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呂薩克隕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蓋-呂薩克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蓋-呂薩克隕石坑(左上)及衛星坑"蓋-呂薩克 A"(右下)
緯度13.88°N
經度20.79°W
直徑25.4公里
深度0.86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21°
命名來源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

蓋-呂薩克隕石坑(Gay-Lussac)是月球正面位於喀爾巴阡山脈南麓的一座小撞擊坑,以法國物理及化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1778年-1850年)的名字命名,1935年該名稱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該隕坑西北偏西與托·邁耶環形山相鄰、北面接近皮西亞斯隕石坑厄拉多塞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側、東南方有斯塔迪烏斯隕石坑、東南偏南以及南面,分別坐落着巨大的里喬利環形山哥白尼環形山。蜿蜒的喀爾巴阡山脈橫亙在隕坑北側,它的後面則是雨海;往東南則是坐落在島海東北的浪灣[1]。該隕坑中心的月面坐標13°53′N 20°47′W / 13.88°N 20.79°W / 13.88; -20.79,直徑25.4公里[2], 深度0.86公里[3]

該隕坑外觀略有變形大體接近圓狀,坑壁磨損明顯,佈滿眾多撞擊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870米[4],內部容積約440公里³[4]。碗狀的坑底崎嶇不平,分佈有大小不同的各種隕坑,中心點位置無中央峰而是一對凹坑。衛星坑"蓋-呂薩克 A"幾乎連接在它的東南邊緣;西南是一條被命名為"蓋-呂薩克月溪"(Rima Gay-Lussac)的寬闊月溝,從西南到東北筆直綿延40公里,末端則有彎曲。

蓋-呂薩克隕石坑已被月球和行星天文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5]

隕坑截面圖[編輯]

該圖顯示了隕石坑不同方向上的截面部位[6],縱向坐標軸(Y軸)單位為英尺,右上方圖顯示的比例尺為米。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照慣例,最靠近蓋-呂薩克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LAC-40 及 LAC-58 拼接圖
蓋-呂薩克 緯度 經度 直徑
A 13.2° N 20.4° W 15 公里
B 16.2° N 21.1° W 3 公里
C 15.4° N 22.5° W 5 公里
D 14.6° N 21.0° W 5 公里
F 14.0° N 19.6° W 5 公里
G 13.8° N 18.9° W 5 公里
H 13.4° N 23.2° W 5 公里
J 11.7° N 21.7° W 3 公里
N 12.6° N 20.9° W 2 公里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