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莉亞·吉拉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尊敬的
朱莉亞·吉拉德 閣下
The Hon. Julia Gillard
AC
2010年的吉拉德
澳洲 第27任澳洲總理
選舉:2010
任期
2010年6月24日—2013年6月27日
君主伊莉莎伯二世
總督昆廷·布賴斯
副職韋恩·斯萬
前任陸克文
繼任陸克文
澳洲工黨領袖
任期
2010年6月24日—2013年6月26日
副職韋恩·斯萬
前任陸克文
繼任陸克文
澳洲 澳洲副總理
任期
2007年11月29日—2010年6月24日
總理陸克文
前任Mark Vaile
繼任韋恩·斯萬
澳洲工黨副領袖
任期
2006年12月4日—2010年6月24日
領袖陸克文
前任Jenny Macklin
繼任韋恩·斯萬
澳洲眾議院
羅勒(Lalor)選區議員
任期
1998年10月3日—2013年8月5日
前任Barry Jones
繼任Joanne Ryan
個人資料
出生 (1961-09-29) 1961年9月29日63歲)
 英國威爾斯巴里
政黨澳洲 澳洲工黨
配偶Tim Mathieson(男友,未結婚,無子女)
父母
  • John Gillard
  • Moira Gillard
親屬
  • Alison Gillard(姊)
  • Tim Mathieson(男友)
居住地澳洲 墨爾本
母校
宗教信仰[1]
簽名

朱莉亞·艾琳·吉拉德AC(英語:Julia Eileen Gillard,1961年9月29日),澳洲女性政治人物、前總理。其生於英國威爾斯,後隨家人移居澳洲,為澳洲工黨成員。

吉拉德於1998年當選為澳洲國會議員。2007年工黨贏得大選後,其出任澳洲副總理及聯邦教育部長、就業與勞資關係部長。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擔任澳洲總理及工黨領袖,是該國迄今為止的第一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總理及黨派領袖。

早年經歷

[編輯]

吉拉德生於英國威爾斯格拉摩根山谷的小鎮巴里。幼年時,患上小兒支氣管肺炎;醫生建議氣候溫熱的環境有利於康復,全家於1966年移民到澳洲阿德萊得。父親曾是一名精神科護士,母親在當地一家慈善機構的養老院工作;吉拉德有一個比她大三歲的姐姐。

1982年,吉拉德從阿德萊得大學辦理休學,移居墨爾本,在「澳洲學生聯合會」工作;並於1986年在墨爾本大學獲得法律文學雙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她一直在墨爾本一家律師行工作,主攻勞工法案件;三年後,成為律師行的合伙人,時年29歲。

從政之路

[編輯]

早在阿德萊得大學讀書期間,吉拉德就加入工黨俱樂部,參與競選政策的辯論活動等。

移居墨爾本後,吉拉德曾在1983年當選為「澳洲學生聯合會」主席,還曾擔任左翼政治團體「社會主義論壇」的秘書長。

1996年,吉拉德成為時任維多利亞州工黨領袖布倫比的秘書長;並於1998年首次代表工黨參加聯邦大選,最終在維多利亞州工黨「傳統選區」——羅勒(Lalor)高票當選。

步入前座

[編輯]

2001年,聯邦工黨再次在大選中落敗,隨後,吉拉德進入聯邦反對派的「影子內閣」,成為工黨的前座領導層;曾先後負責移民、衛生、以及勞工關係等事務,並因此時常引起媒體的注意。2004年,工黨連續第四次在聯邦大選中失利;吉拉德曾被外界期待出任工黨領袖,但被婉拒。在此後的一些民意調查中,吉拉德都獲得相當的支持率,但她始終否認競逐黨首,因此在2005年1月的黨領袖選舉中,比茲利在無異議的情況下順利當選。

2006年新任工黨領袖陸克文和吉拉德在黨內選舉勝利後首次記者會見

2006年12月,她和時任影子外交部長陸克文搭檔,組成了一個跨派系的聯盟,並成功競選到工黨的領導權;陸克文擊敗比茲利出任領袖,吉拉德任副手。隨後吉拉德以黨副領袖的身份或兼管勞資,教育及社會事務。

進入內閣

[編輯]

2007年11月24日,工黨澳洲聯邦大選中,終於獲得了勝利;隨即在11月29日,朱莉亞·吉拉德以多數執政黨副黨魁身分,就任史上首位女性聯邦政府副總理,同時擔任教育、就業以及勞工關係部長。

吉拉德與時任美國大使Jeff Bleich,攝於2009年

在任期間,她取消了霍華德政府的《勞動選擇法》,重新制定了聯邦勞工關係法;並於2009年,積極推行政府的教育改革計劃,投入總計160億澳幣,翻新全國教育機構的建築設施。

首位澳洲女總理

[編輯]

「政變」

[編輯]

