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崖土司城址

座標29°41′27″N 109°00′20″E / 29.69083°N 109.00556°E / 29.69083; 109.0055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崖土司城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湖北省咸豐縣
分類古遺址
時代元至清
編號6-163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唐崖土司城址位於湖北省咸豐縣尖山鄉唐崖司村,是土家族(一說蒙古族[1]唐崖土司治所的遺址,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作為「土司遺址」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結構[編輯]

城址西面倚靠玄武山,東臨唐崖河,地勢西高東低,東西長1200餘米,南北寬600餘米,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城址從外至內分為三重:外城內城宮城[2]

歷史[編輯]

唐崖土司始自元至正六年(1346年)覃氏始祖被封為安撫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被廢除。唐崖土司共歷16代389年,司城所在地一直未變。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唐崖土司城址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桓侯廟被毀壞,紅衛兵將石人的頭、石馬的尾巴等砸掉,但破壞行為也遭到當地村民的極力阻止[3][4][5]。1980年初,土司城遺址開始大規模修繕[5]

2013年9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辦法》,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以地方政府規章的形式立法保護唐崖土司城址[6]

參考文獻[編輯]

  1. ^ 鄭汝可. 唐崖土司城遺址謎團:是蒙古族還是土家族后裔?. 長江日報.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2. ^ 孫華. 土司遺址:中國古代山城的傑出代表[J]. 世界遺產,2013,01:62-64.
  3. ^ 唐崖土司城遗址. 湖北省人民政府.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中文). 
  4. ^ 岳小國. 从历史事件的民间叙事看改土归流———以鄂西唐崖土司为例.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4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中文). 
  5. ^ 5.0 5.1 陈照南. 中國文明網. 201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中文). 
  6. ^ 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办法 -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湖北省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13-10-11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