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疆域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疆域史,是中國歷史上各個政權及民族的疆域變更史。

遠古時代

[編輯]

九州

[編輯]

遠古華夏先民主要沿着黃河中下遊一帶聚居,即中原地區,稱周邊部族為戎狄

夏朝以前,由於沒有當時的文獻,只有傳說和後世的記載。據傳在生活的年代,洪水氾濫,受命治水,他歷時十三年[1],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2][3]。據後世文章,禹在治水期間,踏遍天下山川,如戰國時所著的《禹貢九州乃體現戰國時期人的地理觀。初將赤縣神州分為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豫州雍州梁州荊州揚州九州,成為漢族地區的別稱。

封建時代

[編輯]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編輯]

西周三代,疆域處於混沌狀態,部落散漫四方,但三代都城均於黃河中下游地帶。其中夏在中,商在,周在西

由於關於夏代的歷史文獻與歷史遺址均極少,因此夏代的疆域難以考證。據顧頡剛考證:中夏以前,夏代政治中心似乎在山東省,其勢力及於河北、河南;晚夏則移到伊、洛流域。[4]

中國疆域史在華北地區的位置
崇
中國疆域史
斟鄩
斟鄩
安邑
安邑
平陽
平陽
晉陽
晉陽
中國疆域史
原
中國疆域史
陽城
陽城
中國疆域史
老丘
老丘
中國疆域史
帝丘
帝丘
西河
西河
昆吾
昆吾
韋
英
六
商1
1
商2
2
商3
3
有易氏
有易氏
有鬲氏
有鬲氏
中國疆域史
有窮氏
有窮氏
中國疆域史
有仍氏
有仍氏
中國疆域史
有緡氏
有緡氏
中國疆域史
有虞氏
有虞氏
中國疆域史
有扈氏
有扈氏
塗山氏
塗山氏
防風氏
防風氏
萊   夷
萊   夷
九   夷
九   夷
三   苗
三   苗
獯   粥
獯   粥
夏時期全圖[5]
夏後都邑 夏後都邑 方國都邑 方國都邑 商族都邑 商族都邑

商(前1600年-前1046年)

[編輯]

商發跡於東北渤海灣易水流域一帶,後南遷至濟水與黃河間,即今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據史籍記載,從始祖,商人一共遷移八次。湯在位後,商的實力開始壯大,先後翦除其周邊昆吾等夏的羽翼,最後再一舉消失夏朝,佔據中原。夏的末代君主則逃亡到南方的南巢。商湯以後,商的都城又多次遷徙,直到盤庚時從(今山東曲阜)遷至(今河南安陽)。自此至商朝滅亡的270多年間,商的都城一直在殷,但從帝乙開始都別居於沫(即朝歌,今河南淇縣)。武丁在位時是商朝國力極盛期,較夏代大有擴展,他北擊鬼方羌方,南討荊蠻,將勢力東至山東半島;西到甘肅東部;南在今長江流域,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代都有當時的遺址和文物。但到武乙在位時,東夷開始崛起並活動於淮河流域,有向中原擴張的企圖。帝乙和其子帝辛兩代多次伐東夷,雖然獲得勝利,但自身實力也受到損耗。位於西方的周人乘機滅商,建立周朝。[6][7]

商朝勢力範圍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編輯]

周起源於今陝西西部甘肅東部一帶,其始祖被認為是農業的創始者,號為后稷。傳說傳封棄於,到公劉時又遷往,再傳到古公亶父時遷至周原,周人從此開始強大。到商朝的帝辛在位時,周的首領西伯昌再將都城遷往灃水西部的豐(今陝西西安)。其武王在位時,周取代殷,分封滅商功臣和商的遺臣。他封帝辛(即紂)之子武庚於商的舊地殷,再封自己的親弟管叔鮮蔡叔度於其周邊,以作監視。武王在滅商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其子成王即位,由周公旦攝政。武庚乘機與不滿周公掌權的管叔、蔡叔和東夷部族聯合反周,但為周公東征平定。事後,為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周公在洛水北方建造雒邑(又作洛邑),作為周朝在東方的政治中心。周公還繼續分封諸侯,並將不少諸侯改封到東方。周朝經過成康之治後,國土大幅向外擴張,向已征服肅慎(今遼寧省朝陽縣一帶),漢水中游,東到大,西至渭河上游[8],廣封諸侯。也為其後的分裂時期及秦朝奠下基礎。[9]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編輯]

春秋

[編輯]

西周末年,周幽王廢原來的申后而立自己寵愛的褒姒,又將褒姒之子伯服立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聯合犬戎攻入周的都城,幽王被害於驪山之下,申後之子宜臼在一部分諸侯的幫助下東遷至雒邑,史稱他以後的周朝為東周。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前者是將魯國史書《春秋》而得名,後者則是來源於西漢學者劉向所編的《戰國策》。春秋時期,周的直屬領土尚有數百里,由於周室德衰,號令不通,只得以土地為籌碼請求諸侯協助,使得畿內土地日益縮小[10]。周天子的權威日益衰落,使之成為徒有虛名的共主。那麼本是西周分封的各諸侯國則皆以擴張為第一要務。當時,見記史籍記載的諸侯約有140餘個,其中國土較大者有中山等13國,加上已經淪為一小國的王國。經過長期的兼併,春秋末年的諸侯數約為30個,其中較強盛的魯國初時有今山東曲阜、寧陽、泗水、金鄉、魯台、文上、濟寧與嘉祥等地,後經過擴張,其境跨三省,約相當於今二十多縣。秦國的西疆擴展至渭水上游。晉國攻滅狄戎,北疆達到山西汾河中游,東部又取衛國的殷,南下獲鄭國的虎牢,周室的陸渾一帶,其境東西長二千多里,擁有今山西大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山東一帶。燕國佔有了大凌河流域。楚國控制了雲夢澤平原。越國佔有浙江北部。是為當時疆界四至。[11]

