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堂谿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堂谿公(?—?),戰國時期韓國人物。

韓非子》裏記載堂谿公與韓昭侯韓非都有交流,應為兩位堂谿公,擁有同一封號。

與韓昭侯同時的堂谿公,對韓昭侯說:「如有價值千金的玉杯,上下貫通沒有底,可用來盛水嗎?」韓昭侯回答不能。他問陶器不漏水,可以用來盛酒嗎?昭侯回答可以。另說堂谿公說是白玉杯沒底,瓦杯有底。堂谿公說:「陶器最不值錢,如果不漏,就可盛酒。千金的玉杯最值錢,但沒有底,不能盛水,誰還有往裏面倒飲品呢?貴為人君而泄漏群臣之言,就像沒有底的玉杯。臣下雖有智慧,也不肯盡獻出謀略,由於怕被泄露。」昭侯同意,從此單獨睡覺,唯恐說夢話而讓別人知道。

與韓非同時的堂谿公,對韓非說:「遵循古禮、講究謙讓,可以保全自己;修養品行、隱藏才智,能達到順心如意。現在韓非立法術,設規章,會給生命帶來危險。他以吳起商鞅為例來說明。韓非認為自己廢除先王的禮治,而實行法治,立法術、設規章,是利民萌、便眾庶的做法。不怕昏君亂主帶來的禍患,用法度來統一民眾的利益,是仁愛明智的行為。自己不願選擇貪生而卑鄙的做法,不敢毀傷仁愛明智的行為。

參考文獻[編輯]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 《韓非子》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