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氏三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禹氏三角(英語:triangle of U)是一個關於蕓薹屬植物的幾個品種的進化及其相互親緣關係的理論。此理論指出三種古蕓薹屬二倍體植物的基因組的組合形成了三種現代四倍體蔬菜油菜籽農作物品種。[1]這已經得到DNA和蛋白質研究的證實。

此理論於1935年由在日本工作的韓日裔植物學家禹長春發表。[2]禹長春在雙倍體三倍體的品種間進行了綜合雜交並檢驗了染色體如何在雜交產生的三倍體上配對。

「禹氏三角」圖例,展示了六種「蕓薹菜」屬植物之間的關係。帶有基因A,B,C的染色體以不同的顏色表示。

芸苔屬的六個禹氏三角代表種兩兩聚在一起:

  1. 蕓薹芥菜:芥菜(B. juncea,AABB)的母本為蕓薹(B. rapa,AA);
  2. 黑芥埃塞俄比亞芥:埃塞俄比亞芥BBCC(B. carinata,BBCC)的母本為黑芥(B. nigra,BB);
  3. 甘藍型油菜甘藍:甘藍型油菜(B. napus,AACC)的母本為甘藍(B. oleracea,CC)。[3]


參見[編輯]

來源[編輯]

  1. ^ Jules, Janick. Plant Breeding Reviews 31. Wiley. 2009: 56/420 [2013-03-09]. ISBN 978-0-470-387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2. ^ Nagaharu U. Genome analysis in Brassic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xperimental formation of B. napus and peculiar mode of fertilization. Japan. J. Bot. 1935, 7: 389–452. 
  3. ^ 蕓薹屬U三角植物間親緣關係研究及蕪菁雌蕊退化突變的轉錄差異分析[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