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渣·伊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渣·伊拔
2006年的伊拔
出生(1942-06-18)1942年6月18日
美國伊利諾伊州厄巴納
逝世2013年4月4日(2013歲—04—04)(70歲)
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職業影評人、劇本作家
國籍美國
主題電影

簽名
官方網站
www.rogerebert.com
羅渣·伊拔(右)與 拉斯·邁耶,1970年

羅渣·祖瑟夫·伊拔(英語:Roger Joseph Ebert/ˈbərt/[1]1942年6月18日—2013年4月4日),美國影評人、劇本作家,普立茲獎得主。

伊拔以他每周評論專欄(從1997年開始在《芝加哥太陽報》刊登,後來在網絡上發佈)[2]和與另一位影評人吉恩·西斯克爾聯袂主持的主持電視節目《西斯克爾和伊拔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 而著名。1999年西斯克爾逝世後,他選擇了多位候選人試鏡,最終李察·羅佩成為他的新搭檔,2000年節目而因此更名為《伊拔與羅佩和電影》(Ebert & Roeper and the Movies)。

伊拔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200家報紙發表。他撰寫了超過15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鑑。1975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批評獎的電影影評人。[3]他的電視節目也在全球播放,獲得艾美獎提名。1995年,芝加哥靠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伊利路的一段被命名為「西斯克爾和伊拔街」。2005年6月,伊拔在荷里活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也是第一位獲得該榮譽的影評人。[4]2007年,伊拔被《福布斯》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5] 他擁有科羅拉多大學美國電影學會芝加哥藝術學院的榮譽學位。

1994年開始,他開始以個人視角撰寫《偉大的電影》(Great Movies)系列,列出他認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1999年,他開始舉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年一度的「羅渣·伊拔最受忽視電影節」(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

早期生活

[編輯]

伊拔出生在伊利諾伊州厄巴納,是詭娃安娜貝爾(Annabel)和華特·H·伊拔(Walter H. Ebert)的兒子。[6]他的祖父母是德國的移民。在厄巴納高中就讀期間,他就對新聞業產生了興趣,擔任尚佩恩縣《The News-Gazette》的體育記者。同時,他為針對科幻小說的《愛好者雜誌》撰寫評論。[2]他高中後期,他是學校報紙《The Echo》的編輯之一。1958年,伊拔獲得了伊利諾伊州高中協會的廣播演講比賽冠軍。[7]

伊拔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獲得了學士學位,他在學校期間同時擔任《The Daily Illini》的編輯,[8]同時還是國際兄弟組織(Phi Delta Theta)成員。1961年10月4日,他的關於電影《露滴牡丹開》評論發表在《The Daily Illini》上,也是他早期撰寫的電影評論之一。[9]

伊拔獲得了扶輪社的獎學金,在開普敦大學攻讀研究生,主修英語。他是芝加哥大學的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也是《芝加哥太陽報》電影評論專稿記者。[8]

職業生涯

[編輯]
1989年奧斯卡金像獎聯合主持人吉恩·西斯克爾

1967年,伊拔開始了他的職業評論生涯,為《芝加哥太陽報》撰稿。1969年,他的關於電影《活死人之夜》的評論[10] 刊登在《讀者文摘》上。

1976年,伊拔與《芝加哥論壇報》的吉恩·西斯克爾開始聯袂主持每周一期的電視節目──《Sneak Previews》,這是一檔電影評論節目,由芝加哥公共廣播WTTW電視台製作。該節目於1978年被公共電視網選中,向全國播放。1982年,節目轉成一個商業電視節目,名稱改為《At the Movies》,後來又改為《西斯克爾和伊拔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他們以獨特的批評風格而著名。1999年,西斯克爾逝世後,由於合作夥伴一直在變化,節目的名字為《羅渣·伊拔電影評論》(Roger Ebert at the Movies)。2000年9月,《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作家理查德·羅佩成為伊拔的固定搭檔,節目名稱也因此固定下來──《伊拔與羅佩和電影》(Ebert & Roeper and the Movies)。

