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代上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歷史年代
19世紀以前上海
1800年代上海
1810年代上海
1820年代上海
1830年代上海
1840年代上海
1850年代上海
1860年代上海
1870年代上海
1880年代上海
1890年代上海
1900年代上海
1910年代上海
1920年代上海
1930年代上海
1940年代上海
1950年代上海
1960年代上海
1970年代上海
1980年代上海
1990年代上海
2000年代上海
2010年代上海
2020年代上海
各年份上海 1900年1901年1902年1903年1904年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09年1910年
1933年的上海市中心區,大體上也就是1899年上海的全部市區範圍:南市的華界,北部蘇州河兩岸的公共租界,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法租界

1900年上海法租界擴展[編輯]

義和團事變[編輯]

1900年8月17日,上海進入警備,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影響不斷擴大,在上海的外國勢力開始組織自己的防禦力量。

黎黃氏事件[編輯]

1905年,由於公廨錯審黎黃氏案件,上海民眾發生暴動,圍攻巡捕房。

南京路的興起[編輯]

哈同

1901年哈同脫離新沙遜洋行,自己獨立創辦哈同洋行,專營房地產業。他對南京路的開發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租界內的商業中心還位於南部靠近舊城的廣東路福州路南京路當時還很冷清。不過,隨着1899年公共租界向西、北、東三面大規模拓展後,從宏觀角度來看,不久這裏必將成為全上海新的商業中心。南京路和福建路口有一座虹廟,羅迦陵經常到那裏燒香,聽信該廟住持的勸說,便鼓動丈夫多多購進南京路兩側的地產。隨後又出資60萬兩,用名貴的鐵藜木鋪設南京路的路面,使這馬條路成為上海最為平整的道路,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博取了做善事的好名聲,提升了哈同洋行的社會形象;同時也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產大為增值。不久,在1908年,東西橫貫上海的該市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走向也正是沿着南京路,那裏成為上海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很快店鋪雲集,又成為上海商業最繁華的黃金地段,在數年間地價上漲千倍以上。一首民謠這樣稱讚他:「哈同哈同,與眾不同。看守門戶,省吃儉用;攢錢鋪路,造福大眾。築路,築路,財源亨通。」哈同去世前,佔有南京路地產的44%,永安公司新新公司、慈淑大樓(今東海大樓)的地皮都是哈同的產業,兩側凡是「慈」字頭的房產,如慈裕里、慈慶里、慈順里、慈豐里、慈永里等,也都是哈同的產業。

1904年,哈同開始在滬西靜安寺路購地300畝,花費70萬兩銀元,由羅迦陵聘請烏目山僧人黃宗仰設計,到1910年建成了上海最大最豪華的一座私人花園,並以羅迦陵的名字命名為愛儷園(哈同花園),園內亭台樓閣、假山湖沼,完全是典型的中國式園林,據稱是模仿了《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設計,因而號稱海上大觀園。整個園林共有景點60餘處,每處均冠以美麗的名字,是當時上海最大、最為豪華的私家花園。

黃埔江口航道水利整理[編輯]

依據《辛丑條約》簽訂其附件規定大清與海外合資、疏浚上海黃浦江航道的條款,經多方協商最終達成協議:所有改善及保全黃浦河道,包括吳淞內外沙灘各工,均由江海關道及稅務司管理,大清一方承擔全部經費。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大清政府成立黃浦河道局(上海黃浦江浚浦局),被迫每年撥銀46萬海關兩,以20年為期治理黃浦江[1][2]辜鴻銘於1905年11月11日被任命為為浚浦局(浚治局)督辦(「監督」或「總辦」)。

荷蘭工程師奈格(J.D.Ryke)在應上海工部局聘任下於1906年6月擔任浚浦局總工程師,成為整治吳淞口的第一位外國專家。其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主持開始進行黃浦江改善施工,在其1909年(宣統元年)返回荷蘭前,他在黃浦江上進行過了多項河道工程,包括吳淞碼頭(建於黃浦口)和高橋新航道;黃浦江治理工程累計耗銀六百四十三萬兩,佔當時大清全部計劃治理經費的89%,但工程僅完成一半[1]。不過他所做工作是成功消除了大部分淺灘,實現了黃浦航道整治的初步目標:詩黃埔江口最低水深由15英尺加深至21英尺,高橋新航道由2-3英尺加深至19英尺[3]

參考[編輯]

  1. ^ 1.0 1.1 徐, 其華; 宋, 德蕃; 胡, 昌新 (編). 第六编江河治理 第二章黄浦江 第一节 河道整治. 上海水利志.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 1997. ISBN 9787806183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2. ^ 吳思遠. 辜鸿铭与浚浦局贪腐案. 中華讀書報 (光明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3. ^ Biography of Johannis de Rijke, 2011; A History of Shanghai Dredging Corporation (1905-1988) (上海航道局史,第一部), 文匯出版社, 1988, pp.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