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路謁師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虹口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印度錫克教堂舊址
1908年的教堂

寶興路謁師所是中國上海曾經存在的一個錫克教廟宇,位於今上海市虹口區東寶興路326號(近四川北路)。

寶興路謁師所是上海第一座錫克教廟宇,興建於1907年到1908年[1],以滿足在租界內服務的信仰錫克教的印度巡捕和司閽(門衛)的宗教需求,當時他們的人數已經超過100人[2]。寶興路謁師所總造價為11200銀兩,其中3396兩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撥給,8000兩從印僑中籌募。這座謁師所佔地1.9畝,建築面積1134平方米,為2層紅磚樓房,拱形屋頂。

191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另在西區的戈登路巡捕房(今江寧路511號)興建巡捕專用的謁師所,寶興路謁師所成為司閽專用的謁師所。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印度錫克教徒達到1300餘人。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管公共租界後,他們陸續回國或前往香港。到1949年減少至200餘人。1956年再減少至不足20人。最後在1962年寶興路謁師所關閉。廟宇改為幼兒園,後又改為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3年,印度錫克教堂舊址被公佈為虹口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