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河亞美尼亞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頓河亞美尼亞人(俄語:Донские армяне,或稱羅斯托夫亞美尼亞人亞速亞美尼亞人阿尼亞美尼亞人克里米亞-阿尼亞美尼亞人等)是歷史上自1779年移民至頓河流域的亞美尼亞族人群。[1][2]現今亞美尼亞人是羅斯托夫州的第二大族群。據2010年人口統計數據,在頓河畔羅斯托夫,亞美尼亞人占人口的3.4%,是俄羅斯聯邦境內亞美尼亞人最多的地區。而在頓河畔羅斯托夫附近的米亞斯尼科萬區,亞美尼亞族的人口則佔比56.1%。同在羅斯托夫州的葉戈爾雷克區的亞美尼亞人口佔比為8.5%。

歷史[編輯]

頓河流域的亞美尼亞人多數是從11世紀塞爾柱人入侵小亞細亞開始向克里米亞及其周邊移居,主要來自本都小亞細亞[3]。所以這些亞美尼亞人主要說以阿尼方言為代表的一種西亞美尼亞語[4],而俄羅斯其它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則以東亞美尼亞語為主。18世紀亞美尼亞人移民建立的頓河畔納希切萬現在成為了頓河畔羅斯托夫的一個區,地名便是致敬亞美尼亞的納希切萬。米亞斯尼科萬區的區名則是為了紀念亞美尼亞族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家亞歷山大·米亞斯尼基揚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