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元珪(1251年—1323年),字君璋元朝廣平(今河北廣平縣)人。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被忽必烈召見,擔任後衛經歷,擢升為樞密都事。滅南宋後,參與裁定官屬、均俸祿、給醫藥、設學校、置屯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參議樞密院事,建議立武衛,專掌繕理宮城。升樞密院判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擔任禮部侍郎、左司郎中。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參議中書省事。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擔任吏部尚書,謝絕他人請謁。大德三年(1299年),擔任工部尚書,大德六年(1302年),擔任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元武宗即位,任樞密副使,議政於中書,所建言切合於世務,特加平章政事。元仁宗時,出任江浙行省左丞、甘肅行省左丞,再任樞密副使。至治元年(1321年)他與帖木兒不花奏上軍民之政十餘事。元英宗即降旨施行。後以年老致仕。至治二年(1322年)拜住當政,吳元珪與王約等商議中書省事。至治三年(1322年),去世。追封趙國公,諡忠簡。

參考文獻[編輯]

  • 元史》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