春秋後期中國疆域

戰國

[編輯]

進入戰國時期後,先是越國一舉滅吳,並將勢力延伸到山東半島。為了爭霸中原,越王勾踐將都城遷到琅邪。公元前453年,晉卿韓氏、趙氏和魏氏三家分晉,晉君僅餘兩城。而東方的齊國姜姓政權也於公元前386年被專政的田氏所取代。至於周王室的直屬領地則日益減少,最終在公元前367年分為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在形勢大亂的戰國,各諸侯國都紛紛向四周開闊疆土。趙國通過胡服騎射,北界由桑乾河推移到河套地區。燕國擊敗北方的山戎、東胡,拓地千里,築長城,於遼東地區新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等郡,其勢力直達朝鮮。秦國疆域擴張最為顯著,歷經數代秦君,先後滅大荔、義渠和豲,令秦國西境達到今甘肅東部洮河流域;並且南下攻滅了兩國,勢力擴展到四川地區;在東部則奪取了魏國的西河郡和上郡。楚國也向南發展到流域,向西佔領了湘西、鄂西地區,楚將莊蹻向西南擴張到黔中、滇國。[11][12]

帝國時代

[編輯]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編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亡六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不過,秦始皇並不滿足原東方六國的疆域(北至遼東長城一帶,南至長江流域),早在王翦攻滅楚國後不久,秦軍就越過大山和叢林進入現浙江南部和福建地區征服那裏的越人,並置閩中郡。

前210年,秦朝疆域

公元前215年,蒙恬以30萬大軍在北方佔領了河南地,將匈奴勢力一度驅逐到陰山以北[13],秦朝於當地設九原郡。為了加強對北方疆域的控制和防禦外敵,秦朝將戰國時期的趙、燕、秦三國所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的秦長城。為了控制南方的南越地區,秦始皇令史祿開鑿靈渠以連接湘水灕水,秦軍順勢南下,奪取今兩廣和越南東北部地區,在當地設南海、桂林、象三郡。在西南地區以成都一帶為中心向西、北兩個方向擴張,獲得了今大渡河以北與岷江上遊地區。除此之外,還從四川宜賓向南雲南曲靖一線開五尺道。至此到秦始皇去世前,其疆域範圍已是北至河套、陰山與遼水下遊,南達越南東北、西至隴山、川西和雲貴,東抵朝鮮半島北部。秦朝在這大片的疆域內都採取郡縣制。[14]

漢朝(前202-220年)

[編輯]

楚漢戰爭中取勝的漢王劉邦建立漢朝,不久削除異姓諸侯,後又有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由於秦末民變楚漢戰爭的嚴重破壞,使得西漢前期國力薄弱,無暇顧及邊防。河南地在秦漢之際復為匈奴所有[15]南越,閩越,黔中地區亦先後放棄。國土大幅減縮。

前195年,漢高帝十二年的漢朝疆域(十國十五郡)。十個封國分別是燕國代國趙國齊國梁國楚國吳國淮陽國淮南國長沙國

文景之治後,到漢武帝時期,武功極盛,領土空前擴張。公元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雲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漢朝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後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稱河西五郡。前138年,東甌王迫於閩越王的威脅,舉國內遷到今江淮流域。前111年,漢軍把閩越國收入版圖。前112年,漢軍平南越,又佔有了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地區,漢軍征服了諸國,邊界一度推移到雲南哀牢山高黎貢山。前108年漢軍吞併了衛氏朝鮮,設置了東北四郡。邊疆形勢蔚為改觀。並在漢宣帝神覺二年(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府都督西域諸城邦[16]

前141-前87年,漢武帝時的漢朝疆域。

新莽末期,疆域萎縮。在遼東地區撤消了真番、臨屯二郡。在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並且放棄了海南島與象郡。光武中興明章之治後收復了新莽末年丟失的領土,並且有所擴張,東漢晚期,中原戰亂不斷。遂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區在這個期間先後放棄。高句麗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

漢地原來指稱漢朝領土,後來成為漢族地區的簡稱。

三國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編輯]

東漢末期以後,遼東地區各民族勢力林立。其中最強大的是高句麗。公元313年,高句麗佔有樂浪西晉及中原勢力至此退出朝鮮半島。404年高句麗更進一步佔領了遼東地區兩郡。整個遼河以東地區至此全為高句麗所有。

漠北地區前後有多個游牧民族興起,在拓跋鮮卑徙居中原建立後魏王朝,最大的勢力即為柔然。北魏與柔然之間戰爭不斷,但疆界大體穩定,少有變化。555年,突厥北齊夾擊柔然,柔然被攻滅。突厥成為了漠北新霸主。此外中原王朝也喪失了對於西域地區的控制。吐谷渾則在西部地區長期威脅着當時華北各政權的邊境。

三國時代,蜀漢在今西川陝西部分地區設置了不少郡縣。南朝前中期一度控制西南地區,但是在侯景之亂後,西南地區各原住民勢力紛紛反叛獨立。南朝勢力退出寧州。林邑國繼續向北發展,侵佔整個日南郡。陳朝的南界北移到北緯18度。

