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紋翅暮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里山紋翅暮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亞目: 頸喙亞目 Auchenorrhyncha
科: 蟬科 Cicadidae
屬: 暮蟬屬 Tanna
種:
阿里山紋翅暮蟬 T. infuscata
二名法
Tanna infuscata
Lee & Hayashi, 2004[1][2][3][4][5][6]

阿里山紋翅暮蟬學名Tanna infuscata)為蟬科暮蟬屬下的一個種[1],成蟲於每年6至8月出沒,常見於嘉義阿里山,具趨光性,臺灣特有種,體型與小暮蟬相似,但體色與同屬差異大(與紋翅暮蟬相近),公蟬體長約23—32毫米(0.91—1.26英寸),母蟬體長約22—24毫米(0.87—0.94英寸)[6][2],別名「南方紋翅暮蟬」。[5]

參考來源[編輯]

文獻
腳注
引用
  1. ^ 1.0 1.1 阿里山紋翅暮蟬 Tanna infuscata Lee & Hayashi, 2004.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2. ^ 2.0 2.1 Tanna infuscata (Lee & Hayashi, 2004) 阿里山紋翅暮蟬.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2015-10-01日之前的前端介面舊版:Tanna infuscata (Lee & Hayashi, 2004) 阿里山紋翅暮蟬.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3. ^ 學名:Tanna infuscata (Lee & Hayashi, 2004) 中文名:阿里山紋翅暮蟬.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4. ^ Sanborn 2013,第367、764頁
  5. ^ 5.0 5.1 阿里山紋翅暮蟬(Tanna infuscata).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昆蟲典藏知識單元.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wav]、[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6.0 6.1 陳振祥 2007,第143-144頁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