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胤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胤昌(1560年—?),字玉繩,號姜山,浙江餘姚[1]。明朝政治人物、戲曲學家[2]

生平[編輯]

萬曆十年(1582年)考中舉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登進士。曾任吏部主事河南參議。萬曆二十一年三月(1593年4月)癸巳京察,因東林黨爭,任吏部文選郎的呂胤昌被罷免。其後專心研究戲曲。與同時期湯顯祖張鳳翼沈璟梅鼎祚等戲曲家交好,常通書信。[1]

家族[編輯]

遠祖新昌[3][4]。先祖呂本為大學士。父親呂兌,母親孫鐶。舅舅孫鑨,孫鐶為孫鑨之異母妹。[5]

《牡丹亭》[編輯]

明代名劇《牡丹亭》為湯顯祖所著,但當時流傳版本很多。湯顯祖在《答凌初成》中說:「不佞《牡丹亭記》大受呂玉繩改竄,雲便吳歌。不佞啞然笑曰:昔有人嫌摩詰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則冬矣,然非王摩詰冬景也」,抱怨呂胤昌修改了他的原著。湯顯祖還吩咐演員:「《牡丹亭記》要依我原本,其呂家改的,切不可從」,要演員不要按呂胤昌的劇本演戲。現在研究認為,這是一場誤會。湯顯祖所抱怨的的《牡丹亭》篡改版本很大可能出自沈璟,並非呂胤昌所為。,湯、呂二人為多年好友,呂胤昌當年只是為沈璟代為轉交劇本,但未能交代原委,引起了湯的誤解。呂也有自己改變的《牡丹亭》版本,但已失傳。呂胤昌改編《牡丹亭》是因為原作不符合崑曲格律,改動的是格律,而並非內容[2]

著作[編輯]

  • 《全明分省分縣刻書考》
  • 夷堅志》十卷,明萬歷十八年,呂胤昌刊本
  • 校閱梅鼎祚輯《古樂苑
  • 改編《牡丹亭》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呂胤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楊惠玲. 晚明余姚孙氏、吕氏世家戏曲活动考述. 文藝史料. 2006-03-16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3. ^ 海寧呂氏祖籍新昌(3). 廣西姓氏網. 2013-04-24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張萍. 《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07. ISBN 9787308099783. 
  5. ^ 学者说孙家境. 孫境網.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