約262年,三國疆域。

隋朝(581-619年)

[編輯]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建立隋朝後,開始了大規模領土擴張,開皇四年(584年),衰落的東突厥寄居漠南,隋藉此收復了河套地,設置五原、榆林等郡。開皇九年(589年)吞併南陳,隋煬帝楊廣在大業五年(609年)親自率軍平定了吐谷渾[17],並且佔領了伊吾,合為西北五郡。在西南地區,隋朝恢復了對南寧州的統治。大業元年(605年),隋平林邑,不過僅數月時間,隋退兵後,林邑即復國。隋初海南島由高涼冼夫人控制。仁壽元年(600年),隋廷正式將今海南島納入版圖[18]。隋末年天下大亂,吐谷渾等又先後趁機復國。

唐朝(618-907年)

[編輯]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武德七年(624年)統一全國,唐太宗時期(626年—649年)領土大幅擴張。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滅東突厥,漠南地區成為唐朝的一部分[19]。貞觀二十年(646年),平定薛延陀,漠北納入唐朝的疆域,唐設置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等羈縻機構進行都督。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突厥復國,唐朝勢力退出漠北。後回紇建國,在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盡占原突厥故地,成為漠北雄國。

西北邊界上,唐高宗顯慶四年(657年)平定西突厥,唐高宗龍朔元年(660年)勢力一度伸至波斯(當時屬於阿拉伯帝國)邊境的吐火羅地區,並在這些地區設置都督府州。後來,由於大食勢力擴展,麟德二年(665年)唐朝勢力退出蔥嶺以西。

楊堅楊廣在位期間曾派遣軍隊前後總共四次出征高句麗(598年,612年,613年,614年),均失敗。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開始傾力東征高句麗。到龍朔元年(660年)平定百濟、乾封二年(668年)八月平定高句麗,設立安東都護府於平壤管理此地。但不久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與和羅唐戰爭的結束,唐高宗儀風二年(677年),唐軍退回大同江以南,跟新羅與大同江為界。粟末靺鞨部乘機進入,並於武周聖曆元年(698年)建立渤海國[20];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朝最終承認新羅佔領大同江以南。

616-907年,唐朝疆域。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侯君集平定吐谷渾,吐谷渾自此臣服於唐。不過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被吐蕃侵吞。吐蕃於7世紀初葉開始興起,松贊干布在位時期遷都邏些,又先後征服蘇毗、羊同、尼婆羅,最終統一青藏高原,成為唐廷最大勁敵。

安史之亂期間,唐朝遭受沉重打擊。期間周邊國家乘勢侵佔唐朝領土。使唐朝領土在之後三十六年中逐步萎縮。回鶻汗國在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建立並完全佔有漠北地區。後於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因內亂而覆亡,部分回鶻人於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至會昌六年(846年)西遷今新疆的天山南北地區,另有部分回鶻南下與唐朝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敗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俘獲大量回鶻侯王貴族。

五代與宋朝(遼、金、夏)(907-1279年)

[編輯]

=北宋與遼、西夏

[編輯]

8—9世紀時契丹人遼河流域地區日益壯大,最終於唐昭宗天佑四年(907年)建國。並於926年吞併了渤海國,並且在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得到石敬瑭割讓的幽雲十六州

北宋結束北漢政權後,重新統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區,結束了自中唐以來,全國百餘年的政治分裂。但其在疆域開擴上未有顯著進展。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多次與遼作戰,但始終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澶淵之盟後使得宋遼兩國維持了100多年的和平,期間疆界不變。宋遼邊界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遼聖宗時期沿克魯倫河設置一系列邊防州,擴大了疆域。

党項人於宋仁宗景佑五年/西夏景宗大慶三年(1038年)建立西夏,對宋遼兩國稱臣。一開始北宋對西夏採取綏靖的政治策略。宋神宗時期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哲宗時期又進一步取得了今青海的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總體來看,北宋對西夏的戰爭沒佔到任何便宜。西夏全盛時代其疆域:東據黃河,西至玉門關,南臨蕭關,北抵大漠。

1111年,遼朝及北宋疆域

北宋也在西南與大理國交界一帶設置了一些州。包括黎、敘、瀘、黔、邕等州。終宋一代無大變動。

南宋與金、西夏

[編輯]

1115年(金太祖收國元年/宋徽宗政和五年)阿骨打建立大金國,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吞滅遼朝,並在靖康之難後佔領北宋首都開封。宋室被迫南渡至臨安

在建炎元年(1127年)至紹興七年(1137年)華北地區先後被金扶植的張邦昌的張楚和劉豫的劉齊統治。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趙構在陪都南京應天府(在今河南商丘)稱帝重建宋朝,斷代史稱南宋[21];1129年,趙構被金兵所追擊從建康府逃到臨安府,以之為「行在」(即臨時皇宮所在)[22];自1138年起,趙構常駐臨安府[23]紹興和議後的宋朝疆土僅限在秦嶺大散關到淮河以南以及岷山以東地區[24],史稱南宋。1137年金熙宗廢除劉齊,直接統治華北,金朝全盛時代疆域遼闊:東至日本海、西鄰西夏和青藏高原、隔鴨綠江與高麗接壤、北到黑龍江以南。

1142年,紹興和議時金朝和南宋疆域

周邊勢力

[編輯]

