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褐喉沙燕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褐喉沙燕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科 Hirundinidae
屬: 沙燕屬 Riparia
種:
褐喉沙燕 R. paludicola
二名法
Riparia paludicola
(Vieillot, 1817)[2]
Riparia paludicola

褐喉沙燕(中國大陸作非洲褐喉沙燕,台灣作褐喉沙燕)(學名:Riparia paludicola),燕科沙燕屬的一種。分佈於非洲,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非洲南部。[2]

褐喉沙燕體長10釐米,上身為灰褐色,下身為白色,尾部呈魚尾狀。出沒期為四至六月,繁殖期為二至三月。

特徵[編輯]

褐喉沙燕體重約13.5克,翼長約101.2毫米,嘴峰長約9.5毫米,喙寬度約2.9毫米,喙厚度約2.9毫米,跗蹠長約10.3毫米,尾長約49毫米。褐喉沙燕是部分遷徙的鳥類,其棲息在開放的湖泊、沼澤等濕地環境中,食性為肉食性,主要食物來源是陸生無脊椎動物。[3]

亞種[編輯]

  • R. p. mauritanica:分佈於摩洛哥西部。
  • R. p. minor:分佈於塞內加爾、岡比亞至蘇丹和埃塞俄比亞東北部。
  • R. p. schoensis:分佈於埃塞俄比亞的高原地區。
  • R. p. newtoni:分佈於尼日利亞東部和喀麥隆西部的山區。
  • R. p. ducis:分佈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至烏干達、肯雅和坦桑尼亞中部地區。
  • R. p. paludicola:分佈於安哥拉至贊比亞、南坦桑尼亞和南非。
  • R. p. cowani:分佈於馬達加斯加。[4]

參考[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iparia paludicol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9. [2010-10-15]. 
  2.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褐喉沙燕.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Tobias, J. A.; Sheard, C.; Pigot, A. L.; Devenish, A. J. M.; Yang, J.; Sayol, F.; Neate‐Clegg, M. H. C.; Alioravainen, N.; Weeks, T. L.; Barber, R. A.; Walkden, P. A. AVONET: Morphological,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Birds. Ecology Letters. 2022, 25 (3) [2022-08-21]. ISSN 1461-023X. doi:10.1111/ele.138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7) (英語). 
  4. ^ Clements, J. F.; Schulenberg, T. S.; Iliff, M. J.; Billerman, S. M.; Fredericks, T. A.; Gerbracht, J. A.; Lepage, D.; Sullivan, B. L.; Wood, C. L. 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21.. 2021 [2022-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