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邢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穴地出水曰井」,古邢臺百泉竟流,故稱井方,上古時期黃帝曾居住在邢臺軒轅之丘(乾言岡)一帶,黃帝親率邢人開發利用井水,建井田,築邑而居,史稱「黃帝鑿井,聚民為邑」。此後邢地成為繁榮之地,商周時期,祖乙曾建都於此,邢侯建國於此,後世邢人為了紀念黃帝的鑿井築邑之德,合井、邑二字為一字,即為「邢」,此為邢字得名由來。到秦始皇平定六國,命丞相李斯以小篆字統一天下文字,李斯乃選定合井、邑二字為一字的「邢」字為邢地的專有稱呼,此後邢字延續至今。

《易經》曰「井,德之地也」,故邢人崇尚聖德。西周的邢侯和春秋戰國的趙成侯、趙武靈王曾先後在邢州龍岡築檀台,大會天下諸侯,以標信德之義,故宋徽宗趙佶將龍崗縣改為邢臺,邢臺縣之名來源於此。元代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改邢為順德府。1945年順德更名邢臺市,市縣兩地同城同名,延續至今。--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邢豪文討論貢獻)於2022年5月29日 (日) 00:24 (UTC)加入。[回覆]