在西南地區,贊普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國。經過繼任者在唐高宗龍朔元年(662年)到龍朔二年(663年)之間打擊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的戰爭後佔領了青海西部的吐谷渾之地,之後跟唐軍反覆爭奪;又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佔領安西四鎮,但是公元675年安西四鎮復歸於唐,687年-689年,武則天削減安西防務,吐蕃趁機進佔安西四鎮,武周長壽二年(692年)王孝傑大破吐蕃,復收安西四鎮;安史之亂期間吐蕃趁機逐步佔領了隴右,朱泚之亂期間吐蕃趁機完全佔據河西走廊。公元790年至公元810年,吐蕃佔據北庭、安西,進入極盛,除青藏高原外,北有新疆湟水,東至隴山,東南有雲南西北角和四川西部山區,南至尼泊爾,和恆河流域平原和恆河三角洲地區,西至中亞。唐肅宗寶應二年(763年)冬天,安史之亂唐朝被內鬥嚴重削弱,朔方軍等等唐朝軍將因為與唐廷的矛盾而放吐蕃軍東進,吐蕃趁機占長安15天,聽聞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了。吐蕃曾多次與唐「會盟」、「敗盟」。最後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與唐進行長慶會盟,確定了與唐的疆界。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土豪張議潮趕走吐蕃守將,佔領瓜、沙二州,後於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在唐軍的援助下,收復了河西走廊與隴右。時於846年之後吐蕃發生連年內亂,最終在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徹底瓦解覆亡。

南詔建立後,日益強大。後於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與唐朝對立,建都太和城。在其全盛時代的疆域有今日:雲南全省,四川大渡河以南,貴州西部與緬甸北部。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為權臣鄭氏所篡,建立長和國,南詔亡。後又經大天興、大義寧兩國,直到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政權落於貴族段氏手中,建立大理國

五代時交州土著勢力興起,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吳權建立吳朝脫離南漢獨立。自此長期屬於中原王朝的越南北部地區完全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

蒙古興起

[編輯]
1206年-1294年,蒙古帝國疆域的演變

蒙古帝國的興起與征伐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強悍的一次擴張征服運動。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元太祖)完成兼併漠北各游牧部落大業,並建立大蒙古國。此後,蒙古軍先後七次攻打西夏,直到於1227年滅亡西夏。1211年起蒙古軍開始打攻金國;開始了蒙金戰爭,1215年攻陷中都,1233年在三峰山戰役之中全殲金兵主力,1234年2月9日與宋軍聯合攻金,金亡。1218年,西遼被蒙古滅亡。1231年,蒙古軍為了順勢藉助攻金戰役繞道南宋的漢中和漢江從而迂迴包圍金國而侵宋,1235年起全面攻宋,而到1259年由於蒙哥大汗的去世而暫告中斷。在此期間,蒙古軍先後三次西征(指:(1219年—1223年,1236年—1242年,1256年—1259年期間)),並於1239年佔領拉薩,1253年完全佔領吐蕃(今天的西藏),1253年滅亡大理國。1259年底佔領整個南宋的川陝四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利州路)和除開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西部之外的西亞地區。至此,帝國的疆域極盛,北逾貝加爾湖(一說達北冰洋)、南至中南半島、西至多瑙河下游地區、東至日本海,創建了當時世界上領土最遼闊的帝國,即蒙古帝國(中國史書又稱之為大蒙古國),面積高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蒙古帝國自1259年8月11日蒙哥大汗死後、在1260年—1264年期間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後最終裂解為忽必烈家族的控制區(即後來的大元帝國)與四大汗國,已完全各自為政,互不隸屬。

元朝(1271-1368年)

[編輯]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在元大都建立元朝。早在元王朝建立之前的1231年蒙古軍就開始侵佔南宋領土,在48年的戰爭之後最終於1276年正月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不過,宋殘餘抗元勢力直到1279年二月的崖山海戰後才徹底覆滅,元朝統治整個中國大陸。據《元史》地理志載,元代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大致範圍西到今新疆東部,西南包括西藏雲南緬甸北部,北至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越過貝加爾湖(一說至北冰洋),東北到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遠遠超過之前南宋西夏大理四國的面積之和。至大三年(1310年)時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一說2267萬平方千米)。

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元帝國和察合台汗國合作滅亡了窩闊台汗國,困擾元朝40餘年的西北邊患終於徹底結束,元朝西北邊境從此基本穩定。雙方瓜分了窩闊台汗國的領土,多數為察合台汗國所佔,少數(原窩闊台汗國北部地區)為元朝所取得。

明朝(1368-1644年)

[編輯]
明朝最大疆域(永樂時期),其中包括羈縻地東北地區(包括外東北)、新疆哈密、青藏地區(有爭議[25][26][27][28][29])和短暫佔領的安南地區 (今越南北部)。

1279年元世祖吞併南宋後,除西北地區疆域有所變動外,大體趨於穩定。但自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義以來,元朝逐漸失去對中原地區的控制。

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在之後的北伐之中,最終迫使元室遷移漠北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後,朱元璋在1352年投靠紅巾軍起義軍之一的郭子興而起兵,1356年取集慶,並在之後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群雄起義軍勢力。1368年1月23日,即帝位,建國號大明,之後北伐中原,元惠宗先後逃至上都應昌,並在應昌去世。元王朝殘餘勢力在北伐軍不斷追擊之下,逃至漠北,史稱北元。明軍繼續東征西討,洪武四年(1371年)平定割據四川的明夏政權;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蒙古人控制下的雲南,洪武廿年(1387年)降元遼東守將納哈出,統一告成。明太祖收復了原南宋、金、西夏、大理的領土;對原屬元王朝控制的東北、哈密等衛保持羈縻關係。新疆大部分地區由東察合台汗國控制。北元明太祖北伐之下逐漸衰落。北元最終於(1388年)在明太祖第六次北伐的打擊之下,被阿里不哥後裔覆滅。