伊拔還為一些電影的DVD做解說,包括《大國民》、《北非諜影》、《移魂都市》、《浮草》(Floating Weeds)、《漫畫大師羅拔·克魯伯》(Crumb)和《飛越美人谷》(Beyond the Valley of the Dolls)等,其中《飛越美人谷》的劇本是他和羅斯·梅爾一起創作的。伊拔還接受了中央公園媒體的採訪,作為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DVD發行的額外專題。伊拔作為客串明星多次出現在《芝麻街》中。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日,伊拔與羅佩通常出現在頒獎典禮前的直播節目《奧斯卡之夜:嘉賓入場》An Evening at the Academy Awards: The Arrivals)。這個節目還穿插紅地毯採訪和時尚評論。他們也出現在頒獎典禮後的節目《奧斯卡之夜:獲獎者》(An Evening at the Academy Awards: the Winners)中。這兩檔節目都是由美國廣播公司所屬洛杉磯KABC-TV電視台製作並播放的。該節目也在美國廣播公司其他頻道播放,並由其他會員和廣播公司在全球同步播放。2007年,由於健康原因,伊拔沒有出席該節目。

評論風格

[編輯]

伊拔描述自己的評論電影的方式為「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他將自己作為電影的未來觀眾來評論電影,因此總是考慮電影的總體價值。他將高品質的電影賦予4顆星,一般給最差的電影打半顆星,除非他認為該電影「毫無藝術性」或「道德上令人厭惡」才給予0顆星。[11]

伊拔強調如果不看評論的內容,光看他的評星沒有任何意義。偶爾的,伊拔的評星和評論很不相配。伊拔知道這種情況,他說「我不能推薦電影,但是……我到底為什麼不能?只因為這是可憎的?有什麼理由可以遠離電影?可憎和無聊,可能是一個理由。」[13]在電影《曼森家族》(The Manson Family)的評論中,他給電影評了3顆星,因為電影達到當初拍攝的目的,但是承認不等於電影本身值得推薦。同樣他給亞當·桑德勒主演的電影《監獄瘋球》(The Longest Yard)評了三顆星,但是在他參加康城影展後寫的評論中,他建議讀者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有更好的選擇。[14]

在參加霍華·史登的廣播節目時,伊拔經常遇到質疑他評星的問題。他通常堅持自己的觀點,除了一次例外:當斯特恩指出他給《教父續集》評了3顆星,而給《教父3》3顆半星時。

伊拔偶爾責備一些電影中不健康的政治觀點,對於1970年代宣揚法治的電影,法西斯主義一詞出現在不止一個電影評論中,如《辣手神探奪命槍》。他也懷疑一些充作藝術的電影,而在他看來只是華麗庸俗和聳人聽聞的。如電影《午夜守門人》(The Night Porter[15]和《藍色夜合花[16]就得到了這類評價。

伊拔的評論有時會與電影大眾的評論相反,如他對布魯士·威利斯主演的動作電影《虎膽龍威第三集》的負面評價和他對《生死時速2》的正面評價。伊拔喜歡使用嘲笑的諷刺語氣,尤其針對那些他認為很糟糕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他的評論很直率,如他在評論1994年羅伯·雷恩導演的喜劇《浪子保鏢》(North)的結尾寫到:

伊拔的評論還充滿了冷幽默。[18]2005年1月,羅伯·施奈德侮辱了《洛杉磯時報》的電影評論員柏特歷·戈爾茨坦,戈爾茨坦對他的電影《戇直舞男:歐亞種馬》(Deuce Bigalow: European Gigolo)提出了批評,施奈德認為戈爾茨坦沒有資格作出評論因為他從來沒有獲得過普立茲獎。伊拔插手其中,說作為一個普立茲獎得主,他有資格評論該電影,並坦率地告訴施奈德,「你的電影令人討厭。」[19]

伊拔還討厭那些受權威歡迎的電影。對於宗教電影,他通常使用他自己的天主教會信仰和他自己對基督教的解釋來評論。他經常在評論中加上個人軼事,如果他認為這些內容與電影相關的話。有時候他採用故事、詩歌歌曲劇本或想像的對話。他寫了很多電影評論領域方面有深度的評論和文章。

2004年8月,史提芬·金批評目前電影評論增長的溫和的趨勢,包括伊拔在內的「以前可信賴的評論家變得非常溫柔——簡直可以說是好心腸的,有時候是愚蠢的——在他們的晚年。」[20]

