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璠 (唐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璠(8世紀—835年),字魯玉唐朝官員。

唐憲宗元和年間進士擢第後,又登宏詞科。初為拜監察御史。與宰相李逢吉交好。弄權恃寵,奏罷李絳左僕射之職。唐穆宗長慶末年,以職方郎中知制誥,轉任御史中丞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為河南尹,懲殺擾民的內廄小兒,遠近畏服。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宰相宋申錫推薦他為京兆尹御史大夫,曾參與除掉宦官王守澄的密議,結果他泄露消息給宦官。轉任尚書左丞、判太常卿事,出為浙西觀察使李訓掌權後推薦他,召還為戶部尚書、判度支,於是傾心附結。為李訓召募豪俠、爪牙,授為河東節度使甘露之變時,李訓敗亡,王璠被斬,家無老幼全部遇害。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