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承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承埏
大明工部虞衡司主事
籍貫 浙江秀水縣
字號 字八遐,一字澤外
號寓公,晚號鴻一居士
出生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
逝世 清順治五年(1648年)
親屬 (父)高道素,萬曆四十七年進士
出身
  • 崇禎十二年己卯科舉人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同進士出身

高承埏(1603年—1648年),字八遐,一字澤外,號寓公[1],晚號鴻一居士浙江秀水縣(今浙江嘉興)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高承埏的父親高斗光好蓄圖書鼎彝。高承埏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舉,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捷進士,授遷安知縣。崇禎十五年調任寶坻知縣,於崇禎十六年冬與崇禎十七年夏成功率眾擊退清兵的兩次進攻[2]。改直隸涇縣知縣。

弘光時,轉工部虞衡司主事。為父上書辯白。隨即移病請假。弘光朝廷滅亡,高承埏隱居竹林,有藏書七萬余卷。清順治五年(1648年)卒,年四十六歲[3][4]

著作[編輯]

著《稽古堂集》。

參考資料[編輯]

  1.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進士三代履歷》:高承埏。曾祖文登,丁卯舉人,鞏縣知縣,膠州知州。祖林,庠生。父道素,己未進士,原任工部郎中。寓公。《詩》四房。辛酉年正月十六日生。秀水籍,浙江嘉興府嘉興人。己卯四十六名,會試二十八名,三甲六十八名。禮部觀政,補授遷安知縣,本年七月授遷知縣。
  2. ^ 寶坻縣誌編修委員會. 《宝坻县志》 1.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5.05: 872. ISBN 7-80563-501-3. 
  3. ^ 《浮槎文集》卷五《高寓公先生傳》
  4. ^ 錢謙益,《有學集·卷三十七》:承埏,字寓公,舉崇禎庚辰進士,知遷安、寶坻、涇三縣,有異政。寶坻乘城卻敵,功尤偉。弘光初,量移工部虞衡司主事,瀝血上書為父白,見冤狀,移病請假。國亡後,自屏草野,行吟坐泣,呼憤祈死,越三載,以病歿。
  • 《嘉禾徵獻錄》卷中五
官銜
前任:
許曰可
明朝寶坻縣知縣
1642年-1643年
繼任:
曹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