伊拔曾指出他最喜歡的電影是《大國民》。他最喜歡的男演員是羅拔·米契,女演員是英格麗·褒曼[21]伊拔強調他通常很討厭「前十名」的榜單,但是由於他參加了2002年《視與聽》雜誌的投票,他透露了他心中的十佳電影(字母排序):《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現代啟示錄》、《大國民》、《十誡》、《露滴牡丹開》、《將軍號》、《狂牛》、《2001太空漫遊》、《東京物語》和《迷魂記》。[22]

關於電影產業的觀點

[編輯]

伊拔是美國電影協會分級系統的公開反對者。他再三批評他們對於什麼電影是「適合兒童」的決定。如《鯨騎士[23]和《搖滾教室[24]都被評為PG-13(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但是他認為這兩部電影對學校的兒童是無害的,並且對那個年齡的人有積極意義。他認為電影《驅魔人》是恐怖的,而MPAA給予了分級"R"而不是"X"(只適合成人觀看)。他經常提出MPAA更傾向於給一些溫和的性內容的電影分級為"R",而較少考慮暴力內容。在《受難曲》的評論中,他提到,「我說過這部電影是我所見過的最暴力的電影。MPAA的分級R最後證明了這個組織要麼從來不會給暴力內容電影分級為NC-17,要麼受電影主題的挾制。如果是除了耶穌之外別的人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我想這部電影自動被定為NC-17級。」[25]

他還經常感嘆主要城市之外的電影院「被荷里活的電影所佔領而不考慮當地人的口味」,使高品質的獨立電影和外國電影事實上不能被大部分美國電影製作者觀看到。[26]

伊拔是Maxivision 48技術大力擁護者,Maxivision 48指電影放映機以每秒48格的速度播放,通常採用的速度是每秒24格。他反對劇院為了延長燈泡的壽命而降低放映機燈泡的亮度,他認為這毫無用處,只會使電影不易觀看。[27]

個人生活

[編輯]

伊拔從1970年代開始作為芝加哥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一門關於電影的夜間課程。他的2005年秋季課程的主題是關於德國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德

1992年6月18日,伊拔與律師查茲·哈梅爾史密夫(Chaz Hammelsmith)結婚。

伊拔是民主黨支持者,[28]他公開支持左翼激進主義分子和電影製作人米高·摩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表充滿政治色彩的演說。[29]

伊拔從小是天主教徒並在教區學校接受教育,因此他批評那些他認為對天主教非常無知和侮辱的電影,如《聖痕》(Stigmata)[30],同時他給予充滿爭議的關於耶穌和天主教的電影好評,如《受難曲[25]馬田·斯科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然而,伊拔認為自己是不可知論者[31]

與疾病鬥爭

[編輯]
2002年9月,伊拔在外科手術後不久出席世界事務會議

2002年初,伊拔被確認患上了前列腺癌,同年2月,在西北紀念醫院接受了手術,去除了癌變組織。2003年他的唾液腺發現癌細胞,因此再次接受手術。2003年底他接受4周的化療作為唾液腺手術的輔助部分,這也使他的聲音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與疾病鬥爭期間,他繼續電影評論工作。

2006年6月16日,在他64歲生日之前,他再度接受了外科手術,從他的右顎切除癌細胞並切除了一部分頜骨。[32]7月1日,由於頸動脈破裂病情嚴重,伊拔入院治療。[33]後來他知道這次破裂是他治療的副作用。

伊拔和他的搭檔李察·羅佩錄製了足夠的節目使之能播放幾個星期。然而,隨着他的康復期的延長,羅佩不得不和嘉賓一起主持節目,包括傑伊·萊諾奇雲·史密夫等人參加節目錄製。

2006年10月11日,伊拔病情基本控制,不再出血。由於肌肉萎縮,他轉到芝加哥的一個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後來又轉到弗洛里達治療。[34]2007年4月25日,伊拔遵守了他的承諾,在2006年夏天后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出席伊拔電影節。他已經不能說話,靠他的妻子朗讀他的手寫便條和大家交流,他引用了他編劇的《飛越美人谷》裏的台詞:「這是我的重要時候,我非常激動。」[35][36]

2008年1月24日,伊拔在侯斯頓接受手術,治療以前手術的一些併發症。手術的細節沒有透露,伊拔和他的太太發表了聲明:「查茲和羅渣·伊拔感謝所有人一直以來的祈禱和關心。手術很成功,伊拔希望將來給您帶來更多羅渣康復的好消息。」[37][38]

逝世

[編輯]