明太祖明成祖時期,多次對北元韃靼瓦剌用兵。當元殘餘勢力北遁後,期間明軍在戈壁設置了四十多個衛所。明太祖和明太宗時期與北元韃靼瓦剌的邊界大致沿着陰山、大青山向東北至西拉木倫河一線[30]。15世紀30年代後,由於氣候變化,地球表面的氣溫逐漸轉向寒冷,沙漠日漸擴大,環境惡化,明王朝的北界逐漸退縮到以今明長城為界。明成祖以後,明廷開始陸續在與蒙古交界地區修築長城,並設置九邊[31],加強對蒙古的防衛。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至永樂七年(1409年)間,明朝陸續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兩岸設置羈縻衛,並統合為奴兒干都司以控制遼東地區,勢力一度到達庫頁島,廢於宣德九年(1434年);大部分東北地區復為兀良哈和各土著部落控制,但終明一代仍維持對遼東的控制。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稱可汗,建國後金。後金不斷壯大。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遼東都司大部淪陷於後金。

明成祖時期在西北方向最遠控制哈密,並在附近設置七衛。明世宗嘉靖年間受到吐魯番瓦剌等的數次攻擊,被迫全數放棄,最後退守嘉峪關[32]。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將雲南納入版圖,並在邊境上設置六個宣慰司,分別為車裏老撾八百大甸木邦孟養緬甸。明中葉,國勢衰落後,除了東部的土司外,諸土司先後為緬甸東吁王朝所有。明永樂四年(1406年)明軍征服安南,永樂七年(1407年)設置交阯承宣布政使司。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棄於宣德二年(1427年),安南復國。1521年,與葡萄牙爆發屯門海戰,明朝收復屯門,其復又於西草灣大破葡軍,阻止葡萄牙殖民者在香港建立殖民據點的企圖。1553年,葡萄牙帝國取得在澳門的停泊船舶權,4年後又取得正式居留權;百年後,澳門已成為葡萄牙帝國全權統治的領土。明思宗崇禎十四年(1642年),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出了東亞海域。1661年,原明代海盜鄭芝龍後裔鄭成功進軍台灣,在當地延續明朝政制,史稱明鄭

清朝(1644年-1912年)

[編輯]

努爾哈赤在1583年以十三副遺甲起兵,至乾隆帝平定準噶爾。由東北遼寧一地的部落政權,通過二百餘年的戰爭和兼併,擴張成為中國歷史上疆域面積僅次於蒙古帝國的全國性政權。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領土面積高達1,300萬平方公里。將西藏、新疆(含外西北)、蒙古、青海外東北等完全納入清帝國疆域之下。清代的領土擴張奠定了後來中華民國版圖的基礎。

努爾哈赤時代開始的擴張

[編輯]

明神宗萬曆十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始起兵開始兼併鄰部。在統一建州女真,吞滅海西女真,征服東部蒙古後,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即汗位,建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18年,始侵明遼東都司;1626年,皇太極登基;1635年10月16日,建族名為滿洲;1636年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大清

大清建國後的123年,領土在逐漸擴張中。1644年6月6日,在明將吳三桂指引下,清軍進入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入取北京,史稱清兵入關。1645年,清軍入取江南,南明弘光帝政權覆滅。1659年,清兵入滇,永曆帝逃往緬甸,後被俘。1662年,南明勢力最終被徹底撲滅。明末民變前的明王朝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公里,至此,完全歸入其版圖。1683年,鄭克塽降清,臺灣首次併入中國版圖。

努爾哈赤時,統一了建州諸部與海西四部,征服了野人女真的主要部分。臣服了蒙古科爾沁喀爾喀等部。康熙帝時期,統一了烏蘇里江、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諸部。後蒙古察哈爾部,土默特鄂爾多斯部等又相繼降附,漠南蒙古十六部到此全入清之疆域。

1620年代後,準噶爾部興起,建立了強大的游牧政權。1688年,準噶爾攻清,但在烏蘭布通大敗。其隨後多次發動戰爭,先後攻取哈薩克畏兀兒西藏。1745年,噶爾丹策零死後,準噶爾陷入內亂,最終被清軍擊潰。其部族的大部分也被清軍剿滅。清軍在與準噶爾的戰爭中,陸續將厄魯特蒙古喀爾喀蒙古、套西、青海蒙古、西藏、回部等陸續納入清朝疆域。清廷也至此完成了領土的擴張。

俄羅斯沙皇國在1547年後就開始越過歐亞交界的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大約在17世紀40年代俄國勢力進入了黑龍江流域,之後的20餘年陸續建立了雅克薩尼布楚等據點。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後,在1684年與俄軍作戰,並在1689年簽定了《尼布楚條約》,條約確立了清帝國與俄國的東部邊界。俄國獲得貝加爾湖以東至額爾古納河一帶土地。1725年和1727年,又與俄羅斯帝國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定了與俄羅斯帝國正北部的疆界[33]

清朝至民國時期,中國大致的疆域及勢力範圍。

19世紀開始的衰弱時期

[編輯]

