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壽光市融媒體中心

座標36°51′57.56″N 118°46′57.75″E / 36.8659889°N 118.7827083°E / 36.8659889; 118.782708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壽光市融媒體中心
加掛牌子 壽光市廣播電視台
壽光日報社


主要領導
主任 張華勝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壽光市委員會
機構類型 中共壽光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行政級別 正鄉科級
編制人數 78
聯絡方式
總部大樓
 地理坐標 36°51′57.56″N 118°46′57.75″E / 36.8659889°N 118.7827083°E / 36.8659889; 118.7827083
 實際地址 山東省壽光市金海路2669號
 郵政編碼 262700
 電話號碼 +86 (0)536 5118333
 官方連結 壽光雲
 交通路線 市內乘2路、15路、17路、20路、環1路公交車到廣電大廈站下車
銀海路辦公區
 實際地址 山東省壽光市銀海路6024號
 郵政編碼 262700
 電話號碼 +86 (0)536 5253203
 官方連結 壽光網
 交通路線 市內乘2路、6路、8路、9路、16路、環1路公交車到日報社站下車
機構沿革
被接替者 壽光廣播影視集團(壽光市廣播電視台)和壽光日報傳媒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 2019年11月4日 (2019-11-04)
影像資料


壽光廣電大廈

壽光市融媒體中心(加掛壽光市廣播電視台壽光日報社牌子)是一家位於中國山東省壽光市縣級媒體機構,為中共壽光市委直屬事業單位,行政級別為正科級,統一運營壽光市域範圍內的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和新媒體。於2019年11月4日由壽光廣播影視集團(壽光市廣播電視台)和壽光日報傳媒有限公司合併組建成立[1]

歷史與沿革[編輯]

位於銀海路6406號的壽光廣播電視中心,現為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壽光市分公司

壽光人民廣播電台[編輯]

壽光人民廣播電台的歷史可追溯至1956年11月30日正式播音的壽光人民廣播站。1960年,壽光縣21處公社全部建立廣播放大站,基本實現廣播村村通。1965年,有線廣播網在全縣基本普及。

1989年11月1日,壽光人民廣播站改建為壽光人民廣播電台。1993年7月,壽光人民廣播電台遷入位於銀海路6406號的壽光廣播電視中心。同年8月8日,壽光電台開通無線調頻訊號,頻率為106.4兆赫,覆蓋半徑可達50公里[2]。2007年1月,壽光電台開始籌辦第二套節目,呼號為交通音樂頻道,頻率為調頻105.6兆赫。同時,原第一套節目改呼號為新聞故事頻道。2008年,台址遷至位於金海路2669號的廣電大廈。

壽光電視台[編輯]

壽光電視台的歷史可追溯至1985年1月成立的壽光電視差轉台,當時轉播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覆蓋半徑可達20公里。1990年,開辦了每週一期的《壽光新聞》。1992年12月5日,壽光電視台成立並啟播,分別以3頻道和22頻道轉播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及開設自辦節目[a][2]。1993年7月,壽光電視台遷入位於銀海路6406號的壽光廣播電視中心。1999年7月1日,由楊國春設計的壽光電視台第三代台徽正式啟用[3],實際播出時於台徽後方加註數字序號。

2004年,壽光電視台在原有無線綜合頻道(第一套節目)和有線綜合頻道(第二套節目)的基礎上,利用有線15頻道開設了第三套節目。頻道開辦初期性質為短訊點播頻道,後轉為綜合頻道,並調整至有線8頻道播出[b]。2005年12月,又分別利用有線增補35頻道和增補36頻道開設了互動點播和圖文娛樂兩套服務性頻道[c]。2008年,台址遷至位於金海路2669號的廣電大廈。2009年1月,與上海潮流購物合作,於有線增補35頻道開設了電視購物頻道[d]

有線電視事業[編輯]

