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條目的一些問題[編輯]

經在下查證,該單位目前未有廣泛報道,也沒有正式披露,個別非正式消息不足以作為建立條目的依據。該條目有WP:水晶球WP:ORWP:V等嫌疑。--KirkTalkRIP Prof.Hawking(1942.1.18-2018.3.14) 2018年3月20日 (二) 08:14 (UTC)[回覆]

@KirkLU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已獲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應當很快就會正式發佈。-- JimTalk 2018年3月20日 (二) 08:29 (UTC)[回覆]
@Jimjianghk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現在是已經公佈了吧,且各方面報道均明確了「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外的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准」,故該單位不屬於全國人大表決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範疇。此外,即使屬於而未公佈的內容,也不宜根據非正式渠道的消息提前建立。--KirkTalkRIP Prof.Hawking(1942.1.18-2018.3.14) 2018年3月20日 (二) 08:34 (UTC)[回覆]
@KirkLU你說得對。我以為網上流傳的文件是此前發佈的機構改革方案的「正式版本」,但可能其實是關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另一份文件。-- JimTalk 2018年3月20日 (二) 08:49 (UTC)[回覆]
@Jimjianghk這樣,考慮條目也不是原創內容,只是未經查證,需要一定時間證明。一方面相關的導航模板先請您不要更改,另一方面此條目雖然尚不合適存在,但是既然建立了還是(○)暫時保留不作提刪。也懇請您辛苦一下,關注最新報道,一旦有正式消息就可以完善轉正了。當然,如果條目較長時間都得不到查證,到時再到存廢討論做處理好了,您看合適的吧--KirkTalkRIP Prof.Hawking(1942.1.18-2018.3.14) 2018年3月20日 (二) 09:26 (UTC)[回覆]

撰寫此條目,其實可以參考下一個條目鏈框架[編輯]

可參考上海廣播電視台條目,因為大家也知道央視、央廣、國際台三個條目內容豐富且歷史悠久,肯定不可能合併。正好上海廣播電視台的分條目上海電視台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東方電視台等條目就有詳細介紹,正好本條目值得借鑑。特別是,此條目更要羅列出央視、央廣、國際台的頻道列表,分詞條主詞條都要,只不過主詞條可以簡化點,但格式要清晰。--Mico121留言2018年3月21日 (三) 09:00 (UTC)[回覆]

建議改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輯]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Iokseng將簡體標題改為繁體的處理有誤,請恢復簡體原名。原繁體標題條目已因無來源而被全部刪除,改爲重定向。本條目是後來新創的條目,自始即使用簡體標題,不存在繁簡移動。--Sgsg留言2018年3月21日 (三) 13:35 (UTC)[回覆]