19世紀中葉後,清朝國勢日益衰頹,滿洲八旗軍戰鬥力大衰,並且期間歐洲列強在此時海外擴張如火如荼。因此,清帝國的國土也在此時逐步縮減。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清朝疆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官方全國地圖

從清帝國獲取最廣大面積領土的是俄羅斯帝國。1689年《尼布楚條約》雖然確立清朝對外東北的統治,但到1858年,俄羅斯帝國逼迫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佔領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隨後1860年又簽訂了《北京條約》,不僅承認《璦琿條約》的合法性,還將原先約定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和興凱湖地區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領,中國自此失去日本海的出海權及海岸線。到1900年時,俄又出兵強佔江東六十四屯。庫頁島也先被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兩國各占島南北兩端,後又全數歸俄。在西北地方,沙俄於1864年和清廷簽定《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佔領了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71年,俄國乘阿古柏佔領南疆之機出兵伊犁,但其計劃最終未能成功,不過帝俄還是成功於1881年迫使清廷簽定《伊犁和約》,後又簽定一系列界約,前後又攝取7萬平方千米的清朝領土,以換取俄國從伊犁撤軍。喀什西部分界線,本止於烏孜別裏山豁。1895年,沙俄與大英帝國私分其地,清廷雖抗議但無果。

拉達克本為西藏阿裏之地,後被喀什米爾所吞,喀什米爾歸英後,該地也連帶屬英。西南的雲南、廣西兩省的茶山、鐵壁、天馬、漢龍、果敢等關被英所佔。滇南烏得、孟烏二土司被法屬印度支那佔領。而原屬越南的十萬大山以南,分茅嶺以東的土地則被割給中國,隸屬廣西。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導致東南海疆一帶的香港島九龍界限街以南)先後被迫割讓給不列顛帝國。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根據《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帝國

晚清出版的地理教科書《蒙學中國地理教科書》簡述了清末中國領土的四至,以及重要的分界標誌和鄰國:「中國之西界,踞亞洲之中樞,與英、俄兩國屬地相接。其地地勢墳起,若覆笠然。故山水大干,皆發原於此焉。東隔東海,與日本國相望。南臨南海,接法屬之安南,及英屬之緬甸。西南隔大山,與英屬之印度分界。自西而北而東北,包中國之三面者,皆俄國之屬地也。唯東北部之南境,隔鴨綠江,與朝鮮國相連」。[34]

租界

[編輯]

除上述地區外,還有澳門(葡)、新界(英)、膠州灣(德)、旅大(俄)、威海衛(英)、廣州灣(法)等地也先後租借予各國。此外,內地如上海天津漢口廈門廣州重慶瀋陽九江鎮江沙市蘇州,以及北平東交民巷租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近現代

[編輯]

中華民國

[編輯]
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領土糾紛
1936年出版的兒童圖書《可愛的中國》:「全中國的地形,好像一片海棠葉。」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之後,因國家政局動盪,大陸時期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對邊疆控制力甚微。對外蒙古西藏均無實際控制,外蒙古及西藏屬於實際上的獨立狀態。1914年英屬印度西藏政府簽訂《西姆拉條約》,正式劃定麥克馬洪線,把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土地劃歸印度。

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華民國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整個東北成了日本控制下的滿洲國。中華民國雖從未承認其合法主權,但也實際上沒有管轄權。

外蒙古在1911年首次宣告獨立,但當時的北洋政府未承認大蒙古國。1919年北洋軍佔領外蒙古,但在1921年革命期間被驅逐出境,失去對外蒙古的控制權。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烏梁海共和國則在蘇聯的策動下於1921年改為唐努-圖瓦,1926年又改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正式加入蘇聯。1945年《雅爾塔協定》後,根據中蘇兩國外交換文聲明,1946年初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受外蒙古獨立公民投票結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1953年國府以蘇聯違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為由宣佈其失效,單方面推翻外交承認並尋求聯合國大會決議支持,沒有法律約束力的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譴責蘇聯。2002年中華民國政府重新承認蒙古國後,台灣才與蒙古國互設代表處。2012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表新聞稿,表示「民國35年我國憲法制定公佈時,蒙古(俗稱外蒙古)獨立已為我政府所承認,因此,當時蒙古已我國憲法第4條所稱的『固有之疆域』。」正式否定外蒙古為中華民國法定領土。[35]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開羅宣言》,東北收回,臺灣澎湖接管。大連旅順威海衛廣州灣等租界也先後收回。1947年中華民國派人員軍艦接收南海諸島。但今日,雖然兩岸政府都各自控制了南海諸島的北部大部分島嶼,但南部的南沙群島仍為多國控制。目前兩岸政府均認為南海諸島全部和釣魚臺列島主權歸屬自己。而藏南江心坡帕米爾等地的實際控制權在清末民初時已不屬於中華民國政府。

