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代食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代食品,指在沒有食品的條件下為充飢而被迫採用的原本並不用來食用的物質,這種現象常常發生在戰爭或者饑荒時期。代食品因地域變化也不同,例如在海地饑荒中,人們使用一種稱為「特雷」的泥餅充飢[1],而在中國大陸五、六十年代三年困難時期中,人們使用樹皮草根[2],乃至觀音土充飢[3]。而長期食用代食品,只能增加人的飽腹感並對人體有害。

參考資料[編輯]

  1. ^ 海地物價飛漲 貧民以“泥餅”充飢--科技--人民網. scitech.people.com.cn. 2009 [last update] [6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2. ^ '三年自然灾害'中国对外援助12.32亿_星岛历史_岁月印迹. history.stnn.cc. 2011 [last update] [6 January 2012].  [永久失效連結]
  3. ^ 邓小平堂弟谈三年自然灾害时四川的吃人肉情况_历史频道_凤凰网. news.ifeng.com. 2012 [last update] [6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