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齐三十六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齐三十六寨羌族村寨,在今四川省茂县,在县城以北45公里。1730年代遭受嘉绒十八土司之一的瓦寺土司的第十八代土司桑朗容忠肆意敲诈、无端残杀,后改土归流[1]

土司苛政[编辑]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桑朗容忠残杀羌人80余人。乾隆元年(1736年)三齐受灾,羌族未交麦粮,用折交上纳,瓦寺土司不满,率土兵300余,联合三齐寨后的杂谷土司夹攻,毁房无数,又杀80余人,激起羌人反抗。在麻黄寨王特率领下,三齐羌人要求脱离土司管束,归隶茂州流官管理,并到成都府等控告,至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正式归隶茂州。三齐共设三里,三里共设保长一人。[1]在清末民初时,划入三齐乡曲谷乡三齐乡后来和龙坪乡并为三龙乡

办学[编辑]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十一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议准,四川省三齐等三十六寨番民,归隶茂州管辖。该寨番民,如有子弟秀异,通晓汉语,有志读书者,即送州县义学从师受业。如果渐通文墨,照土司苗猺子弟应试。[2]

相关条目[编辑]

来源[编辑]

  1. ^ 1.0 1.1 曾晓梅,吴明冉. 清代瓦寺土司与羌人的关系.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9, (1). [失效链接] 全文免费转载至川康边根据地茶叶川陕边茶叶. 明朝天全土司与羌人的关系. 新浪博客. 2020-03-17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2. ^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6-礼部-学校-各省义学。网上收录于: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一百九十九, 第40頁.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