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 (正德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彭澤

大明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
籍貫 廣東廣州府南海縣
字號 字仁卿,號芝田
出生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初六日
逝世 卒年不詳
配偶 娶李氏
出身
  • 正德八年癸酉科舉人
  •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同進士出身

彭澤(1489年—?),字仁卿,號芝田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廣東鄉試第十二名舉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三十名,二甲第九十八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吏部驗封司主事,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三年(1524年)升吏部驗封司員外郎,五年(1526年)升吏部稽勳司郎中,六年(1527年)改吏部文選司郎中[1][2],十月改右春坊右諭德[3],八年(1529年)收掌文書官[4]。八月首輔張孚敬去職,彭澤以其黨,被調外任,不久上疏乞休,因自言無過,止以議禮得罪於人,詔令供職如故。九年(1530年)七月升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5][6]。十年(1531年)七月因慫恿行人司正薛侃上疏選親王一人入京為守城王,輔佐東宮,觸怒明世宗,薛侃被下獄審訊,牽涉至夏言、戶科左給事中孫應奎、戶科給事中曹汴,俱下獄,經過審訊,夏言被釋放出獄,薛侃納贖為民,首輔張孚敬被令致仕,彭澤充軍遣戍山西。後遇赦釋放歸鄉,卒於家。

家族[編輯]

曾祖彭遇;祖父彭煒;父彭金,典史。前母張氏;母吳氏。嚴侍下。兄彭華、彭昂、彭一舉(貢士)。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實錄:世宗實錄 ,74卷
  2.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七十四》:嘉靖六年三月,吏部以六年會官考察奏上,老疾戶部員外郎李廷俊等十九人;不謹戶部郎中彭澤等二十七人;不及戶部郎中林春澤等十六人,詔黜退降調如例。辛丑,吏部郎中彭澤以考察浮躁降外任,兵部侍郎張璁為之訟,言昔議禮時,澤見臣所著大禮或問,深加嘆賞,既勸臣進呈,又為錄送內閣,以是大不理於眾口。茲者臣進大禮要略,備載其事,及徐文華、余才、盧瓊排擊等語,文華等不勝憤恨,遂謀於鄉人御史程啟充與都御史聶賢,構成虛詞,列之浮躁。啟充與瓊且欲以次攻擊臣等,夫 皇上敕修大禮全書,將以傳之萬世,今要略方進,而忠臣被黜,使全書告成而忠臣憂懼,當何如之也。幸 上察之,疏入,特詔留澤。已而澤具疏辭,且自白曰:即使臣以議禮當 上心,亦不容藉此為敘復之資,況實無片語,代上達,廷棰殆斃,人所共睹,欺天行詐,安敢為也。不聽。已,給事中楊秉義等、御史儲良材等復執奏澤不當用,且言璁市恩搖國是。 上恕其狂率,俱奪俸二月。
  3. ^ 明實錄:世宗實錄 ,81卷
  4. ^ 明實錄:世宗實錄 ,100卷
  5. ^ 國朝列卿紀 ,9冊137卷 ,164
  6. ^ 明實錄:世宗實錄 ,1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