吉拉德在內閣中的專注,嚴謹的態度和極強的能力使她成為了陸克文內閣中的一位成功人物,因而她更曾被當時的上司,總理陸克文贊稱:「她是一名極妙的副總理,終有一天也將成為一名極妙的總理。」但他可能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隨着陸克文和他領導的工黨支持度於2010年下滑至可能會輸掉大選的水平,工黨議員開始密謀由吉拉德取代陸克文的領導地位。原本吉拉德在該年5月時以打趣方式表示沒有打算挑戰陸克文,但後來的突然態度轉變讓不少人感到意外。最終在6月23日夜,總理陸克文突然透過新聞媒體表示,吉拉德剛剛向他「逼宮」,要求讓出工黨領袖及總理職位。第二天,工黨議會黨團(即聯邦參、眾兩院的全體議員)投票,決定這場政治鬥爭的結果。起初陸克文表示會迎接挑戰;當他發現已無法贏得多數支持後,旋即表示退出競爭。因此吉拉德在無挑戰的狀況下,贏得了工黨領袖的職位,並以議會多數黨領袖的身份組閣,成為澳洲歷史上首位女性和未婚的總理。[2]

吉拉德(左)向總督(右)宣誓就職總理

在隨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吉拉德為自己辯解,說陸克文政府執政後期「偏離了軌道」,她意識到「一個好的政府正在失去自己的方位」,「自己不能袖手旁觀。」

2010年聯邦大選

[編輯]

接任總理不到一個月,吉拉德於7月13日宣佈提前舉行聯邦大選。競選第一周的民調顯示,吉拉德將贏得選舉;然而隨着競選的深入,有關吉拉德在陸克文政府中所扮演角色的負面消息、以及6月23日夜的「政變」行為的相關討論,使得吉拉德深陷困境。

最終在8月21日舉行的聯邦大選結果,吉拉德領導的工黨在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失去大量選票,在眾議院僅獲72席,比上屆選舉少了13席;在野保守派自由黨國家黨聯盟也獲得了72席,綠黨贏得1席,其餘為獨立人士。由於沒有一個政黨能取得超過半數(76席)的議席,從而產生自1940年以來澳洲的首次懸峙國會

經過半個月的談判和磋商,吉拉德終於贏得了綠黨議員亞當·班特(Adam Bandt)以及3位獨立議員的支持(另外一名獨立議員雖支持工黨,但要求由陸克文領導),於9月7日宣佈組建自二戰以來澳洲的首個少數派聯合政府。至此,吉拉德成功保住了總理之位。[3]

政策

[編輯]

吉拉德上任後面對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間接導致陸克文政府下台的資源稅問題,最後她以獲得部分礦業公司同意的礦產資源租賃稅來取代原方案,這一方面平息當時的爭議風波,但後來這一方案被認為由於妥協而導致成效不高。

她宣佈放棄陸克文當政時提出的「大澳洲」計劃,認為澳洲不適宜大量增加人口,但應繼續輸入技術移民。

吉拉德儘管在大選後組成弱勢的少數政府,但她被視為是澳洲史上工作效率最高的總理,她任內通過的法案為比例上歷來最高[4]。但其中最具爭議的法案為徴收碳稅,在2010年聯邦大選中,她曾經向選民承諾由她領導的政府不會有碳稅,但是在選後為了取得綠黨的支持,吉拉德最終同意徵收碳稅,並提交議會獲得通過,並因此增加對民眾的生活補貼來減輕碳稅的影響。此舉被反對黨痛批為違背選舉承諾,反對黨領袖托尼·阿博特更對此稱,一旦上台就將馬上取消碳稅,減輕民眾的負擔。

2010年下半年,吉拉德明確表示,澳洲適宜於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統治終結後,考慮改為共和制國家,儘管她認同伊利沙伯二世受國民歡迎。[5]

她為了取得獨立議員支持,撥款18億澳元至鄉郊地區醫院,另全國新增50%資金到醫療範疇。

同時,她繼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澳洲帶來的影響,吉拉德剛上任便宣佈她將保證實現財政盈餘,並堅持2012-13財年實現盈餘,但最終在2012年底,財政部長韋恩·斯萬宣佈政府因為收入下降及全球經濟狀況的原因,放棄政府的盈餘目標。

黨內鬥爭

[編輯]

儘管2010年吉拉德在發動對陸克文的鬥爭時曾獲得黨內高層至基層的普遍支持,但她在大選前夕對一位民選總理進行撤換的行為,引起了部分工黨基層黨員、選民,乃至黨內一批支持陸克文的議員的質疑。尤其是吉拉德在上任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帶領工黨大獲全勝,反而只能在獨立人士支持下勉強保住政權組建少數政府,並被反對黨步步進逼,而且連任後因碳稅等爭議性話題,民調始終處於低迷。因此基層黨員和原來支持工黨的選民中要求撤換黨魁的呼聲愈烈,以至很多工黨議員開始希望陸克文重新上台,確保工黨能在2013年大選時取得勝利。

