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特提斯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新世時,特提斯-副特提斯地區發生古地理重組,從早始新世(上)時連成一體的特提斯洋,到漸新世(下)時零散分佈的副特提斯區域。
古新世時期,特提斯-副特提斯區域的古地理重組,從早始新世(上)時連成一體的特提斯洋,到漸新世(下)時零散分佈的副特提斯區域。注意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之間失去了相連的深水通道,以及印度洋和北冰洋間海峽的關閉,大多數始新世的海路在漸新世時徹底關閉。[1]

副特提斯洋是一大片淺內海,從阿爾卑斯山以北的中歐地區延伸至中亞鹹海

副特提斯洋有着與眾不同的古地理環境:其包含一系列形成於晚侏羅世牛津期的深盆地,是大西洋洋中脊的延續。這些盆地通過狹窄的淺海水道互相連接,並與全球海洋相連。這些水道往往限制了水體交換,造成廣泛的長期缺氧。[1]

漸新世中新世早中期時,副特提斯洋尚與特提斯洋或其後繼者(地中海印度洋)相連 。但到中新世晚期開始時,這一整片海變成了一個巨湖,從阿爾卑斯山東側一直延伸到今日的哈薩克斯坦[2]上新世開始(500萬年前以來),副特提斯洋逐漸變得更淺。黑海裏海鹹海爾米亞湖納馬克鹽湖等都是副特提斯洋的遺蹟。

副特提斯洋形成於3400萬年前漸新世開始時,[3]當時隨着阿爾卑斯造山運動形成了喀爾巴阡山脈迪納拉山脈托羅斯山脈厄爾布魯士山等山脈,特提斯洋北部與特提斯洋的地中海區域分離。

侏羅紀白堊紀,歐亞大陸的這一部分被淺海覆蓋,形成了特提斯洋的邊緣。但由於位於古特提斯洋南界的安納托利亞是原辛梅利亞大陸的一部分,古特提斯洋的最後殘餘可能是黑海下的洋殼。2億年前,盤古大陸分裂後,特提斯洋形成於勞拉西亞大陸(歐亞大陸與北美)和岡瓦納大陸(非洲、印度、南極洲、澳洲和南美)之間。

命名與研究[編輯]

「副特提斯洋」(Paratethys)最早由Vladimir Laskarev於1924年提出。[4]Laskarev的定義只包括新近紀海洋的化石和沉積地層。這一定義後來包含了漸新統。從軟體動物、魚類和介形綱等動物的化石分佈來看,可以推斷這些時期存在一個獨立的水體。在副特提斯洋與其他水體互相分離的時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動物群系,並在沉積物中得以保留。如此便可以研究副特提斯洋的古地理學演變。 Laskerev對副特提斯洋的描述早在Roderick Murchison爵士1845年著作的第13章中就已預見到。[5]

副特提斯洋海區區別於特提斯洋的重要特徵,是廣泛發展的地方性動物群,這些物種往往適應了淡水和微鹹水,如裏海近水中的現代物種。這種獨特的動物群中,來自淡水的單殼類,如LimnexNeritinex,與部分鹹水中常見的Cardiacae和Mytili的形式十分相像,使得副特提斯洋的地質記錄難以與其他大洋的相對應,因為它們的動物群是獨立演變的。。因此研究副特提斯洋的地層學家有自己的一套地層,時至今日仍常取代國際地層委員會發佈的官方地質年代使用。

古地理學演變[編輯]

副特提斯洋橫跨中歐到西亞的大片面積。在西部,它可能延伸到阿爾卑斯山脈北側的磨拉岩盆地維也納盆地、外喀爾巴阡盆地、潘諾尼亞盆地等處,向東一直到現在的黑海裏海鹹海

缺氧的巨人[編輯]

始新世和漸新世的分界線是全球海平面的大幅下降和全球氣候的急劇冷卻。同時發生了阿爾卑斯造山運動,產生了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脈迪納拉山脈托羅斯山脈厄爾布魯士山和許多其他分佈在歐亞大陸南緣的山系。海平面下降和構造隆起的結合,導致了特提斯洋和副特提斯洋水體的部分中斷。由於與全球海洋的聯繫不暢,副特提斯洋水域開始分層,變成了缺氧水體。

漸新世到中新世早期的副特提斯盆地中西部經歷了激烈的構造活動和缺氧事件,並被沉積物填滿。在中新世早期,東喀爾巴阡山脈地區形成了當地的石膏-鹽類蒸發盆地。東副特提斯盆地容納了副特提斯洋的大部分水,在3500萬年前到1500萬年前長達2000萬年的時間裏一直是缺氧的。在此期間,副特提斯洋作為一個巨大的碳匯[1]將有機物困在沉積物中。在距今約1500萬年的中新世,[6]從當時全球範圍內的海侵來看可知海平面有一次大幅上漲,這次事件也稱Badeninan洪水,改善了副特提斯洋的水文環境。[7]

短暫的開放海域[編輯]

在Badenian洪水之後的中新世中期,副特提斯洋變為開放的海域。鹹水湖盆地變為寬敞的海洋,豐富的海洋動物如鯊魚巨齒鯊等)、珊瑚海洋哺乳動物有孔蟲門浮游生物從相鄰的地中海散播開來,可能是途徑今日斯洛文尼亞境內的跨特提斯海峽來的。[8]

