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潮 (中國雜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潮》,英文名The Renaissance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雜誌,創刊於1919年1月1日,由北京大學學生組織新潮社出版發行。到1921年停刊,共出版12期[1]。《新潮》與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編輯的《新青年》雜誌,同屬於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新潮》獲北大教授胡適贊助,但被另一些北大學者創辦的《國故》批評。[2]新潮」二字,則由北大校長蔡元培題寫。[3][1]

編輯

[編輯]

《新潮》的始創成員有傅斯年羅家倫顧頡剛俞平伯葉紹鈞毛子水。第一期主編是傅斯年羅家倫,傅斯年撰寫〈發刊旨趣書〉,羅家倫發表署名社論加以補充。1920年後期,周作人出任總編。[4]

宗旨

[編輯]

新潮社希望出版一份代表學生的新刊物,與《新青年》雜誌爭競。政治態度上,《新潮》強調個人主義。學術上,《新潮》主張,知識份子有責任發現當代中國社會的需要,加以推動,並要了解歷史的潮流,透過國學研究,以探求現代中國及現代思潮應取的方向。[5]

內容

[編輯]

《新潮》偏重於思想文學方面,介紹一些外國文學[3]。《新潮》以白話文推進文學革命,探討道德與人生觀,提倡婦女解放,批判大家庭制度,促進教育,改善教育質素等[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李傑泉,《新潮》雜誌綜述。《近代史研究》1988年1月總第43期,155頁。
  2. ^ 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4),頁31、44-45。
  3. ^ 3.0 3.1 俞平伯,回憶《新潮》。《學術中國》 2005年5月。
  4. ^ Schneider:《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頁31。
  5. ^ Schneider:《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頁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