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頭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釵頭鳳詞牌名。又名《擷芳詞》、《折紅英》、《摘紅英》,雙調60字,前後段各30字。

詞牌格式[編輯]

譜式參考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並結合《全宋詞》所載宋人作品而定。

正格[編輯]



(疊句),(疊句)。
  
  
(疊句),(疊句)

註:每闕後四韻多轉韻,但依劉辰翁原格亦可一韻到底。

變格一[編輯]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 仄平平仄(韻) 仄(韻) 仄(韻)(疊句) 仄(韻)(疊句)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 仄平平仄(韻) 仄(韻) 仄(韻)(疊句) 仄(韻)(疊句)

註:每闕後四韻多轉韻,但依劉辰翁原格亦可一韻到底。

變格二,平仄韻轉換格[編輯]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換平韻) 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韻) 平(韻) 平(韻)(疊句) 平(韻)(疊句)

平平仄(換回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換平韻) 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韻) 平(韻) 平(韻)(疊句) 平(韻)(疊句)

原格[編輯]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平仄 中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平平仄(韻) 中平平仄 中平平仄(韻)

註:原格與正格的區別就在於沒有三疊韻,其他平仄和用韻均完全相同相同。

例詞[編輯]

陸游(正格)[1]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秦觀(正格)[2]

臨丹壑,憑高閣,閒吹玉笛招黃鶴。
空江暮,重回顧,一洲煙草,滿川雲樹。住住住。
江風作,波濤惡,汀蘭寂寞岸花落。
長亭路,塵如霧,青山雖好,朱顏難駐。去去去。

曾覿(變格一)[3]

華燈鬧,銀蟾照,萬家羅幕香風透。
金尊側,花顏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極。惜惜惜。
春寒峭,腰肢小,鬢雲斜嚲蛾兒裊。
清宵寂,香閨隔,好夢難尋,雨蹤雲跡。憶憶憶。

唐琬(變格二)[4]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劉辰翁(原格)[5]

花朝月,朦朧別。朦朧也勝檐聲咽。
親曾說,令人悅。落花情緒,上墳時節。
花陰雪,花陰滅。柳風一似鞦韆掣。
晴未決,晴還缺。一番寒食,滿村啼鴂。

無名氏 (原格)[6]

風搖盪,雨濛茸,翠條柔弱花頭重。
春衫窄,香肌濕,記得年時,共伊曾摘。
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
關山隔,晚雲碧,燕兒來也,又無消息。

其他[編輯]

史達祖[7]

春愁遠。春夢亂。鳳釵一股輕塵滿。
江煙白,江波碧,柳戶清明,燕簾寒食。憶憶憶。
鶯聲曉,簫聲短,落花不許春拘管。
新相識。休相失,翠陌吹衣,畫樓橫笛。得得得。

大體依變體一。但下闕首句未入韻。

程垓[8]

桃花暖,楊花亂。可憐朱戶春強半。
長記憶,探芳日。笑憑郎肩,殢紅偎碧。惜惜惜。
春宵短,離腸斷。淚痕長向東風滿。
憑青翼,問消息。花謝春歸,幾時來得。憶憶憶。

大體依變體一。但上闕第四句本作「平平仄」,本詞為「平仄仄」;上闕第六句本作「中仄平平」,本詞為「仄平平平」。


參考文獻[編輯]

註釋[編輯]

  1. ^ 《全宋詞》第三冊第2052頁
  2. ^ 《全宋詞》第一冊第614頁
  3. ^ 《全宋詞》第二冊第1704頁
  4. ^ 《全宋詞》第三冊第2073頁
  5. ^ 《全宋詞》第五冊第4054頁。
  6. ^ 《全宋詞》第五冊第4864頁。詞中下片第三句的「釵頭鳳」即是本詞牌名的由來
  7. ^ 《全宋詞》第四冊第2999頁
  8. ^ 《全宋詞》第三冊第25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