鹽巨人[編輯]

副特提斯洋的開放海洋環境是短暫的。中新世中期,歐洲中部山脈的隆起和海平面下降,再次將副特提斯洋和全球海洋隔離開來,引發了副特提斯洋鹽度危機,也稱Badenian鹽度危機[9]自13.8Ma至13.4Ma,持續40萬年。[10]最終,在外喀爾巴阡盆地、特蘭西瓦尼亞高原潘諾尼亞盆地等地形成了厚厚的蒸發岩層(鹽和石膏)。 特蘭西瓦尼亞的鹽礦,如薩利納圖爾達鹽礦、Ocna Mures、Ocna Sibiului、Praid,以及東中部喀爾巴阡山地的鹽礦,如維利奇卡鹽礦博赫尼亞鹽礦、Cacica、斯勒尼克鹽礦,還有南喀爾巴阡的鹽礦,如Ocnele Mari等,全都形成於這一階段。斯洛伐克東部、喀爾巴阡山Maramureș(普雷紹夫附近的鹽礦)以西的地區也存在蒸發鹽,匈牙利中部潘諾尼亞平原也有厚度較薄的沉積。

大湖[編輯]

約1200萬年前,在晚中新世開始前,副特提斯洋變成了一個巨湖,面積足有280萬餘平方千米,從阿爾卑斯山東側一直延伸到今日的哈薩克斯坦,其特點是鹽度一般在12–14%。在它存續的500萬年裏,這個巨湖都是許多獨特物種的家園,如軟體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以及微型鯨魚、海豚和海豹。[2][11]

副特提斯洋之後[編輯]

當地中海的一些部分在墨西拿鹽度危機中乾涸後(約600萬年前),副特提斯洋的水有時可以流進地中海盆地。在上新世(距今533-258萬年),前副特提斯洋徹底分成了幾片內陸海,有時彼此完全分離。一個例子是潘諾尼亞海,是位於潘諾尼亞盆地半鹹水海。這樣的海有許多在更新世開始前就消亡了。目前,在曾經廣闊的內陸海中,只剩下了黑海、裏海和鹹海。

另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Palcu, D.V.; Krijgsman, W. The dire straits of Paratethys: gateways to the anoxic giant of Eurasia.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23, 523. S2CID 245054442. doi:10.1144/SP523-2021-73. 
  2. ^ 2.0 2.1 Sid, Perkin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orld's largest lake. sciencemag.org. 2021-06-04 [202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3. ^ Stampfli, Gérard. 155 Ma - Late Oxfordian (an. M25) (PDF). University of Lausanne.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13). 
  4. ^ Laskarev, V. Sur les equivalents du Sarmatien superieur en Serbie. Vujević, P. (編). Recueil de Travaux Offert à M. Jovan Cvijic par ses Amis et Collaborateurs. Beograd: Drzhavna Shtamparija. 1924: 73–85. OCLC 760139740. 
  5. ^ "On the Geology of Russia in Europe and the Ural Mountains" 1. London: John Murray. 1845: 297–323. 
  6. ^ Palcu, D.V.; Popov, S.V.; Golovina, L.; Kuiper, K.F.; Liu, S.; Krijgsman, W. The shutdown of an anoxic giant: Magnetostratigraphic dating of the end of the Maikop Sea. Gondwana Research. March 2019, 67: 82-100. Bibcode:2019GondR..67...82P. S2CID 134737570. doi:10.1016/j.gr.2018.09.011. 
  7. ^ Sant, K.; Palcu, D.V.; Mandic, O.; Krijgsman, W. Changing seas in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of Central Europe: a Mediterranean approach to Paratethyan stratigraphy. Terra Nova. 2017, 29 (5): 273-281. Bibcode:2017TeNov..29..273S. S2CID 134172069. doi:10.1111/ter.12273. 
  8. ^ Bartol, M.; Mikuž, V.; Horvat, A. Palaeontological evidenc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Paratethys and the Mediterranean in the late Badenian/early Serravalia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5 January 2014, 394: 144-157. Bibcode:2014PPP...394..144B. doi:10.1016/j.palaeo.2013.12.009. 
  9. ^ Rögl, F. Palaeogeographic considerations for Mediterranean and Paratethys seaways (Oligocene to Miocene). Annalen des Naturhistorischen Museums in Wien: 279–310. 
  10. ^ De Leeuw, A.; Bukowski, K.; Krijgsman, W.; Kuiper, K.F. Age of the Badenian salinity crisis; impact of Mi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on the circum-Mediterranean region. Geology. 2010-08-01, 38 (8): 715–718. Bibcode:2010Geo....38..715D. doi:10.1130/G30982.1. 
  11. ^ Palcu, Dan Valentin; Patina, Irina Stanislavovna; Șandric, Ionuț; Lazarev, Sergei; Vasiliev, Iuliana; Stoica, Marius; Krijgsman, Wout. Late Miocene megalake regressions in Eurasia (PDF).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 (1): 11471 [6 June 2021]. Bibcode:2021NatSR..1111471P. PMC 8169904可免費查閱. PMID 34075146. doi:10.1038/s41598-021-91001-z.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5). 

閱讀更多[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