壽光市的有線電視事業起步於1991年。當年6月20日,縣廣播電視局自四川綿陽購入800MHz全頻道有線電視前端及配套設施,並着手興建衛星地面接收站。10月上旬,有線電視前端安裝調試成功,並順利開通訊號,當年發展用戶1200戶。1994年,又投入人民幣50餘萬元,對有線電視系統進行更新改造,並於當年5月將有線電視前端機房遷至位於銀海路6406號的壽光廣播電視中心。截至1995年12月,已發展用戶1.2萬戶,並在以7頻道轉播市電視台無線自辦節目的基礎上新開設了位於8頻道的有線自辦節目[2]。而與此同時,鄉鎮有線電視建設也迅速起步。截至當年年底,壽光、稻田、侯鎮、寒橋、羊口、洛城、古城、臥鋪、胡營、孫家集、文家、田柳及侯鎮西河南一村等20多處鄉鎮村先後建立起衛星地面接收站,入戶總數在8000戶以上。

1996年11月5日,全市有線廣播電視光纜網建設工程正式啟動。1997年10月23日,全市首批14處鄉鎮有線廣播電視光纜網絡訊號正式開通。1999年2月1日,原壽光教育電視收轉台收歸壽光市廣播電視局。3月4日,壽光市廣播電視網絡傳輸中心正式成立,作為市廣播電視局下屬事業單位,具體負責全市光纜網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同年5月,鄉鎮廣播電視站收歸網絡傳輸中心。截至當年11月30日,全市已架設有線廣播電視光纜幹線740杆公里,已有502個村開通了光纜訊號,城鄉有線電視網上用戶發展到4.5萬戶。2000年1月6日,原羊口鎮電視差轉台收歸市廣播電視局,實現了全市一張網。截至當年8月9日,全市976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有線廣播電視。截至當年年底,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架設光纜幹線1460餘桿公里, 有線電視網上用戶發展到13萬戶,入網率達到65%以上[3]

2001年7月,壽光市的有線電視頻道實現了全天不間斷播出。同年12月,羊口鎮有線電視網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聖城街道有線電視網正式併入市網。2005年9月,壽光市廣播電視網絡傳輸中心成為具有獨立法人的正科級事業單位[4]。截至當年年底,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000多萬元人民幣,架設光纜幹線1600餘桿公里,有線電視網上用戶達到21萬戶,入戶率超過90%,基本實現了有線電視戶戶通[5]

廣電整合後[編輯]

2009年6月27日,壽光人民廣播電台、壽光電視台和市廣播電視局的非行政職能合併組建壽光廣播影視集團,又稱壽光市廣播電視台,新成立的集團領導和管理壽光市廣播電視網絡傳輸中心以及18個壽光市本級鎮(街道)廣播電視發射站[6][7]

2010年,壽光電視台將旗下所有綜合性頻道原有的數字序號台徽調整為中文標識的形式。其中,第一套節目為新聞頻道,第二套節目為農科頻道,第三套節目為綜藝頻道。同時,利用有線8頻道新開設了生活頻道[e],並與市委組織部合辦了遠程教育頻道,於有線19頻道播出[f]。而與此同時,壽光廣電也在積極推進有線數碼電視整轉工作,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原計劃兩年完成的數碼電視整轉任務。截至當年10月底,全市28萬戶有線電視用戶全部完成整轉,整轉率達到100%[8]。此後,壽光廣電利用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全市農村網絡的雙向改造。

2011年1月,壽光電視台啟用新台徽,台徽樣式為一個綠色的圓角矩形,中間的白色部分為英文字母「s」和「g」的結合體。而與此同時,蔬菜頻道也替換了原有的農科頻道並開始試播;壽光電台新聞故事頻道改呼號為蔬菜電台,交通音樂頻道改呼號為汽車電台[9]。同年3月,蔬菜頻道正式啟播。2012年3月28日,壽光市廣播電視網絡傳輸中心與集團正式分離[10]。同年7月1日,壽光電視台與市委組織部合辦的黨建頻道正式啟播,並替換原有的遠程教育頻道[g]。2014年1月1日,壽光電視台國學頻道正式啟播[11],並替換原有的互動點播頻道。

2014年10月1日,壽光電視台實行頻道制。除黨建頻道外,其他各頻道全新改版,並實現24小時不間斷播出,而圖文資訊頻道也被替換為電影頻道。同時,台徽樣式也作出了調整,每個頻道採用不同色調。其中,新聞頻道為藍色,蔬菜頻道為綠色,生活頻道為橙色,綜藝頻道為粉色,國學頻道為棕色,電影頻道為紫色。而台徽後方的附註文字也由原來的「XX頻道」改為「壽光XX」的形式。

