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吳樾 (革命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吳樾和趙聲,《保國歌》[編輯]

吳樾和趙聲是莫逆之交。趙聲作歌保國,但有些資料說保國歌是吳樾作的,內容和歌保國一樣。誰寫錯了?

趙聲秘密創作《歌保國》:

趙聲的《歌保國》與同年問世的鄒容的《革命軍》和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一樣,成為當時推反帝制、創立共和的極有影響的宣傳品。

由於《歌保國》是趙聲匿名寫出的,最早只是在學堂師生中秘密傳抄。機緣巧合的是,因發表鄒容的《革命軍》等鼓吹革命的文章而引發轟動一時的「蘇報案」的《蘇報》主筆,正是趙聲在陸師學堂讀書時的至交學友章士釗。章士釗想方設法幫助趙聲秘密印刷了數十萬份傳單,派可靠之人一四外廣為行散發,長江上下游的清兵幾乎是「人手一紙」。

奇怪的是,他們偏偏又都很喜歡這首「謠言惑眾」的《歌保國》,不少士兵暗地裏把歌詞背得滾瓜爛熟。於是,這首具有聲討清王朝的戰鬥檄文性質的歌詞,便在大江南北廣泛地流傳起來,成為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的重要宣傳品。

吳樾作《保國歌》:

吳樾自加入暗殺團後,以民族解放、光復漢室為己任,精練各種技術,同志趙聲[江蘇鎮江人]擅武藝,槍法尤精,左手槍百步穿楊,精詩文,曾組織南京鼓樓崗附近的北極閣集會,開創了中華大地利用聚會和公開演說形式,鼓動革命,抨擊時弊,宣傳群眾的先河。並作《保國歌》「莫打鼓來莫打鑼,聽我唱個保國歌;中國漢人之中國,民族由來最眾多……仔細聽我保國歌,天和地和人又和,取彼民賊驅異類,光復皇漢笑呵呵!」

吳樾和趙聲是莫逆之交:

  • 吳樾最好的幾個朋友有,湘人陳天華,楊篤生,蘇人趙聲,魯人張榕,浙人蔡元培,章炳麟,秋瑾,皖人陳獨秀,每每與之相遇則必「深談午庚夜而不寐」。
  • 在保定,趙聲結識吳樾。同志相見,互傾肝膽,互相激勵。寄詩《贈吳樾》中寫道:「一腔熱血千行淚,慷慨淋漓為我言,大好頭顱拼一擲,太空追攫國民魂。」
  • 當時,革命陣營中暗殺之風正盛,此風也感染了吳樾。1904年,革命黨人趙聲介紹吳樾加入了秘密革命組織"少年中國強學會"
  • 光緒三十年冬,吳樾會見了革命黨人趙聲,並通過趙聲的介紹,認識了光復會暗殺團領導人楊篤生,由楊篤生監誓,吳樾、馬鴻亮等人加入了光復會
  • 1904年6月,趙聲北上投軍,潛入新軍某鎮為隊官,謀相機策動革命,在北京與安徽志士吳樾結成莫逆
  • 吳樾1904年冬結識革命黨人趙聲、楊篤生,由楊監誓,與馬鴻亮等人加入組織,組成「北方暗殺團 」,任支部長。

誰能考證一下? - 指南針 (留言) 2009年3月19日 (四) 03:4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