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宗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樊宗師(?—824年),字紹述。唐代南陽(今屬河南)人,一作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濟西)人。

樊泳之孫。樊澤之子。早年為國子主簿。元和三年(808年),拔擢軍謀宏遠科,授著作佐郎,分司東都,元和九年(813年),轉太子舍人[1]累遷至山南西道節度副使。後官金部郎中,出京為綿州刺史,長慶元年(821年),徵拜左司郎中,出京為絳州刺史。家境富裕,慷慨好施。對妻子卻很吝嗇。[2]長慶四年(824年),進諫議大夫,未及就任,病卒。[3]作文力求奇古,其詩多艱澀難解。[4]著有《樊宗師集》291卷,已佚。[5]今存《絳守居園池記》、《綿州越王樓詩並序》二篇。

註釋[編輯]

  1. ^ 韓愈〈與鄭相公書〉記:「孟之深友太子舍人,樊宗師,比持服在東都,今已外除。」
  2. ^ 韓愈《與袁相公書》:「竊見朝議郎前太子舍人樊宗師,孝友聰明,家故饒財,身居長嫡,悉推與諸弟。諸弟皆優贍有餘,而宗師妻子常寒露飢餒。」
  3. ^ 趙明誠金石錄》卷九:「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絳守居園池記〉,樊宗師撰,正書,無姓名,長慶三年五月。」可知樊宗師在絳川所作〈絳守居固池記〉,日期為長慶三年(823年)五月十七,而韓愈卒於長慶四年十二月,所以樊之卒年應在此之後到長慶四年間。
  4. ^ 李肇《國史補》說:「元和以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韓愈,學苦澀於樊宗師。」
  5. ^ 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稱:「號《魁紀公》者三十卷,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傳》十五卷,表、狀策、書序、傳記、紀志、說論、今文贊銘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門裏雜銘二百二十,賦十,詩七百一十九。」

參考書目[編輯]

  • 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昌黎集》卷34
  • 新唐書》卷一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