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愆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愆期,字門子東晉初期武將。河東郡猗氏縣(今山西省臨猗縣南)人。西晉尚書殿中郎王接之子。

他在東晉平南將軍溫嶠麾下擔任督護。咸和三年(328年)正月,冠軍將軍蘇峻反晉,進軍首都建康。溫嶠為保衛建康,派王愆期與西陽郡太守鄧嶽鄱陽郡太守紀睦為先鋒。王愆期等人到達直瀆。

四月,溫嶠派王愆期到荊州求援征西大將軍陶侃。陶侃拒絕溫嶠的求助,王愆期說:「蘇峻是豺狼,如果他要得志,四海雖廣,陶公還有立足之地嗎?」於是進一步傳達了溫嶠想要陶侃擔任鎮壓軍首領的意見。陶侃被王愆期的話打動了,穿上軍服,登上船,沒有參加兒子的葬禮,日夜向東行軍。

咸和四年(329年)十二月,右軍將軍郭默殺害江州刺史劉胤,奪取江州,招降王愆期、譙國內史桓宣。桓宣沒有接受,王愆期建議郭默出任平南將軍、江州刺史,郭默同意。隨後,王愆期逃往廬山

王愆期擔任陶侃的右司馬。咸和九年(334年)六月,大將軍陶侃病情惡化,上表辭官。陶侃將後事託付給王愆期,加督護一職,讓他主管文武事務。陶侃乘車離開武昌,到渡口乘船,準備回長沙,向王愆期表達了謝意。

王愆期轉任征西將軍庾亮麾下司馬。咸康元年(335年)四月,後趙征虜將軍石遇率七千騎兵攻打襄陽。庾亮派遣王愆期、輔國將軍毛寶前去救援。王愆期屯兵章山,與守衛襄陽的南中郎將桓宣一起擊退了後趙。

他被任命為南蠻校尉、南郡太守,鎮守江陵。建元二年(344年)七月,王愆期因病請求調職。征西將軍庾翼以建威將軍桓宣為鎮南將軍、南郡太守,代替王愆期。

最後擔任散騎常侍,封辰陽伯。

著書[編輯]

  • 《列女後傳》,王接着關於七十二位女性的傳記的史書,永嘉之亂時散逸,王愆期重新整理編輯
  • 《春秋公羊論》 ,車騎將軍庾翼問、王愆期答的問答集,共二卷
  • 《春秋公羊經傳》,註釋《春秋公羊傳》,共十二卷

參考文獻[編輯]

  • 晉書》卷7、卷51、卷63、卷66、卷67、卷73、卷81
  • 資治通鑑》卷94、卷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