尔中部马哈巴拉特山脉地区的汉藏语系土著民族,人口约68,399人。

在过去两、三世代,切彭人已开始慢慢地从半游耕(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转向更加安定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依赖于永久性的玉米,小米和香蕉的种植。然而,严峻的地形使永久性耕作变得困难,森林仍然是切彭人食物的重要来源。历史上,野生山药和块茎的收集,从附近河流捕获的鱼,以及附近森林捕猎的蝙蝠和野生鸟类,野鹿,补充了他们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需求。

尽管有森林食物的补充,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和灌溉系统的不足,使营养不良一直是切彭人一个历史性问题。

切彭人男女基本上是平等的,不像尼泊尔印度教民族的社会结构,但强迫少女怀孕很常见。尽管国家在减少文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许多切彭人仍不能读写和适时入学。根据2001年尼泊尔人口普查,全国共有52,237名切彭人。其中67.13%为印度教,23.38%为佛教徒,7.49%为基督徒,1.25%为其他。他们大多生活于Dhading区、奇特旺区、廓尔喀县、马克旺普尔县、塔纳胡县。

宗教[编辑]

大部分切彭人仍遵循万物有灵论和祖先祟拜,虽然他们也受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强烈影响,这些都来自他们北边的塔芒族。除了自己的部族节日,也参加印度教节目。

语言[编辑]

切彭语属汉藏语系,但被人们称为Chyo-bang。一些巴洪-切特里称这些人为“普拉亚”,意思是“政治议题”。

切彭语是少数几种使用十二进制(基数12)计数系统而不是十进制(基数10)的语言之一。

2015年地震和政治危机[编辑]

由于历史悠久的歧视和对偏远社区的疏忽,切彭人是尼泊尔最脆弱的群体。由于贫穷,一些切彭人机会主义性转化为基督徒。

参考[编辑]

  • Beine, Caughley and Shrestha. 2012. Chepang Then and Now: Life and Change Among the Chepang of Nepal. Blurb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