1949年渡江戰役後,中華民國政府敗局已定,國府敗退台灣。為打擊中國共產黨政權,1949年6月18日,行政院發佈卅八穗五字第四八九六號行政院令,自6月26日上午零時零分起,「關閉」北起遼河口、南至閩江口中國領海基線,所有外籍船舶及航空器均不得進入上述區域,而區域內各港口,也自即日起停止對外開放,基本封鎖中國大陸的海岸線,是為關閉政策肇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及領土糾紛
現時中國領土的最北端,柵欄對面即為俄羅斯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重新掌控西藏全境。至此除台灣以外,中央政府已完全直接控制中國大陸各省。結束了清末以來的軍閥,地方勢力割據的混亂局面。
  • 1949年在蘇聯的撮合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在1962年簽訂界約,將諾門罕谷地、察哈爾北境、新疆北塔山劃歸蒙古國。
  • 1960年與緬甸簽訂界約,高黎貢山以西土地劃歸緬甸,中國收回片馬、班老地區。
  • 1961年與尼泊爾簽訂界約,珠穆朗瑪峰(聖母峰)分治。
  • 1962年,與印度在藏南爆發中印邊境戰爭,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退兵。目前中印雙方仍就邊境問題在談判中,未簽訂界約。
  • 1962年,與朝鮮簽訂界約,長白山以北屬中國,以南屬朝鮮。
  • 1963年與巴基斯坦簽訂界約,以兩地換一地的方式解決邊境問題。
  • 1965年與阿富汗簽訂界約,將一部分土地(瓦罕走廊)劃歸於阿富汗巴達赫尚省。
  • 蘇聯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英俄瓜分帕米爾高原,形成未定界。在蘇聯解體後,與塔吉克斯坦簽約,放棄噴赤河以東帕米爾高原。
  • 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越之間爆發西沙海戰,中國取得勝利,控制全部西沙群島。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再度爆發赤瓜礁海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勝利,控制南沙群島其中的9個島礁。
  • 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簽署。中蘇國界東段(現為中俄國界東段)大約有4,300公里(以原不平等條約為基礎),協定劃定98%的東段邊界走向。
  • 1997年恢復行使香港主權。
  • 1999年恢復行使澳門主權。
  • 2004年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國取得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獲地174平方公里,當中第二大的島嶼銀龍島,因位處黑瞎島之西北,故此全部歸屬中國。俄羅斯保留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東半部份。[36]
  •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外交部宣佈,與不丹的邊境談判取得重大進展。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實質領土為:

關於臺灣的主權,請參見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中國近代疆域變遷

[編輯]
近代疆域變遷 行政區劃變遷 行政區劃變遷
疆域地圖 國家政權 時間
晚清至近代
清朝 1894年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 1912年-1946年(1946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現代至今
中華民國主張疆域(包括外蒙古) 1953年-2002年
中華民國主張疆域(不包括外蒙古,唐努烏梁海原屬外蒙古/蒙古地方之一部分,官方未詳細說明) 1946年-1953年,2002年至今
目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疆域地圖 國家政權 時間
晚清至近代
清朝 1820年
清朝 1905年
清朝 1911年
現代至今
中華民國 1936年
中華民國 1945年末至1946年初
中華民國 1949年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 2011年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 2014年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 2016年
疆域地圖 國家政權 時間
目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6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6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 1949年至今

中國歷代疆域與現今政權疆域對照表

[編輯]

本列表僅顯示中國歷史上較大的王朝及共和政權,依照中國科學院院士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描繪的歷代疆域範圍。

中國政權 今屬於[a] 參考
夏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37]
商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38]
西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39]
東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40][41]
秦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2]
西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3]
新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3]
東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4]
曹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45]
蜀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45]
東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5]
西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6]
東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7][48]
漢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 [49]
成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49]
後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 [49]
前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49][50]
前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50]
前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47][50][51]
後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52]
後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52][53]
西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52]
後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52]
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
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
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
西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53]
胡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
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53]
北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52][53][54][55]
東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56]
西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56]
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 [57]
北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57]
劉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4]
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5]
梁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6]
陳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7]
隋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8]
唐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泰王國
 土庫曼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59][60][61]
武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60]
後梁  中華人民共和國 [62]
後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 [63]
後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65]
後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66]
後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67]
前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 [68]
楊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69]
馬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
吳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69]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b]
[64][69]
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64][70]
荊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
後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68]
南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b]
[64]
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64][67]
遼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64][71]
西遼  中華人民共和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土庫曼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72][73]
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71]
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
[72][73]
西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71][72][73]
金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72][73]
元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不丹王國
 印度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大韓民國
 泰王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74][75]
北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俄羅斯聯邦
[76][77]
明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c]
 中華民國
 不丹王國
 印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76][77]
南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c]
 中華民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76][77]
後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俄羅斯聯邦
[78][79]
清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c]
 中華民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印度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78][79]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不丹王國
 印度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80]

