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路易斯安那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路易斯安那文化法國西班牙非洲印第安文化的融合。

宗教[編輯]

路易斯安那最早的宗教是羅馬天主教,[1] 這是因為路易斯安那曾經是信仰天主教的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在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以後,新教也開始進入這一地區。德國移民們帶來了長老宗浸信會循道宗。在隨後的時間裏,猶太人的移入也帶來了猶太教信仰。最近來自亞洲地區的移民們也給路易斯安那帶來了印度教和佛教。同時,巫毒教也是路易斯安那的一個信徒較為廣泛的信仰,特別是在新奧爾良克里奧爾人中有着較大的影響力。

音樂[編輯]

新奧爾良是爵士樂的誕生地。爵士樂是美國黑人起源於藍調,最初是居住在南部廣大農地和城市貧民區的剛剛獲得自由的窮苦的黑人為了抒發情感而作的。現在爵士樂已經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影響了諸多的知名音樂人和文人,比如披頭四鮑勃·迪倫和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

柴迪科則是路易斯安那土生土長的一種音樂形式,是以法語為母語的路易斯安那南部的非裔美國人的獨特的音樂形式。風格類似於卡真音樂,用法語吟唱,並配以手風琴的伴奏。

早期克里奧爾歌手在一個靠近New Iberia, Louisiana 的商店前演奏手風琴和洗衣板(1938)

鄉村音樂是北路易斯安那文化的一個傳統組成部分,在電視興起之前的時代,當地人會為了聽鄉村音樂而聚集在一起。

飲食[編輯]

路易斯安那是美國為數不多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的地方,因為價廉物美的海鮮與辛辣的口味而聞名。克里奧爾料理是路易斯安那最流行的飲食文化,克里奧爾料理是在傳統法國烹調方式的基礎上,再加以西班牙、西非、印度和印第安飲食的元素而形成的。[2] 路易斯安那人擅長使用各種香辛料來為食物增添風味。 傳統的南路易斯安那風味的食品,即靈魂食品是由燜豬排、餃子、烤紅薯、玉米麵包、炸雞。 儘管外人更了解南路易斯安那的卡真和克里奧爾風格的料理,可是北路易斯安那也有自己獨特的料理。通心粉奶酪綠葉蔬菜豇豆便是北路易斯安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

小龍蝦在多年以來都沒有被卡真人社區以外的地方被食用。那時候在亞歷山德里亞以北的地方的人更喜歡吃炸雞或者燒烤,他們不吃煮小龍蝦,而吃鯰魚。但是到了現在,小龍蝦已經風靡了整個地區。

用雞肉、香腸、米飯、番茄、芹菜和辣椒烹飪而成的什錦飯.

其他在路易斯安那的招牌美食還有秋葵湯飯路易斯安那燉蝦什錦飯木佛塔牡蠣窮孩兒三明治紅豆飯(人們主要在星期一吃)。 海鮮是路易斯安那最流行的食材,不管是作為小食還是正餐,比如蝦、螃蟹、小龍蝦、牡蠣、鯰魚。蛙腿海龜湯在南路易斯安那的海岸地區也是很有人氣的菜餚。 國王餅貝奈特餅紅薯派胡桃派和果仁夾心巧克是路易斯安那有名的甜食。

節日與嘉年華[編輯]

路易斯安那以其數目繁多的節日而聞名,比如精華音樂節、爵士音樂節,或者在這當中最富盛名的懺悔星期二。其他較有名氣的節日有藍橋小龍蝦節、路易斯安那小龍蝦節、路易斯安那水產節和國際稻米節等。

參考[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2. ^ 存档副本.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