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戈又稱吾科吳魁[1]是中國商周時期出現的長兵器的一種,頂端是青銅制的橫刀,吳戈則為(今太湖平原一帶)人所製造的,以鋒利著稱。

吳戈一詞可見於屈原楚辭·九歌·國殤》︰「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沈約《從軍行》亦言:「玄埃晦朔馬,白日照吳戈。」一說吳戈是吳地製造的戈,以鋒利著稱。又一說吾科是指楯牌[2]。另一說吳是指「大」的意思,吳戈即大型兵器[3]

吳戈,人名。

註釋[編輯]

  1. ^ 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認為:「吳戈,同吾科、吳科、吳魁。」引《爾雅.釋器》曰:「吳魁,盾也。」《釋名》曰:「盾大而平者曰吳魁。」
  2. ^ 《楚辭·九歌·國殤》漢 王逸註:「或曰『操吾科』。吾科,楯之名也。」朱熹《集註》云:「吳戈一作吾科,楯名也。」
  3. ^ 《咬文嚼字》「吳戈」是何物,2009年第4期

參考書目[編輯]

  • 陸業龍:〈屈原辭賦兩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