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貴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貴山朝鮮語귀산,6世紀—602年),朝鮮半島新羅人,沙梁部人。

貴山之父是武殷阿干。貴山年輕時與部人帚項爲友。二人交談說:「我等等着與士君子交遊,如果不先正心修身,則怕不會免於招辱,何不聞道在賢者之側。」當時,圓光法師入隋朝遊學,回到居住在加悉寺,爲時人所尊重禮遇。

貴山等前往拜見:「俗士無知,願法師賜一言,以爲終身的格言。」法師說:「佛戒有十條菩薩戒,你等爲人臣子,恐不堪用。現在有世俗五戒:一是事君以忠,二是事親以孝,三是交友以信,四是臨戰無退,五是殺生有擇,你等執行不要忽視。」貴山等問:「其他都明白受命,殺生有擇是什麼意思。」法師說:」六齋日、春夏月不殺,就是擇時。不殺使畜,就是說。不殺細物,就是說肉不足一臠,就是擇物。如此唯其所用,不求多殺,這就是世俗的善戒。」貴山等回答:「自今已後,奉以周旋,不敢失墜。」

真平王建福十九年(602年)八月,百濟大發兵,來圍阿莫城。真平王派將軍波珍干乾品、武梨屈、伊梨伐、級干武殷、比梨耶等,領兵抗拒,貴山、帚項擔任少監參軍。百濟軍敗,退到泉山之澤,伏兵以待。新羅軍進擊,力困退軍。當時,武殷殿後,站在軍尾,被伏兵鈎住。貴山大聲說:「我曾聽法師說:『士當軍無退』,豈敢逃離。」擊殺百濟軍數十人,以自己的馬給父親,與帚項揮戈力戰。諸軍見他奮擊,橫屍滿野,匹馬隻輪沒有回來的。貴山、帚項金瘡滿身,半路而亡。真王與群臣,於在阿那之野迎靈,臨屍痛哭,以禮殯葬,追賜貴山奈麻,帚項大舍。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