而吉拉德為了平衡黨內意見及安撫黨內支持陸克文的派系,連任後旋即她任命陸克文為外交部長,讓其重返前排。但很快陸克文便與許多支持吉拉德的部長發生爭執,黨內鬥爭重燃。

成功保位

[編輯]
奧巴馬吉拉德達爾文港軍校

2012年2月22日,正在美國訪問的前總理,外交部長陸克文突然宣佈辭職,工黨內部鬥爭炙熱化。吉拉德在2010年6月24日將陸克文從總理寶座上拉下來,引來不少支持陸克文的民眾和黨內派系的批評。2月23日,吉拉德宣佈於2月27日舉行工黨內部領導權投票。當日,吉拉德在黨魁投票中以71票對31票戰勝陸克文,繼續擔任工黨黨魁及澳洲總理。陸克文宣佈除非工黨黨團有壓倒性多數的議員支持他,他不會再接受黨魁職務。

2013年黨魁投票

[編輯]

吉拉德勝出後,陸克文回到了國會後排,但黨內權鬥並無結束,特別是2013年1月吉拉德宣佈大選日期後,政府危機不斷,這進一步地打擊了吉拉德政府的威信,連續數年民調都顯示多數工黨選民支持陸克文出任工黨黨魁。按照屢次民調結果推算,若不換掉吉拉德,工黨將在大選中遭遇慘敗。於是在3月21日,原屬吉拉德陣營的前黨魁、部長西蒙·克林在沒有和陸克文溝通過的情況下公開要求進行黨內投票,並力挺陸克文回國和提名自己出任副領袖。隨後吉拉德決定同意於下午進行黨團投票,戲劇性的是,陸克文在會議前夕宣佈不接受克林提名,原因是他沒有獲得黨內多數支持。吉拉德遂再度順利連任工黨領袖。在沒有黨魁候選人的情況下,克林也只得退出,副領袖斯萬也順利保位。

隨後吉拉德改組內閣,撤換或逼退一些支持陸克文的部長,但這也使她的威望和支持繼續下滑,繼續的內部不穩定也影響了整個工黨的形象。吉拉德表示堅信她將贏得大選,但接下去數月民調中工黨和她個人的支持率都繼續下滑,按照民調結果推算的話,工黨在吉拉德領導下將會遭受大慘敗,若是陸克文領導則有機會與反對黨拉平。

2013年6月26日,吉拉德提出召開議會黨團會議並舉行黨魁選舉投票,表示若於選舉中落敗的話會退出政壇。陸克文同意應戰,結果吉拉德失利,以45票對57票之比失去黨魁地位,其後她向總督提出辭呈並建議其任命陸克文為總理,之後她宣佈放棄競逐連任議席。

總理之後

[編輯]
吉拉德於2015年在威爾斯國民議會演講

在眾議院於同年8月解散後,吉拉德正式退出政壇。

在2014年,她發佈了自傳《我的故事》(My Story),去回顧和表達自己對個人生活和政治生涯的看法。

雖然她已退出政壇,但她亦為工黨於2016年聯邦大選助選。她也為201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克林頓助選。

吉拉德先後獲坎培拉大學等數間大學頒授榮譽博士,以表揚她在教育或性別平等的貢獻。

她在2016年為以她命名的圖書館揭幕。圖書館在墨爾本市郊,命名原因是為了紀念她對州議會的貢獻以及前總理的身分。

她於2017年獲授予澳洲同伴勳章(AC)。

在2018年,吉拉德獲英國廣播公司選為巾幗一百(BBC 100 Women)之一,以表揚她在女性的教育和政治參與的貢獻。在訪問中,她提到自己就任總理期間,被以侮辱女性字眼形容等方式遭性別歧視的情況「超越自己所想」。[6]

在2019年5月,她與前政敵陸克文並肩出席工黨競選活動,在活動中偶有交談,至少在表面上釋下九年來的前嫌,為工黨塑造團結的形象。

個人生活

[編輯]

吉拉德投身政治二十多年,積極主張女性參與國家政治與社會革新。

她至今未婚未育,同居男友提姆·麥澤遜(Tim Mathieson)(1957年~)是一名理髮師,男友本身育有一女。[7][8]

榮譽

[編輯]

澳洲勳章獎章

[編輯]

外國勳章獎章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australian-Julia Gillard respects religious beliefs but will not 'pretend' to have faith for votes. [2013-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6). 
  2. ^ 吉拉德赢得澳大利亚执政党选举将任总理. [2010-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8). 
  3. ^ Labor clings to power. 澳洲廣播公司. 2010年9月7日 [2010年9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9月8日). 
  4. ^ 存档副本. The Guardian.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5. ^ Jacob Saulwick. Once Queen goes, let's have a republic: Gillard.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17 August 2010. 
  6. ^ BBC 100 Women 2018: Who is on the list?.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2018-11-19 [2018-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英國英語). 
  7. ^ ABC電視臺的報道. [200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8. ^ 朱莉亞抨擊某些人對她至今「無子女」的「跟不上時代的看法」。. [200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30). 
  9. ^ (英文)The Honourable Julia Eileen GILLARD. The Australian Honours and Awards Secretariat. [2021-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10. ^ (日語)令和3年春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內閣府. 2021-04-29 [2021-07-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29). 

外部連結

[編輯]
前任:
陸克文
澳洲 澳洲總理
2010年-2013年
繼任:
陸克文
澳洲 澳洲工黨領袖
2010年-2013年
前任:
馬克·維爾
澳洲 澳洲副總理
2007年-2010年
繼任:
韋恩·斯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