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大街

座標52°30′22.6″N 13°18′47″E / 52.506278°N 13.31306°E / 52.506278; 13.313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康德大街
柏林西城歌劇院
本地名稱Kantstraße德語
命名緣由伊曼努爾·康德
命名日期1887年2月23日
類型城區主幹道
道路長度2,300米(7,500英尺)
行車線數量雙向六車道
地點德國柏林州柏林市夏洛滕堡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柏林西城歌劇院德語Theater des Westens
柏林無線電塔德語Berliner Funkturm
會展中心德語Messegelände (Berlin)
起點布賴特施德廣場
終點蘇亞雷斯街
(Suarezstraße)
其他
狀態通行群體:道路運輸

康德大街(德語:Kantstraße)是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條主幹道,位於柏林夏洛滕堡-威爾默斯多夫區夏洛滕堡分區,東起布賴特施德廣場,西至蘇亞雷斯街(Suarezstraße),長約2.3公里。從1887年2月23日起,此街以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命名。作為一條進出城市的幹道,康德大街和與之相接的新康德大街德語Neue Kantstraße一起,將柏林內城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和外緣的柏林無線電塔德語Berliner Funkturm以及會展中心德語Messegelände (Berlin)連結在一起,沿街佈滿大小商鋪和住宅樓。

路段[編輯]

起點:布賴特施德廣場[編輯]

康德大街的東端在布賴特施德廣場,介於哈登貝格街德語Hardenbergstraße選帝侯大街之間,距著名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幾米之遙。2009年初夏之前,康德大街的東端始於橫跨大街的建築「Schimmelpfeng-Haus」(因Schimmelpfeng GmbH有限公司命名),之後此建筑北段被拆除,取而代之是新建的動物園之窗德語Zoofenster

在康德大街和約阿希姆施塔勒爾街德語Joachimstaler Straße的路口北側坐落着貝亞特·烏澤情色博物館德語Beate Uhse Erotik-Museum。由此向西約100米,在柏林城市鐵路線德語Berliner Stadtbahn的鐵路橋後面,是19世紀末柏林城西擴進程中,建成於1896年的柏林西城歌劇院德語Theater des Westens,緊鄰其側的雞舍街德語Fasanenstraße街角坐落着德爾婓影劇院德語Delphi Filmpalast、私人劇院Vaganten Bühne德語Vaganten Bühne以及爵士酒吧Quasimodo德語Quasimodo。西城歌劇院正對面的街心地皮於1994年規劃建成「康德三角地」,其上是由建築師約瑟夫·保羅·克萊休斯德語Josef Paul Kleihues設計的一座高36米、當時在柏林西城德語City West少有的高樓,樓頂裝有一座可旋轉的鋁製風向標。

康德三角上的高樓和左側的西城歌劇院

西城歌劇院背後是1997年落成的路德維希-艾哈德大廈德語Ludwig-Erhard-Haus,在柏林市井俗稱之為「犰狳(德語:Gürteltier)」,其建築造型是此地一景。

路德維希-艾哈德大廈(北側)

烏蘭大街至薩維尼廣場[編輯]

1998年至1999年間,在康德大街17-20號、和烏蘭大街德語Ulandstraße的交叉口建成的Stilwerk設計中心,匯聚了58家著名的製造和設計品牌,包括Alessi德語Alessi (Design)Bang & OlufsenBulthaup德語Bulthaup (Unternehmen)C. Bechstein,等等。

Stilwerk設計中心

1861年初建的薩維尼廣場德語Savignyplatz,以德國法學家弗里德里希·薩維尼命名。康德大街從廣場中心穿過,將之一分為二。柏林城鐵薩維尼站德語Bahnhof Berlin Savignyplatz於1896年開通。

薩維尼廣場至新康德大街[編輯]

康德大街126到127號是1929年至1930年間建成並運營至今的康德車庫德語Kant-Garagen。這座新即物主義鋼筋混凝土建築,反映了那個時代私人交通工具的飛速增長。這座車庫內部有雙向對開供汽車上下的斜坡,可停放300輛私人汽車。康德大街54號是1912年開始營業的康德電影院(Kant-Kino)。1970到1980年代,眾多國際著名樂隊在這裏舉辦過演唱會[1][2]。2011年,康德電影院併入約克影院集團德語Yorck Kinogruppe。由此往西,康德大街和商業步行街維爾默斯多夫街德語Wilmersdorfer Straße交叉;再往西三百米,是斯圖加特廣場德語Stuttgarter Platz北端,向北通往腓特烈皇帝大街(Kaiser-Friedrich-Straße)。

康德大街79號,是1896年至1897年間由建築師阿道夫·布爾克納德語Adolf Bürckner愛德華·菲爾斯特瑙德語Eduard Fürstenau設計的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刑事法院。至2010年止,這裏一直是夏洛滕堡區區法院德語Amtsgericht的一個分支機構所在地。在這座建築的庭院裏,坐落着1985年關閉的夏洛滕堡女子監獄,因為過去在這裏經常關押並未觸犯法律的犯人和處理和法律無關的「案件」,這座監獄在柏林市井間被稱作「輕歌劇監獄(Operettenknast)」。納粹時期,這座女子監獄也處理過其他案件:1944年針對阿道夫·希特拉7月20日密謀案發生之後,這裏關押了因參與反納粹運動而被捕的30名女性[3]。戰後,柏林不動產基金會將這座建築出售給了一位私人投資商。這個投資商將這間建築分隔出租給眾多電影和藝術項目。

