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紅鹽池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鹽池之戰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明軍對入寇河套漠南蒙古老營奔襲戰。

成化六年(1470年)以來,蒙古癿加思蘭部、孛羅忽部、蒙古可汗滿都魯相繼入居河套地區,經常在寧夏甘肅陝西出沒,搶掠明朝邊民人畜財物。明朝三次命將,聚兵八萬,想要收復河套,但都未敢輕進。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與劉聚在溫天嶺擊敗蒙古軍隊,晉升為左都御史。當時明廷三次調換大將,但都以王越總督軍務。同年九月十二日,滿都魯、孛羅忽、癿加思蘭各率精銳出河套,抵達陝西西部、寧夏、甘肅一帶搶掠。明軍陝西參贊軍務、左都御史王越決定,以蒙古軍主力出掠之機,搗其巢穴。與總兵許寧游擊將軍周玉各率兵4600,從榆林紅山兒出發,日夜兼程抵達紅鹽池。王越用計把弱馬分佈在陣後,以虛張聲勢,精壯騎兵安排在陣前,許寧率左隊,周玉率右隊,張開兩翼。又分1000餘騎,埋伏在營側。明軍進至蒙古營地外20里許,蒙古軍聚集抵抗。此時明軍伏兵出現,前後夾擊,大破蒙古軍,斬首355級,獲得駝馬、牛、羊、器械無數,並毀壞其帳篷、廬舍,然後撤軍。滿都魯等搶掠返回後,則妻子畜產已被明軍盪盡,相顧痛哭,率軍追擊明軍,然王越又設伏兵將其擊退。滿都魯見老營被毀,只得率部遠去,不敢再居河套。

參考資料[編輯]

  • 明史》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第二百十五 外國八 韃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