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枝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枝拳廣東拳術,為中國武術流派之一,屬於少林寺南拳分支,是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

源流[編輯]

南枝拳是由清朝廣東海豐縣人陳南枝所創,他融合家傳武學與福建南少林絕技而自成流派。現主要分佈於揭陽市榕城區及周邊的汕頭、汕尾、潮州、揭東和揭西等地,並隨着拳師遷徙僑居而在海外生根開花,影響遍及港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以及英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1]

介紹[編輯]

南枝拳拳式要求頭正、身正、手正、步正,手腳運動變化以圓弧為主,順遂連貫無澀滯僵直之態。主要手型有平椎拳、鳳眼拳、橋手、鷹爪手、虎爪、金剛指(單指)、金剪指(雙指);主要步法以馬步為主,有案腳(虛步)、弓步、蓋步、插腳(交叉步)、磕腳(類似半跪步)等,強調虛實輕重的配合,其中響馬(震腳發勁)擊撞封鎖敵手下架是南枝拳的一大特色。[1]

南枝拳的技理技法主要表現在:重門戶、子午正,四平馬正、拿鈸手居中護中,掄中步走小門,側身進退較多;以橋手擺樁前置,根據情勢變化壓、切、截、纏、摔等,全身六節(肩、肘、腕、胯、膝、踝),曲扣以護各部位;強調乘勢,陽手入、陰手出,遠則直臂推擊,近則撞節(肘法),挑、摔、頂、靠,運用頭、肩、背、胸、腹、胯,周身擊敵。

套路[編輯]

南枝拳套路主要分徒手拳、長器械、短器械三大項,其中,以徒手拳最具影響。徒手套路包括勢步、利刀削竹、十家步、龍車水、倍午、雲肩、連人帶馬、三角、曾字跳、塗虱出洞、烏鴉展翅、百鳥朝凰、白鶴踏蝦、中拳、穿針、六丁六甲等。長器械套路有眉頭棍、礱心棍、三腳虎棍、虎尾輪棍、掘田戽水棍、雙頭棍、八卦棍、七星棍、青龍大刀、梅花槍、三股叉等;短器械套路有八仙劍、八卦雙劍、殺手雙劍、柳葉單刀、八卦鐧、殺手鐧、太祖下山雙刀、蝴蝶雙刀等;此外,還有板凳及銅鈎、鐵筆、鐵拳頭、飛鏢、毒砂等特殊套路,以及徒手對打、徒手對刀、雙鐧對槍、三股叉對「嗒仔」、板凳對棍等對打套路。[1]

外部連結[編輯]

南枝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南枝棍和南枝拳演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廣東文化館-南枝拳.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