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空氣調節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空氣調節屬於維基百科技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環境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環境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環境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中央空調[編輯]

問:你知道嗎,中央空調是什麼,其優點和缺點,跟分體式冷氣機的異同。--CNaird (留言) 2008年4月25日 (五) 03:38 (UTC) 中央空調主要用於大型建築,當然具體的概念本身很難分清,因為和地域氣候及建築材料都有關係。 傳統意義上的中央空調,一般是指主機集中放置,空氣端與主機不在同一區域的裝置,並且空氣端是多種形式或者數量的 分體冷氣機要說具體的差別,除了傳統的大小差別外,最重要的是分體空調一般只有一個空氣端,即一台主機帶一台空氣端的[回覆]

大金[編輯]

連接到錯誤條目,刪除。

條目名稱問題[編輯]

為何條目名不是空氣調節機或空氣調節器?為何是連接到air-conditioning而不是air-conditioner?裏面討論比較多的是技術還是設備?感覺這不符中文的使用習慣。 Jessew07 2011年6月9日 (四) 09:28 (UTC)

(*)提醒東元大同台灣日立台灣松下都直稱「空調」,而沒有加上「機」或「器」字。--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1日 (六) 14:04 (UTC)[回覆]

「空氣調節」跟「冷氣機(空調)」根本是兩回事(拆分討論)[編輯]

為什麼查詢「空調」會轉到來「空氣調節」的? 「冷氣機」是指於「空氣調節系統」裏的製冷機,而「空氣調節」是指整個系統(中央冷氣),熱時出冷風,冷時出熱風。而且於英文維基的air-conditioning是連到這裏,而不是air-conditioner,所以我認為應該建立一個新條目關於「冷氣機(空調)」。 Derek Leung留言 2011年7月7日 (四) 00:52 (UTC)[回覆]

  • 同意,應該區分開來。但我認為應該分為「空氣調節」和「空氣調節器」(即平常所說的「空調」),「空氣調節」對應「air-conditioning」,而「空氣調節器」對應air-conditioner。然後建立消歧義頁。--Llzy3575 (留言) 2011年7月23日 (六) 12:06 (UTC)[回覆]
(*)提醒:英語維基 en:Air conditioner 已於 2012年8月3日併入 en:Air conditioning。--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1日 (六) 12:46 (UTC)[回覆]

建議清理[編輯]

  • 品牌,建議分拆到列表條目或是改用分類
  • 外部連結,建議清理或是用參考資料的方式收錄到註腳
-P1ayer留言2013年10月1日 (二) 12:23 (UTC)[回覆]


品牌移置此處[編輯]

品牌宜用分類,故移置此處。--Kolyma留言2013年11月2日 (六) 13:50 (UTC)[回覆]


 美國

  • 開利(Carrier)[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美的」的OEM產品]
  • 克羅曼(Coleman)
  • 頓漢.布殊(Dunham-Bush)
  • 北極(Frigidaire)[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格力」或「美的」的OEM產品]
  • 通用電氣(GE)[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格力」的OEM產品]
  • Goettl
  • 古德曼(Goodman)
  • 家榮華(Kelvinator)[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美的」的OEM產品]
  • 雷諾士(Lennox)
  • 麥克維爾(McQuay)
  • 飛歌(Philco)[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格力」或「美的」的OEM產品]
  • 瑞美(Rheem)
  • 路得(RUUD)
  • 冷王(Thermo King)
  • 特靈(TRANE)
  • 西屋威士汀(White-Westinghouse)[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美的」的OEM產品]
  • 惠而浦(Whirlpool)[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格力」的OEM產品]
  • 約克(YORK)[現時推出之家用冷氣機為內地「格力」或「美的」的OEM產品]

 歐洲

 日本

 南韓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菲律賓

其他地區

(品牌眾多,未能盡錄)


部份外部連結移置此處[編輯]

目前外部連結數量太多,將參考價值不高及過度專業者移置此處。--Kolyma留言2013年11月2日 (六) 14:43 (UTC)[回覆]


冷氣機技術[編輯]

消費指南[編輯]

維修資料[編輯]

能源效益[編輯]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空氣調節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1日 (一) 12:25 (UTC)[回覆]

無題[編輯]

漢語的「空調」一詞,從字面上看,與日常生活中生產銷售購買使用維修升級的物理機器相差甚遠。漢語不僅通過發音表達詞義,更通過字義組合表達詞意。「空調」,應是「空氣調節」的簡稱。「空」指空氣。空氣有哪些自然屬性?難道只有冷屬性麼?人類歷史上一定有過無數的關於防寒保暖防暑降溫的嘗試。除了溫度,空氣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屬性,比如:空氣的成分、氣壓、氣流、濕度、清潔度、舒適度。「空氣調節」,要能隨心所欲調節空氣的諸多屬性,確實是人類的理想。在一個商品尚未具備如此完美性能之前,為什麼一定要誇大奇談欺騙消費者呢?為什麼不能實事求是呢?做生意一定要使用欺騙伎倆麼?早期的「空調」,如果僅僅有降溫的作用,應該稱之為「冷氣機」;如果僅僅有增溫作用,可以稱為「暖氣機」或者「散熱器」;如果既能升溫又能降溫,可以稱為「冷暖調節機」;如果有增加的某項功能,可以增加定於修飾,比如「具有空氣淨化效應的冷暖調節機」。不知道其他語種的人群是如何定義的?做為漢語使用者,特發表以上看法,供參考。—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uashengyue對話貢獻)於2018年7月26日 (四) 01:26 (UTC)加入。[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