2015年4月20日,壽光電視台黨建頻道被電視劇頻道取代,台徽色調為黃色。同年10月1日,壽光電視台各頻道全面取消24小時不間斷播出(電視劇頻道除外),電視劇頻道改呼號為圖文頻道。2016年,壽光電台開始籌辦第三套節目,呼號為彌水調頻,頻率為調頻91.3兆赫。當年3月10日,壽光電視台羊口記者站正式成立,精彩羊口頻道於同日啟播,並替換原有的電影頻道,台徽色調沿用電影頻道時期的紫色,附註文字則為「精彩羊口」。同年9月,壽光電視台在全省各縣市區率先開通數碼地面電視服務。2017年10月,壽光電視台新聞頻道的節目訊號正式接入山東廣播電視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

2018年10月,壽光電視台國學頻道、精彩羊口頻道、圖文頻道停播。同年12月27日,壽光電視台又按照省局縣級台標準化建設工作的要求,停播了生活頻道和綜藝頻道,只保留新聞頻道和蔬菜頻道兩套節目,被保留的兩套節目亦於同日實現高清、標清同步播出。

2019年1月1日,壽光電台按照省局縣級台標準化建設工作的要求,對旗下頻率資源進行了整合,停播了蔬菜電台和汽車電台,只保留彌水調頻,並改呼號為「壽光人民廣播電台」。同年2月5日,壽光電視台再次更換台徽,新台徽為「SGTV+頻道名稱」的純文字形式(不含「頻道」二字)。其中,字母G為綠色,其餘部分為白色。該台徽僅在電視播出畫面的左上角使用,其餘場合仍使用原台徽。

建設融媒體中心[編輯]

2018年8月21日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12]。隨後,壽光按照中央及山東省濰坊市要求,積極部署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及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並確立了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集約發展、堅持流動優先及堅持「媒體+」理念的改革原則和目標,創新實施「五個一、五個融」推進舉措。

壽光市融媒體中心成立前,壽光日報社於2004年改制為民營企業[13]。由於此次改革在全國範圍內並無先例可循,便逐漸產生一系列改革難點。尤其是在改革初期,報社職工普遍存在迷茫、疑慮及諸多不確定因素。壽光市委、市政府堅持「黨媒姓黨」原則,決定再次對報社進行體制改革,並成立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及壽光日報社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改革工作於2019年1月27日正式啟動,經過資產評估、訴求化解、章程修改、股權轉讓四個環節,於當年10月25日全面完成,壽光日報傳媒有限公司由民營企業轉為國有控股企業[14]

2019年6月28日,中共壽光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通知,明確成立「壽光市融媒體中心」,加掛壽光市廣播電視台、壽光日報社牌子,作為壽光市委直屬正科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由市委宣傳部代管,同時撤銷原市廣播電視台建制[14]。同年11月4日,壽光市融媒體中心揭牌暨「壽光雲」手機APP開通上線儀式在壽光廣電大劇院舉行,這標誌着壽光市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在同日的上線儀式上,「壽光雲」手機APP也正式上線[1][15]。壽光市融媒體中心整合了原有兩家媒體的全部資源,着力打造融媒體指揮調度平台,並將鎮街區、市直部門、市屬國有企業建設的2900餘個新媒體帳號進行整合,一併納入融媒體中心平台,實現統一管理運營。標誌着壽光市的新聞宣傳工作由各自為戰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分類製作、多種生成、多元傳播」[14]。此外,壽光市融媒體中心還全力打造了「三合一」智慧平台,實現融媒體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互通互聯、資源共享,構建起「媒體+政務+服務」的融合發展新矩陣[15]

2020年1月21日,壽光電視台蔬菜頻道的節目訊號正式接入山東廣播電視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至此,壽光市成為全省首個實現兩個播出頻道接入省台IPTV的縣級市。

2021年4月13日起,壽光日報社遷入壽光廣電大廈集中辦公,《壽光日報》發行部、印刷部繼續在報社原址辦公。

旗下媒體與資產[編輯]

報紙[編輯]