在經過11年與癌症的抗爭後,伊拔於2013年4月4日逝世,享年70歲[39][40]。他在去世前兩天於部落格上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裏這樣寫道:「回想起來,感謝各位陪我走過這一趟旅程,我們以後在電影裏還會相見。」[41]

伊拔去世後收到來自娛樂界內外的名人的悼詞,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說:「羅渣可以引領我們感受電影的魔力,他走了之後,看電影都會感覺不一樣了。」[42]羅拔·瑞福稱伊拔是「擁護藝術創作自由的大師」[42]史提芬·史匹堡稱伊拔的影評「不只是評論好壞,更是表現他的熱情和對電影的知識,藉此他也幫許多電影找到了他們的觀眾。」[42]

著作

[編輯]

伊拔每年都出版《Roger Ebert's Movie Yearbook》(羅渣·伊拔電影年鑑),包含了他最近三年內的電影評論、散文和其他作品。他還出版了以下著作:

  • 《Awake in the Dark: The Best of Roger Ebert》(ISBN 0-226-18200-2)——40年來他的短文集,包括電影評論、採訪、資料等。
  • 《Ebert's "Bigger" Little Movie Glossary》(ISBN 0-8362-8289-2) ——一本關於電影陳詞濫調的書。
  • 《The Great Movies》(ISBN 0-7679-1038-9)和《The Great Movies II》(ISBN 0-7679-1950-5)——兩本關於偉大的電影的文章集。
  • 《I Hated, Hated, Hated This Movie》(ISBN 0-7407-0672-1)——一本收集了他評分兩顆星或兩顆星以下的電影評論集。
  • 《Roger Ebert's Book of Film》(ISBN 0-393-04000-3)——諾頓英國文學詩文選集之一。
  • 《Questions For The Movie Answer Man》(ISBN 0-8362-2894-4)——回答讀者的提問。
  • 《Behind the Phantom's Mask》(ISBN 0-8362-8021-0)——第一本小說。
  • 《An Illini Century》(ASIN B0006OW26K)——伊利諾伊大學100年歷史。
  • 《The Perfect London Walk》(ISBN 0-8362-7929-8)——伊拔最喜歡的外國城市導遊
  • 《Your Movie Sucks》(ISBN 0-7407-6366-0)—另—本收集了他評分兩顆星以下的電影評論集。
  • 《Life Itself》2011年發表的回憶錄,2014年由史提夫·占士拍攝成傳記紀錄片《生活本身》。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ay How? A Pronunciation Guide to Names of Public Figures [怎麼說?公共人物姓名發音指南]. 美國國會圖書館盲人與殘障人士服務英語National Library Service for the Blind and Physically Handicapped. [2019-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美國英語). Ebert, Roger (Ē-bûrt) 
  2. ^ 2.0 2.1 RogerEbert.com. [2008-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3. ^ 普立茲獎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點擊1975年,可以查到獲獎記錄。
  4. ^ 《Boffo: Ebert Gets Star on Hollywood Walk of Fame》,2005年6月23日發表,於2008年1月29日查閱。
  5. ^ Tom Van Riper,《The Top Pundits In Ame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福布斯,2007年9月24日發表,於2008年1月29日查閱。
  6. ^ 《Roger Ebert Biography (194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FilmReference.com關於羅渣·伊拔生平介紹,2008年2月10日查閱。
  7. ^ 《Individual Events Individual Champ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伊利諾伊州高中協會演講比賽獲獎名單,羅渣·伊拔在廣播演講獲獎者一欄,於2008年2月10日查閱。
  8. ^ 8.0 8.1 《1967: 'Ebert Named Film Critic' made page 57 》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7-24.,2008年2月10日查閱。
  9. ^ 《La Dolce Vita 》(羅渣·伊拔評論《露滴牡丹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61年10月4日發表,於2008年2月10日查閱。
  10. ^ 《The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羅渣·伊拔評論《活死人之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67年1月5日發表,於2008年2月10日查閱。
  11. ^ 《Death Wish II》(羅渣·伊拔評論《猛龍怪客續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82年1月1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12. ^ 《Shaolin Soccer》(羅渣·伊拔評論《少林足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4年4月23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原文「When you ask a friend if Hellboy is any good, you're not asking if it's any good compared to Mystic River, you're asking if it's any good compared to The Punisher. And my answer would be, on a scale of one to four, if Superman is four, then Hellboy is three and The Punisher is two. In the same way, if American Beauty gets four stars, then (The United States of) Leland clocks in at about two.」
  13. ^ 《Basic Instinct 2》(羅渣·伊拔評論《本能2:致命誘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6年3月31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原文「I cannot recommend the movie, but ... why the hell can't I? Just because it's God-awful? What kind of reason is that for staying away from a movie? God-awful and boring, that would be a reason.」
  14. ^ 《The Longest Yard》(羅渣·伊拔評論《監獄瘋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年5月27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15. ^ 《The Night Porter》(羅渣·伊拔評論《午夜守門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年5月27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16. ^ 《Blue Velvet》(羅渣·伊拔評論《藍色夜合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年5月27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17. ^ 《North》(羅渣·伊拔評論《浪子保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94年7月22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原文「I hated this movie. Hated hated hated hated hated this movie. Hated it. Hated every simpering stupid vacant audience-insulting moment of it. Hated the sensibility that thought anyone would like it. Hated the implied insult to the audience by its belief that anyone would be entertained by it.」