@Sgsg當然是繁簡移動,即使原條目內容被刪除,重新撰寫的依然是同一條目。您對我創建的條目進行繁簡移動不只一次了(還包括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不知有何依據?-- JimTalk 2018年3月21日 (三) 13:38 (UTC)[回覆]
您提出的第一點恰好說明了本條目是新建條目,而維基從未規定新建條目必須使用曾存在過的條目名稱。不知道您提出的「新條目必須使用已刪除條目的標題」這一論點的依據在何處?Sgsg留言2018年3月21日 (三) 13:49 (UTC)[回覆]
我從來沒有說「新條目必須使用已刪除條目的標題」。原有的繁體名稱條目並沒有被刪除,刪光條目內容重新撰寫不叫新建條目,叫重寫。如果要新建條目,您應當以簡體條目名開設新條目,再對繁體名稱條目進行合併或重定向。-- JimTalk 2018年3月21日 (三) 13:54 (UTC)[回覆]
請留意您撰寫的原條目和本新建條目之間並無任何關聯。原條目因無來源而被刪除後改為重定向頁。新條目恰恰是以簡體條目名創建。但隨後被Iokseng以「繁簡移動」的名義強行移動到本繁體標題。Sgsg留言2018年3月21日 (三) 14:02 (UTC)[回覆]
另外,除了「第一點」,不回應一下「第二點」嗎?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是因為「新建條目」?-- JimTalk 2018年3月21日 (三) 13:57 (UTC)[回覆]
第二點已在該條目討論區回應。本條目討論區討論本條目問題。並請留意名從主人的規定載明「如果該機構、組織、公司或其上級機構、組織、公司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另請注意WP:命名常規作為方針,其效力高於WP:繁簡處理。Sgsg留言2018年3月21日 (三) 14:02 (UTC)[回覆]
名從主人適用的是名稱本身,是與「時間優先」和「常用名稱」等命名法相對,不涉及簡繁問題,請勿偷換概念。命名常規「簡繁統一」一節有明確說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可以接受的名稱」。-- JimTalk 2018年3月21日 (三) 15:21 (UTC)[回覆]
@Sgsg繁體不是中文嗎?--#Yelets Разговор 2018年3月21日 (三) 15:53 (UTC)[回覆]
請注意「名從主人」方針規定的是該機構或其上級機構的「官方中文資料」中的中文名稱,而非任意中文名稱。就以本條目為例,「總」、「台」等字均有異體字,以何為準?我再重申一次,本討論不是繁簡問題。本新條目是以「官方中文資料」中的名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創建,並且完全符合名從主人規則,不應移動到現名稱。Sgsg(留言) 2018年3月21日 (三) 15:55 (UTC)
@IoksengSgsgJimjianghk個人覺得這個似乎涉及到了機器轉換簡繁的問題,如果當時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命名,可能就沒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問題了。問題是機器轉換完全無視了「台」和「臺」在繁體中文當中(尤其是台灣繁體中文)都是可接受的寫法,誤以為是繁簡混用,導致了這種亂七八糟的問題。個人建議主條目要麼全簡要麼全繁,同時留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重定向到主頁面。——by 小林林「何それ?意味はかない。」全速前進 ヨーソロー 2018年3月22日 (四) 01:26 (UTC)[回覆]
感謝Bxxiaolin的建議。這個問題的癥結是有人將條目命名當成了搶先賽,而完全不顧命名方針中的名從主人規定。這根本就不是簡繁體的問題。而且繁體中文的異體字也非常多,不少都很常用。名從主人方針保證了條目命名具有唯一性,而且這也是命名規則中最優先的規則。簡繁體的規定在維基中僅是解決個人編輯習慣的技術問題,絕不能用這種個人喜好推翻名從主人方針,否則還要名從主人方針幹什麼?我自己創建過各種字體命名的大量條目,凡是人家機構有官方名稱,那就名從主人按人家自己的名字命名,不要別出心裁。Sgsg留言2018年3月23日 (五) 03:01 (UTC)[回覆]
未完成,簡體與繁體只是同一個名稱的不同寫法。他們都是一個名稱,所以才可以在維基百科做等義轉換,也就不存在一個符合方針而另一個不符合的情況。維基方針已明令簡繁寫法先到先得,不得擅自移動。—Chiefwei - 2018年4月4日 (三) 03:07 (UTC)[回覆]

Name in English[編輯]

"中國之聲" can be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Voice of China", but CGTN's report claims "the English name has yet to be announced".

Meanwhile, China Daily has this. JSH-alive留言2018年3月24日 (六) 18:58 (UTC)[回覆]

The 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中國之聲" is indeed yet to be announced. The same is true for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CGTN's trans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tentative and unofficial. "Voice of China" seems to be the translation that English news outlets are going for at the moment (for example, [1]), but expect the official English names to be pending until shortly before the merger. -- Jim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0:33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中國之聲?中國之音?[編輯]

Voice of China的中文名到底叫啥?多說一句,它跟《中國好聲音》的英文名似乎撞名了。--31.171.248.140留言2018年6月9日 (六) 08:04 (UTC)[回覆]

中國之聲[2]。相關考慮[3][4],似乎「中國之聲」沒正式英文名,外媒則不少稱Voice Of China。--YFdyh000留言2018年6月9日 (六) 08:5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29日 (三) 07:55 (UTC)[回覆]

各部門召集人名單[編輯]

總台融合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正文提到的三定方案也差不多落實到位了,以下整理各部門的召集人名單(僅供參考):

中心(部門) 召集人 現職
辦公廳 閻曉明(兼) 總台副台長
總編室 王曉真 央視總編室主任
新聞中心 李挺(兼) 央視副總編輯、新聞中心主任
內參輿情中心 蔡小林 央廣中國之聲總監
財經節目中心 梁建增 央視電視劇頻道總監
文藝節目中心 郎昆 央視綜藝頻道總監、大型節目中心主任
體育青少節目中心 曹毅 央視戲曲音樂頻道總監
社教中心 闞兆江 央視科教頻道總監
影視劇紀錄片中心 莊殿君 央視少兒頻道總監
民族語言節目中心 劉曉龍 央廣副總編輯
港澳台節目中心 王全傑 央視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英語環球節目中心 江和平 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外語頻道總監
亞非語言節目中心 安曉宇 國廣東南亞傳播中心主任
歐拉美語言節目中心 夏勇敏 國廣西亞非地區廣播中心主任
華語環球節目中心 李欣雁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總監
融合發展中心
新聞新媒體中心 楊華 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
視聽新媒體中心 汪文斌 央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國際傳播規劃局 邢博 國廣總編室主任
人事局 范昀 央視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主任
財務局 張紅梅 央廣總會計師
總經理室 彭健明 央視副總編輯
技術局 徐進 央視技術管理中心主任
國際交流局 邢博 國廣總編室主任
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駱紅秉 國廣新聞中心主任
上海總站 齊竹泉 央視財經頻道總監
音像資料館 黃平剛 央視副總工程師
影視翻譯製作中心 任謙 國廣副總編輯
地方機構管理中心
海外機構管理中心
農業農村節目中心 張國飛 央視綜合頻道總監
軍事節目中心 劉智力 央廣社教節目中心主任