夏洛滕堡區區法院德語Amtsgericht Charlottenburg所在的區法院廣場(Amtsgerichtsplatz)開始,康德大街匯入新康德大街。

沿街地點列表[編輯]

康德大街(自東向西)
地點 地址(德文) 坐標
布賴特施德廣場 52°30′18″N 13°20′11″E / 52.5049°N 13.33651°E / 52.5049; 13.33651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Lietzenburger Straße 39 52°30′18″N 13°20′05″E / 52.50496361311817°N 13.334848880767822°E / 52.50496361311817; 13.334848880767822
動物園之窗德語Zoofenster 52°30′20″N 13°19′58″E / 52.505556°N 13.332778°E / 52.505556; 13.332778
貝亞特·烏澤情色博物館德語Beate Uhse Erotik-Museum Joachimsthaler Straße 4 52°30′20″N 13°19′53″E / 52.505508°N 13.331383°E / 52.505508; 13.331383
柏林西城歌劇院德語Theater des Westens Kantstraße 12 52°30′21″N 13°19′45″E / 52.505944°N 13.329061°E / 52.505944; 13.329061
德爾婓影劇院德語Delphi Filmpalast Kantstraße 12A 52°30′20″N 13°19′43″E / 52.505556°N 13.328611°E / 52.505556; 13.328611
康德三角地 52°30′19″N 13°19′42″E / 52.505205°N 13.328261°E / 52.505205; 13.328261
路德維希-艾哈德大廈德語Ludwig-Erhard-Haus Fasanenstraße 85 52°30′24″N 13°19′42″E / 52.506667°N 13.328333°E / 52.506667; 13.328333
Stilwerk設計中心 Kantstraße 17 52°30′21″N 13°19′31″E / 52.505891°N 13.325375°E / 52.505891; 13.325375
薩維尼廣場德語Savignyplatz 52°30′21″N 13°19′21″E / 52.50582°N 13.32242°E / 52.50582; 13.32242
康德車庫德語Kant-Garagen Kantstraße 126-127 52°30′21″N 13°18′43″E / 52.505833°N 13.311944°E / 52.505833; 13.311944
康德電影院(Kant-Kino) Kantstraße 54 52°30′24″N 13°18′30″E / 52.506746°N 13.308311°E / 52.506746; 13.308311
維爾默斯多夫街德語Wilmersdorfer Straße 52°30′24″N 13°18′24″E / 52.506667°N 13.306667°E / 52.506667; 13.306667
斯圖加特廣場德語Stuttgarter Platz 52°30′19″N 13°18′08″E / 52.505195°N 13.3022°E / 52.505195; 13.3022
夏洛滕堡區區法院德語Amtsgericht Charlottenburg Amtsgerichtsplatz 1 52°30′22″N 13°17′43″E / 52.506239°N 13.295262°E / 52.506239; 13.295262
柏林無線電塔德語Berliner Funkturm Messedamm 22 52°30′18″N 13°16′41″E / 52.505056°N 13.278181°E / 52.505056; 13.278181
會展中心德語Messegelände (Berlin) Messedamm 22 52°30′16″N 13°16′29″E / 52.504311°N 13.274660°E / 52.504311; 13.274660

交通[編輯]

康德大街是柏林西城的一條主幹道,雙向六車道,中間還有一條隔離帶,車流量很大。由於沿街店鋪常規的貨運進出,以及最外側車道被用作停車位,康德大街經常只有雙向兩車道可供行駛。

1966年1月24日開通公交車線路德語Busverkehr_in_Berlin之前,康德大街上一直行駛着75和76兩條有軌電車線路。今天,康德大街上行駛着柏林運輸公司運營的數條線路,沿街設立8個公交車站。

康德大街和柏林城市鐵路網有數個交點,包括東邊的動物園火車站薩維尼站德語Bahnhof Berlin Savignyplatz選帝侯大街站,中段的維爾默斯多夫站德語U-Bahnhof_Wilmersdorfer_Straße夏洛滕堡站德語Bahnhof_Berlin-Charlottenburg,以及西端的展會中心北站德語Bahnhof_Berlin_Messe_Nord/ICC

華人活動[編輯]

康德大街及其周邊地區是柏林華人的傳統活動區。1822年,第一個中國商人來到柏林[4]。1920年代,第二波華人潮來到柏林,他們中大多數是男學生,亦有少數女學生,多在當時的夏洛滕堡高等工業學院讀書,從那時起,康德大街及周邊地區便成為華人聚居區,幾乎成了柏林的唐人街[5]。這些學生中,有日後成為中國重要政治人物的周恩來朱德[4]等人。當時的康德大街118號是中國學生的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左派學生和共產主義小組活動地點[5]

今天,康德大街中餐館和亞洲超市雲集。較有名的有老友記燒臘飯店(Good Friends)、財神飯店(Aroma)等。

人物紀念牌[編輯]

工程師魯道夫·狄塞爾的紀念牌

康德大街有若干為知名人物設立的紀念碑,如: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