  18. ^ Yamato, Jen,《Meet a Critic: Roger Ebert!: RT chats with America's favorite crit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年12月19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19. ^ 《Bigalow: European Gigolo》(羅渣·伊拔評論《戇直舞男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年8月12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20. ^ 史提芬·金,《The Four-Star Foll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4年8月20日發表,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原文「formerly reliable critics who seem to have gone remarkably soft -- not to say softhearted and sometimes softheaded -- in their old age.」
  21. ^ 《Roger Ebert's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羅渣·伊拔的簡歷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5-17.,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22. ^ 《BFI: How the directors and critics voted - Roger Eber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3-10.,於2008年2月11日查閱。
  23. ^ 羅渣·伊拔"Movie Answer Man"專欄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12.,2003年11月16日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24. ^ 《School of Rock》(羅渣·伊拔評論《搖滾校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3年10月3日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25. ^ 25.0 25.1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羅渣·伊拔評論《受難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4年2月24日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26. ^ 羅渣·伊拔,《They got it right》,芝加哥太陽報2004年1月29日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27. ^ 羅渣·伊拔"Movie Answer Man"專欄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6-22.,2006年2月19日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28. ^ 伊拔的政治捐贈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1-16.
  29. ^ Matthew Rothschild,《Roger Ebert - The Progressive Inter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3年8月採訪,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30. ^ 《Stigmata》(羅渣·伊拔評論《聖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99年1月1日發表,於2008年2月13日查閱。
  31. ^ Carol Felsenthal,《A Life In The Mov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芝加哥雜誌》2005年12月發表,於2008年2月12日查閱。
  32. ^ 《Email from Roger》(羅渣·伊拔在他個人主頁上發表的一封郵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6年8月17日發表,於2008年2月14日查閱。
  33. ^ 《Sicko》(羅渣·伊拔評論《美國清一Sick檔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7年6月29日發表,於2008年2月14日查閱。
  34. ^ 《Ebert: Despite setbacks, I am feeling better every da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12.,《芝加哥太陽報》2007年4月3日發表,於2008年2月14日查閱。
  35. ^ 原文:「It's my happening and it freaks me out.」
  36. ^ 《Ebertfest 2007 in pictures》(2007年伊拔電影節圖片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年5月3日發佈,於2008年2月14日查閱。
  37. ^ 《Ebert doing well after surgery》(伊拔手術後恢復良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伊拔官方網站於2008年1月25日發表,於2008年2月14日查閱。
  38. ^ 《Thumbs up for Roger Ebert after latest bout of surgery, lawyer repor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BC于于2008年1月25日發表,2008年2月14日查閱。
  39. ^ Steinberg, Neil. Roger Ebert dies at 70 after battle with cancer. Chicago Sun-Times. 2013-04-04 [2013-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40. ^ Corely, Cheryl. For Pulitzer-Winning Critic Roger Ebert, Films Were A Journey. NPR. 2013-04-04 [2013-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41. ^ Ebert, Roger. A Leave of Presence. Chicago Sun-Times. 2013-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5). 
  42. ^ 42.0 42.1 42.2 Death of film critic Ebert elicits wide reaction. Boston Herald. Associated Press. 2013-04-04 [2013-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