--Dabao qian留言2019年6月21日 (五) 18:05 (UTC)[回覆]

關於標誌的向量化[編輯]

我之前根據原圖製作了一個向量化的版本(File:CMG Logo.SVG),結果因不明原因撤銷,並且相應的文件疑似被刪除。請問是什麼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維基百科大量的Logo已經做了向量化處理。

--Anclark留言2019年10月26日 (六) 02:15 (UTC)[回覆]

【警告】請不要胡亂修改涉及中央廣電總台的詞條!!!!![編輯]

作為一個地震研究學家,你對中央廣電總台、中央電視台的情況根本不了解!你把詞條修改後,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故請你不要幫倒忙,不要胡亂修改涉及中央廣電總台的詞條!本人作為一名媒體愛好者,在台標吧為8級,在央視諮詢吧和新聞直播間吧為7級,我會把修改後的詞條截圖放到貼吧上,並向網友求證詞條的準確性,並根據網友的建議進行多輪修改,所以相關信息的準確性是可以保證的。 JimmyJLNU留言2019年11月7日 (四) 11:16 (UTC)[回覆]

(:)回應@JimmyJLNU:敢問閣下是如何得出其他編者「對中央廣電總台、中央電視台的情況根本不了解」的論斷的?在作出結論前要有根據,同樣地,在編輯條目時也要有來源。
(1)閣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版本56708422中,未經查證就將總台軍事節目中心、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列為總台內設機構。但經本人查證北京廣電的相關來源[5]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的總台內設機構中並無這兩個機構。本人兩次將北京廣電的這一來源加入條目,然而閣下仍連續兩次[6][7]通過回退方式移除該連結。
(2)閣下在未經討論頁討論的情況下,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軍事節目中心條目中,連續兩次([8][9])使用回退方式移除條目內容。原央視軍事節目中心雖為掛牌機構(參見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但亦有其歷史。1966年成立的北京電視台軍事組(後改為中央電視台軍事組)為地方編制(與部隊無關)。1979年12月23日才改為現役編制(央視與總政雙重領導)。新成立機構不代表沒有歷史傳承,總台軍事節目中心本身就繼承了原北京電視台軍事組——中央電視台軍事組的這一部分歷史。與此同時,總台軍事節目中心成立後,解放軍廣電部不再加掛中國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牌子。那麼就說明,央視軍事節目中心的歷史可以由總台軍事中心與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電部共同繼承。本人創建的總台軍事中心條目也已經明確說明了這一關係。
(3)閣下一邊強調三台融合、全新機構,一邊把復興門辦公區、魯谷辦公區直接連結到央廣、國際台條目的舉動,我實在是無言以對。閣下若覺得紅鏈難看,創建新條目就是了。18年機構改革後,復興門辦公區、魯谷辦公區指的是大樓,央廣、國際台只保留原呼號。閣下這麼擔心總台軍事中心與解放軍廣電部混淆,卻反覆堅持將大樓與呼號混淆,這是否是前後不一、雙重標準?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閣下在並未認真查證資料的情況下就將其他編者指責為「胡亂修改」是極其不妥的。請注意,維基百科不是百度百科,「向貼吧權威網友求證」、「向網友求證詞條的準確性」不能作為條目的來源,擺出貼吧等級來排資論輩也沒有意義。只有報紙、論文、官網的可靠來源才能夠作為編輯條目的有力論據。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11月7日 (四) 15:25 (UTC)[回覆]
(:)回應@Jyxyl9後續聲明:我方決定妥協,並對後幾輪的修改基本上保持同意的態度,不需要單獨討論,相關修改已經完成,可作為最終版本使用,不需要對相關條目進行再度修改,特別是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軍事節目中心條目中,是否撤下有關不當內容的爭議,我方決定不再回退刪除有關內容。([10]+[11])所以可視為達成共識。我方已經把相關涉及人身攻擊的內容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