註釋

[編輯]
  1. ^ 內容取自譚其驤所著之《中國歷史地圖集》──當代最為權威之中國歷史疆域圖冊之一。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僅為中華民國統治下之福建省
  3. ^ 3.0 3.1 3.2 澳門特別行政區於公元1557年成為葡萄牙租界,但其主權仍屬中國直至公元1887年。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史記·河渠書》,據《孟子》則是八年
  2. ^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豐水東注,維禹之跡」
  3. ^ 《詩經·商頌·長發》:「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4. ^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14頁—17頁
  5. ^ 譚其驤.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年10月1日. ISBN 7503110155 (中文(中國大陸)). 
  6. ^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19頁—25頁
  7. ^ 《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商朝
  8. ^ 《左傳·昭公九年》:『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
  9. ^ 《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周朝
  10. ^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27頁—36頁
  11. ^ 11.0 11.1 《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
  12. ^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46頁—51頁
  13.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14. ^ 《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 第一個統一中原帝國的建立
  15. ^ 《史記》卷110,《匈奴列傳》
  16. ^ 《漢書》卷96,《西域傳》
  17. ^ 《隋書》卷83,《吐谷渾傳》
  18. ^ 譚其驤,《自漢至唐海南島歷史政治地理》,載《長水集續編》
  19. ^ 《通鑒》卷193《唐紀》貞觀四年二月甲辰
  20. ^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北狄渤海傳》,《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北狄渤海靺鞨傳》。
  21. ^ 《宋史·卷二十四·高宗本紀一》: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於府治。改元建炎。」
  22. ^ 《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行在所:「建炎三年閏八月,高宗自建康如臨安,以州治為行宮。」
  23. ^ 《宋史·卷二十九·高宗本紀六》:紹興八年春二月,「戊寅,帝至臨安。」
  24. ^ 見《紹興和議》。
  25. ^ 恰白·次旦平措、若章·吳堅、平措次仁 著,陳慶英、格桑益西、間宗英、許德存 譯:《西藏通史——松石寶串》,西藏社會科學院、《中國西藏》雜誌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ISBN 7-80589-020-X,1996年1月第1版,第六章、帕木竹巴統治西藏時期,第二節、明朝對西藏地方政權的管理
  26. ^ 牙含章:《明代中央與西藏地方帕竹政權之間的關係》,《中國藏學》1989年第1期,第19-25頁
  27. ^ 王獻軍:《帕木竹巴政權與明王朝的關係——帕木竹巴政權研究之四》,《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總第44期),第27-34頁
  28. ^ Lau, Hon-Shiang.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ibe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 Analysis of Some Historical Evidence. China Report. 2019-05, 55 (2) [2023-06-19]. ISSN 0009-4455. doi:10.1177/0009445519834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語). 
  29. ^ 劉, 漢城. 關於明朝地理的中國官修典籍的基本結構確證:西藏是‘外國’、不是明帝國的領土. 用中國的官方/權威文獻明證: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PDF). 2019年10月: 25–41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21). 
  30. ^ 《明史》卷41《地理志一》
  31. ^ 《明史》卷91《兵志三》
  32. ^ 《明史》卷330《西域傳二》
  33. ^ 《關於中蘇邊界問題》
  34. ^ 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 [June 8,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5). 
  35.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有關外蒙古是否為中華民國領土問題說明新聞參考資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 ^ 中俄劃界,為何以不平等條約為基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37. ^ 譚, 其驤 (編). 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38. ^ 譚, 其驤 (編). 商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39. ^ 譚, 其驤 (編). 西周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2). 
  40. ^ 譚, 其驤 (編). 春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41. ^ 譚, 其驤 (編). 戰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42. ^ 譚, 其驤 (編). 秦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43. ^ 43.0 43.1 譚, 其驤 (編). 西漢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44. ^ 譚, 其驤 (編). 東漢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45. ^ 45.0 45.1 45.2 譚, 其驤 (編). 三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46. ^ 譚, 其驤 (編). 西晉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47. ^ 47.0 47.1 譚, 其驤 (編). 東晉十六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48. ^ 譚, 其驤 (編). 東晉.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49. ^ 49.0 49.1 49.2 49.3 譚, 其驤 (編). 成 前趙 前涼 後趙.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50. ^ 50.0 50.1 50.2 譚, 其驤 (編). 前涼 前秦 前燕 代.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51. ^ 譚, 其驤 (編). 前秦.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譚, 其驤 (編). 後秦 後燕 西秦 後涼 魏.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譚, 其驤 (編). 後秦 魏 南涼 北涼 西涼 南燕 夏 西秦 北燕.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54. ^ 54.0 54.1 譚, 其驤 (編). 宋 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55. ^ 55.0 55.1 譚, 其驤 (編). 齊 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56. ^ 56.0 56.1 56.2 譚, 其驤 (編). 梁 東魏 西魏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57. ^ 57.0 57.1 57.2 譚, 其驤 (編). 陳 齊 周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58. ^ 譚, 其驤 (編). 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59. ^ 譚, 其驤 (編). 唐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60. ^ 60.0 60.1 譚, 其驤 (編). 唐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61. ^ 譚, 其驤 (編). 唐時期全圖(三).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62. ^ 譚, 其驤 (編). 梁 晉 岐 盧龍等鎮.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63. ^ 譚, 其驤 (編). .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64. ^ 64.00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 64.06 64.07 64.08 64.09 譚, 其驤 (編). 五代十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65. ^ 譚, 其驤 (編). .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66. ^ 譚, 其驤 (編). .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67. ^ 67.0 67.1 譚, 其驤 (編). 周 北漢.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68. ^ 68.0 68.1 譚, 其驤 (編). 前蜀 後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69. ^ 69.0 69.1 69.2 譚, 其驤 (編). 吳 吳越 閩.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70. ^ 譚, 其驤 (編). 南漢.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71. ^ 71.0 71.1 71.2 譚, 其驤 (編). 遼 北宋時期全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72. ^ 72.0 72.1 72.2 72.3 譚, 其驤 (編). 金 南宋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73. ^ 73.0 73.1 73.2 73.3 譚, 其驤 (編). 金 南宋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74. ^ 譚, 其驤 (編). 元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75. ^ 譚, 其驤 (編). 元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76. ^ 76.0 76.1 76.2 譚, 其驤 (編). 明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77. ^ 77.0 77.1 77.2 譚, 其驤 (編). 明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78. ^ 78.0 78.1 譚, 其驤 (編). 清時期全圖(一).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79. ^ 79.0 79.1 譚, 其驤 (編). 清時期全圖(二). 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80. ^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年鑑:第一篇 總論 第二章 土地 第二節 大陸地區

來源

[編輯]
書籍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