  • 《壽光日報》
  • 《北方蔬菜報》

電視頻道[編輯]

  • SGTV-1 綜合頻道
  • SGTV-2 蔬菜頻道

廣播頻率[編輯]

  • 綜合廣播(FM91.3)

網站、新媒體[編輯]

  • 愛壽光手機台
  • 壽光網
  • 「壽光雲」用戶端

爭議[編輯]

壽光電視台在經營當地的有線電視網絡期間,於有線電視網絡前端私自加裝了廣告插播系統,並於央視主要頻道和部分外省衛視大量蓋播掛角廣告和跑馬燈廣告,引發有線電視用戶強烈不滿。在有線電視數碼化整轉後,甚至到有線電視網絡資產上劃後的一段時間內,該現象都依然存在。

註釋[編輯]

  1. ^ 當時在壽光境內還可以接收到濰坊電視差轉台以6頻道發射的濰坊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沂山電視差轉台以9頻道發射的山東電視台節目,以及周邊縣市區的自辦節目。
  2. ^ 原位於8頻道的壽光電視台第二套節目調整至7頻道播出,原位於7頻道的壽光電視台第一套節目調整至6頻道播出,原位於6頻道的濰坊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調整至15頻道播出。
  3. ^ 原位於增補36頻道的浙江衛視調整至增補17頻道播出,圖文娛樂頻道啟播數月後改呼號為圖文資訊頻道。在此之前,壽光電視台也曾先後利用有線15頻道、17頻道和增補35頻道開設過點播、互動遊戲/有線問答和導視三套服務性頻道。
  4. ^ 互動點播頻道調整至增補37頻道播出,原位於增補37頻道的山東電視農科頻道調整至增補11頻道播出。潮流購物頻道於2010年停播,後改為轉播山西電視台優購物頻道。
  5. ^ 原位於8頻道的綜藝頻道調整至9頻道播出,原位於9頻道的山東衛視調整至10頻道播出,原位於10頻道的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調整至11頻道播出,原位於11頻道的電影頻道調整至12頻道播出,原位於12頻道的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調整至增補6頻道播出。
  6. ^ 該頻道原為轉播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節目,改為遠程教育頻道後則為每晚7:30之後在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插播2小時自辦節目,後期改回全天轉播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節目。然而與2010年之前不同的是,新開設的遠程教育頻道,無論是在自辦節目時段,還是在轉播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節目期間,均會懸掛遠程教育頻道台徽。
  7. ^ 每天分三次播送,第一次播送從早上7:30開始,第二次播送從中午12:30開始,每次持續1-2小時,第三次播送從晚上7:30開始,並持續到深夜,第一次及第二次播送結束後則會轉播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節目。2013年9月,中國教育電視台一頻道正式落地壽光有線,黨建頻道隨即停止轉播該頻道節目,並將三次播送打通。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揭牌 (電視). 山東廣播電視台. 2019-11-04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2. ^ 2.0 2.1 2.2 寿光广播电视年鉴(1991-1995).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2-09-28 [201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3. ^ 3.0 3.1 寿光广播电视年鉴(1996-2000).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2-09-28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4. ^ 寿光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年鉴(2001-2005). 2012-09-29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5. ^ 寿光广播电视年鉴(2001-2005).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2-09-29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6. ^ 劉水明. 让世界看见寿光——寿光广播影视集团改革发展全纪实. 南方電視學刊. 2015-08-20 [2019-02-19]. ISSN 209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7. ^ 寿光广播影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眼查. [2019-02-19]. 
  8. ^ 寿光广播电视年鉴(2006-2010).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2-10-26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9. ^ 寿光广播年鉴(2011-2015).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7-03-23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10. ^ 寿光广播电视管理机构(2011-2015).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7-03-23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11. ^ 寿光电视年鉴(2011-2015). 壽光黨政信息網. 2017-03-23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12. ^ 龔克. 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2018-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13. ^ 耿蘭玲. 朱立翠 , 編. 寿光日报社:事业部预算管理模式初探. 山東報業. 2013-12-19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14. ^ 14.0 14.1 14.2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专题片 (電視). 壽光市融媒體中心. 2019-11-04. 
  15. ^ 15.0 15.1 宋曉青.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壽光日報. 2019-11-05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