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打三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打三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大綱中的軍事術語,三打三防分為50年代-80年代老三打三防,和90年代-現在的新三打三防。

歷史[編輯]

50-80年代[編輯]

1960年中蘇關係嚴重惡化,蘇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陳兵百萬,嚴重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方,中共中央軍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周邊環境的變化,疏散指揮機構和大力擴建人防設施。深挖洞、廣積糧,積極備戰。解放軍總部為應對蘇聯佔壓倒性優勢裝甲集群和航空兵集團的現實威脅,向全軍解放軍戰士和民兵提出三打三防的訓練要求。

  • 「三打」指:
    • 打坦克
    • 打飛機
    • 打空降兵
  • 「三防」指:
    • 防原子
    • 防化學
    • 防生物武器

90年代[編輯]

90年代海灣戰爭結束後,解放軍根據世界軍事形勢發生的巨大變化,展開科技大練兵訓練,針對假想敵在技術上的優勢,在舊「三打三防」的基礎上發展出「新三打三防」訓練大綱,具體為:

  • 三打
    • 打隱形飛機
    • 打巡航導彈
    • 打武裝直升機
  • 三防
    • 防精確打擊
    • 防電子干擾
    • 防偵察監視[1]

21世紀[編輯]

進入21世紀後,解放軍根據中國周邊事形勢及新軍事變革的需要,制定新的訓練大綱,在保留原「三防」的基礎上擴展出新「三打」即:

  • 三打
    • 打衛星
    • 打預警機
    • 打航空母艦
  • 三防
    • 防精確打擊
    • 防電子干擾
    • 防偵察監視

參考文獻[編輯]

  1. ^ 解放军的“三打三防”和新“三打三防. [201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